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影片《狗鎮》中的戲劇藝術特征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影片《狗鎮》開拍于2002年,首映于2003年戛納電影宮,并獲得第56屆戛納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提名,是導演拉斯•馮•提爾“美國三部曲”中的第一部曲。電影《狗鎮》以美國19世紀30年代為大背景,講述了女主角葛瑞絲從大都市逃亡到村鎮的噩夢般的恐怖經歷。值得一提的是,在導演拉斯•馮•提爾對影片的內容和主題思想進行敘述和表達時,其拒絕了傳統電影藝術的拍攝手段,大膽地采用了舞臺劇的表現手法,以場景、道具、第三人稱旁白等作為影片的重要組成部分,從而使整部影片更具有藝術欣賞價值和現實意義。
一、電影《狗鎮》中所表現出的舞臺劇藝術特征
(一)電影《狗鎮》中場景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在舞臺劇的表現過程中,“場景”是最基礎和最重要的組成部分。通常情況下,場景為舞臺劇建構了一個適當的環境背景、語言語境,從側面對戲劇作品中的感情基調做出了合理的鋪墊,并與人物角色的語言、行為等有著密切的聯系。在拉斯•馮•提爾的電影《狗鎮》中,導演放棄了傳統影視藝術創作過程中對于場景細膩或華麗的建構,而是在影片中以類似舞臺劇種的背景板等極為簡易的方式對影片的環境、氛圍、語境等做出了生動、詳盡,同時又具有抽象和概括性的描寫。例如,在影片《狗鎮》中,除了女主角葛瑞絲企圖乘坐班的貨運車逃離狗村時場景被設定在班的貨車車廂里,其他故事情節均發生在被稱為“狗村”的村子,而影片中對于狗村這一場景的設定,則是通過白色粉筆在地面上勾勒出的輪廓來表現村子的面積、范圍區域及村子里每戶村民的居住處所等內容。而這樣簡單構建出來的場景并沒有使影片在內容上顯得簡陋和粗糙,反而使整部影片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的藝術特征,即通過粉筆在地面上勾勒出的村莊背景使觀眾能更直觀地看到村民屋內的情況,以及不同情節中每一個人物在不同活動范圍中各自的表情,以顯現出狗村里村民的共同性和差異性。這樣的場景設定更有利于電影內容和主題的表述、表達,簡潔明了,耐人尋味。
(二)電影《狗鎮》中第三人稱視角旁白的闡述性和推動性舞臺劇中的旁白與影視作品中的旁白在具體內容和范疇上略有不同,在影視作品中旁白通常被認為是“畫外音”,對影片中的故事情節、人物心理等加以評議或抒情,而在舞臺劇中,旁白則更加注重以語言的方式直接對劇中的內容、人物行為舉止、內心活動等進行直述。在影片《狗鎮》中出現的第三人稱視角的旁白更側重于舞臺劇中的旁白。例如,在影片《狗鎮》的開頭部分,導演拉斯•馮•提爾采用了第三人稱視角的旁白,對于狗村的地理位置、風土人情進行了簡要的介紹,并同時指出影片《狗鎮》中故事發生的時間等,“這是狗村的感傷故事。狗村位于美國的落磯山區,公路只到廢棄的銀礦坑口附近。狗村的村民善良正直,喜愛家園。一個多愁善感的東岸人將村中大街命名為榆樹街。狗村根本沒有榆樹,但村民覺得沒必要改變。村中建筑多半破舊……”就這樣,導演利用第三人稱視角的旁白將電影背景場景中沒有表現出的狗村所在的地理環境、房屋建筑、社會風俗等內容展現出來,更好地為觀眾觀賞和理解影片服務。在影片《狗鎮》中,第三人稱視角式旁白還對于故事情節的發展起到了推動的作用,也就是說,在影片中導演并沒有通過直觀的視覺和聽覺效果來表現出故事的發生和發展,而是通過旁白和演員表演之間的相互配合將影片中故事情節的進一步發展表現出來。例如,在影片《狗鎮》中,當湯姆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里遇見了女主角葛瑞絲時,影片中并沒有明顯的雨水傾盆而下,也沒有風聲和雨聲,旁白只是對風雨夜進行了簡單扼要的概述,“下雨了,風變得強勁”,同時,湯姆拉了拉外套并將扣子扣緊。