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談新時代地方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新時代地方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是基層文化發展中一支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其影響著我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目標的實現。文章以徐州大學為例,闡述了新時代地方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策略,包括加強與地方公共文化資源設施共享共建、傳承地方文化、建立校園文化品牌三個方面。
關鍵詞:地方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徐州
大學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高校必須做到堅定正確的文化發展方向、樹立正確的文化價值取向,以傳承弘揚中華優秀文化為己任,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做出自己的貢獻。在高等教育體系中,地方高校數量已經占本科院校總數的絕大比例,成為推動我國文化建設尤其是基層文化發展中一支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因此,校園文化建設與發展影響著我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目標的實現[1]。大學依城市而立,城市因大學而興。地方文化是人類社會長期發展沉淀下來的歷史文明,是人們生產生活實踐的智慧結晶。它具有獨特性和地域性,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一方民眾的生活方式、行為方式和思維方式,代表著地方民眾獨特的精神[2]。以徐州工程學院為基本創建的徐州大學位于江蘇省徐州市,徐州作為歷史文化古城,人文薈萃、文化積淀深厚,是彭祖文化、兩漢文化的發源地,也是南北文化的交融集萃之地。徐州大學作為地方高校,要將徐州深厚的地方文化融入校園文化建設中,充分吸收地方文化的精華,建立屬于自己的文化理念和文化品牌。
一、加強與地方公共文化資源設施共享共建
地方高校的地域性決定校園文化建設必須與地方政府保持密切合作才能更好地共同發展。因此地方高校和所在城市應主動打破體制壁壘,積極實行文化資源設施共享共建,廣泛開展有效合作,實現互惠雙贏的新局面。以徐州工程學院為基本創建的徐州大學,是以徐州城市之名命名的高校,充分體現出徐州大學與地方的密切關系。作為地方高校,徐州大學應在不影響正常教學活動的基礎上適當開放圖書館、體育館、自習室等場所,開設面向地方民眾的文化課程、展覽活動,利用自身教育資源優勢服務社會,提升對外形象,提高高校文化的輻射能力。徐州當地政府也應大力加強在高校周邊公共文化設施建設,開放奧體中心、藝術館、博物館等公共場所,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充分發揮文化資源的整體效益。
二、傳承地方文化
地方高校校園文化深受地域文化的熏陶,且地方高校具備了人力、物力、智力和學科融合、科研平臺、學術氛圍等條件,所以地方高校在傳承地方文化方面具有極大的優勢。具體實踐中,一方面,地方高校可以設置多元課程,在全校范圍內開設公共選修課、獨立式課程,用以介紹地方文化。另一方面,地方高校可以組建一些專門性的地方文化社團,如戲曲社、茶藝社、木偶社、古琴社等,有意識地開展與地方文化項目相關的校園活動,如文化藝術節、實踐教育體驗活動等。徐州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燦爛多元的文化。以徐州工程學院為基礎創建徐州大學,其校園文化建設應當充分傳承徐州地區地方文化特色,汲取徐州地方歷史文化之精華。在順應和融合地方文化中,學校結合自身特色、定位和文化傳統,使徐州大學在創建發展中具有強烈的地方文化特色。當然,徐州大學也注重與地方文化的融合,學校以“大文化觀”引領大學文化建設,參與徐州地方文化品牌建設與核心精神打造,獲批蘇北首家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在校開設非物質文化遺產課程、蘇北民間美術等課程,極大地豐富了學生的校園文藝生活。
三、建立校園文化品牌
高校校園文化品牌是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內涵的體現,是高校知名度、美譽度的外在表現。地方高校要積極樹立校園文化品牌,提升校園文化品位,帶動學校的文化建設,擴大地方高校的影響力和吸引力。徐州大學要融合經濟文化地理優勢,充分利用自身現代化多媒體網絡技術軟硬件優勢和圖書資料信息、師資等高校智力資源,與當地政府、社會組織、企業和民間資本深度合作,研發覆蓋面廣、成本適合、符合民眾的文化產品,形成屬于徐州大學的校園文化品牌,從而提高學校知名度和影響力,促進校園文化的建設發展。總之,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時代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整體布局之中,高校的地位和作用尤為重要。而地方高校是我國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地方高校的校園文化建設效果直接關系著我國高等教育未來發展。所以地方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是一個必須重視而且需要不斷研究的課題。
參考文獻:
[1].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EB/OL].
[2]趙中建.學校文化[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作者:甄雯 單位:徐州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