又如,當湯姆在長椅上幻想著自己的巨著受到廣大讀者的歡迎與好評,并且賦予人們靈魂啟迪時,導演拉斯•馮•提爾并沒有采取傳統的蒙太奇式的拍攝手法將湯姆幻想中的畫面表現出來,而是通過旁白的闡述和演員的神態表情表現出湯姆這一角色的內心活動。在旁白對于環境或者人物角色進行描述之后,往往旁白又會對影片中接下來發生的事情進行陳述,例如,湯姆突然因為村子里的狗吠驚醒,并且意識到有人闖入了村子,從而進一步發現了女主角葛瑞絲。因此,我們說,在電影《狗鎮》中,第三人稱視角式旁白具有闡述性和推動性的藝術特質。
(三)電影《狗鎮》中劇幕式敘事順序的明確性和其他影視作品不同,電影《狗鎮》以舞臺劇中的劇幕順序作為整部影片的敘述順序,分別以序幕、第一幕、第二幕直至第九幕對影片中的故事內容進行了詳盡的敘述,其中序幕部分是對于狗村,也就是影片中故事發生的背景進行了概述,而第一幕至第九幕則將女主角葛瑞絲不同階段的人生經歷準確地表述出來。例如,第一幕“湯姆聽見槍聲,遇見葛瑞絲”,導演清晰地將該劇幕的主要內容概括出來,并以標題的方式放在該劇幕的開篇處,不但沒有使影片內容索然無味,反而引起了觀眾的好奇心,使觀影人帶著“湯姆如何聽到槍聲,并遇見葛瑞絲”之類的問題進行接下來的欣賞活動,這樣的劇幕安排就像是文學作品中設問的表達方式,通過自問自答的方式明確地對影片中的內容進行表達。又如,第九幕的開篇部分,導演還特意將“電影結束”標注出來,這樣明確地指出影片的結尾反而使讀者覺得影片最后的情節發展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電影《狗鎮》也因此在內容安排和敘事順序上更加清晰、明了,觀影人可以輕松地辨析出影片的開始、發展、高潮和結束,并對不同部分的內容和思想主題進行深刻的思考。劇幕式的敘事順序使影片《狗鎮》無論是在故事發展的順序還是作品內容表述、主題表達等方面上都具有明確性的特點。
二、電影《狗鎮》中的意象象征與深刻意義
作為導演拉斯•馮•提爾具有實驗意義的影片之一,《狗鎮》無論是在藝術特征的表現方面還是在主題思想的表達方面,都極具藝術魅力和現實意義。盡管無論是場景的設置還是道具的使用方面,影片《狗鎮》都極為簡易、單一,但是其所代表的象征意義和表述的主題思想卻不容忽視。
(一)慈悲與救贖在影片《狗鎮》中,“慈悲”與“救贖”是整部電影最重要的主題之一。在影片中,無論是旁白部分,還是在人物角色之間的對白中以及場景設定、道具使用時,都充滿了這一主題的意象象征。例如,在影片《狗鎮》中,湯姆自認為是個作家,希望以自己的作品來感召更多的人,使他們的靈活獲得震撼和啟迪,從而獲得新生活,這就是“救贖”在影片中的一種表現。同時湯姆還經常召集村民召開集會,希望以此方式使村民學會接納,而這個接納的過程可以說是“慈悲”的一種表現。影片《狗鎮》中,湯姆一再地表示希望村民們可以敞開心扉,想起或者說是意識到一些什么,而他希望其作品所表達的“偉大”與“渺小”的主題也是人類在信仰、道德等面前所表現出的“慈悲”或“救贖”。又如,在影片《狗鎮》中,導演拉斯•馮•提爾將女主角的名字設定為葛瑞絲(Grace),在英文中,“grace”具有“恩典、慈悲”的含義,而無論從女主角的外貌穿著,還是行為舉止來看,其身上都具有“慈悲、恩典”的特殊氣質,即對于外界事物的寬容,即便狗村里的人對她進行了身體和肉體上的侮辱,她也愿意原諒對方。當然,在影片《狗鎮》的最后部分,女主就葛瑞絲通過槍殺的方式結束了狗村村民的生命,這并非是因為她想要報復村民之前對她的種種丑惡行為,而是她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村民不會再用這樣的方式去對待其他人,希望這個世界上少一些這樣冷漠、丑陋的人。因此,我們可以理解為,葛瑞絲之所以槍殺村民,是其極端的“慈悲”行為的表現,更是一種極端的“救贖”行為。
(二)美國現實社會存在的不均衡的現狀和尖銳矛盾大膽直接地揭露現實社會現狀及存在的各類問題和矛盾是導演拉斯•馮•提爾影視作品不可或缺的重要主題之一。影片《狗鎮》以美國19世紀30年代為背景,其中對于當時貧富差距不均衡的現象做出了淋漓盡致的表現。例如,在影片的旁白中提到了狗村中大街的名字是東岸人命名的,而美國東海岸較其地區相比則代表著大都市、現代化和高等教育。又如,影片《狗鎮》中,女主角是從喬治城逃到狗村的,她穿著光鮮,和狗村的村民截然不同,她所具有的氣質是狗村村民不具有的,這正是湯姆為其傾倒的原因,當然也是村民表現出對抗和敵意的原因之一。當葛瑞絲的父親來到狗村第一次尋找女兒時,湯姆表現出的是討好、諂媚的神情,同時他對葛瑞絲的父親表示狗村的前面是死路一條,當然在葛瑞絲問湯姆還有沒有其他逃亡的路的時候,湯姆也是這樣表示的,葛瑞絲別無選擇,要么躲在狗村,要么回到喬治城。在影片《狗鎮》中,喬治城和狗村就是富裕和窮困的兩個極端代表。與此同時,警察的到訪說明了整個村子消息的閉塞,也從側面表現出了狗村的落后。還有,在湯姆告密后,全村人等待葛瑞絲的父親帶走她時,村民們對于汽車的翹首以盼,對于未知勢力的畏懼和葛瑞絲面對汽車、黑幫表現出的冷漠、淡定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也是美國現實社會中不均衡現狀的一種表現。而所謂的均衡現狀就是在影片中,在葛瑞絲還沒有來到狗村時村里呈現出的景象,每個人都周而復始著自己的生活。然而這樣的生活現狀一旦被外界打破,尖銳的階級、階層矛盾就顯露出來,這就是村民不歡迎葛瑞絲在狗村的第二個原因,因為她打破了狗村之前所謂的平衡狀態。
(三)人性的弱點在影片《狗鎮》中,女主角葛瑞絲無疑是完美的,她擁有美麗的外貌、溫婉的性格、慈悲的心和顯赫的家世,然而她卻是不幸的,而她的所有帶有羞辱性的遭遇都來自于狗村村民身上所表現出的人性的弱點。當葛瑞絲剛剛進入村子時,她的美好使大家都情不自禁地圍繞在其四周,并努力讓其感受到家的溫暖和快樂、幸福,因此在影片的前部分,葛瑞絲在狗村曾擁有幸福美好的生活,她甚至希望這輩子就這樣一直下去。然而警察的來訪使村民們突然意識到他們擁有可以掌控葛瑞絲這個完人的權力,如果她反抗,那么他們就可以去警察局檢舉、告密,使她陷入危險。因此,狗村村民身上所具備的人性的弱點逐漸暴露出來。例如,在影片《狗鎮》中,在開始的時候村民還沒有將大部分的工作分派給葛瑞絲,并且在葛瑞絲工作后會付給她薪水,而當他們覺得可以掌控葛瑞絲的命運的時候,他們開始延長她的工作時間,增大工作量,甚至克扣她的工資,使其淪為工作的工具。同時,男人們開始通過威脅葛瑞絲獲得肉體上欲望的發泄和滿足。這就像影片中葛瑞絲最后所表述的那樣,這些村民身上所表現出的貪婪、欲望等人性的弱點,從本質上看僅僅是動物本能的一種表現,而他們在生活中所表現出的民主也只不過是對其所具有的自私、偽善、丑陋的弱點的一種遮掩行為。當葛瑞絲槍殺了包括湯姆在內的所有村民時,也預示著人性的弱點終究會帶給人類難以想象的滅頂之災。
綜上所述,導演拉斯•馮•提爾靈活巧妙地運用舞臺劇的藝術表現手法,通過單一的場景、簡易的道具和闡述性極強的旁白等舞臺劇元素將電影《狗鎮》中的故事內容、人物角色準確、生動、形象地展現在觀影人面前,并以此引發人們對于“慈悲與救贖”“人性的弱點”“美國社會現狀與問題”等主題進行了深刻的思考,無論是在藝術魅力上還是在深刻意義上都不容忽視。可以說,在電影《狗鎮》的創作過程中,導演拉斯•馮•提爾既繼承了傳統舞臺劇的藝術特質,又對現代影視藝術做出了相應的創新,為當代電影藝術做出了杰出的貢獻,為日后電影藝術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啟示。
作者:王海南 單位:吉林建筑大學城建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