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灰色關聯模型的產業發展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版權產業發展現狀及版權產業貢獻度
自20世紀90年代,版權產業在全球范圍內迅猛發展,與信息產業并列成為21世紀兩大新興產業,逐步成為各國新興經濟增長點。在多數歐美發達國家,版權產業已逐漸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之一,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2011年底最新統計,世界上已有30多個國家開展了版權相關產業經濟貢獻的研究。美國自20世紀90年代開始進行版權及相關產業的經濟貢獻統計,是目前為止進行該項研究最全面、最深入的國家。美國自2007年以來版權產業總值已占全國GDP10%以上,吸納全國就業人數達到8%,在海外市場的銷售額達到1280億美元,2010年已達到1340億美元。我國對版權產業的統計和相關研究起步較晚,自2007年始,國家版權局在WIPO的指導下,委托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進行《中國版權產業對經濟的貢獻調研》,對2006~2010年中國版權相關產業的經濟貢獻進行了調查、測算與分析,并結合首次調研成果進行了縱向比較研究,揭示了版權產業在中國經濟增長中的重要作用及以版權制度為基礎的創新活動對于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近五年來,中國版權相關產業的行業增加值及其占當年GDP的比重始終保持增長勢頭。從表1可見,2006年版權產業行業價值增值占GDP比重達6.39%,到2010年已占到6.57%。核心版權產業的行業增加值及其占當年GDP的比重增長較快,2006年是3.06%,到2010年已增至3.52%,明顯高于其他產業組別。
二、支持版權產業發展主要因素
由國家版權局年度統計報告對我國版權產業重要指標的信息,以及發達國家版權產業發展的先進經驗來看,一國版權(知識產權)產業的發展主要受以下三個方面的影響。
(一)國家或政府對版權(知識產權)作品的保護力度在以美國為代表的版權產業較為發達國家中,第三次產業發展進程是伴隨著創意內容或創意形式的逐漸豐富完成的,原創產業與文化產業融合程度逐步加深,這也正是美國文化產業直接定義為版權產業的原因。西方發達國家的版權產業基于原始創作居多,原創是版權產業鏈的最前端,所以在版權作品市場化運營過程中,原創的市場價值得到了充分體現。一方面,國家和相關行業協會制定非常明確的版權保護法律法規,使得“版權”要素的市場價值得到充分發揮,規范了版權產業市場運行機制;另一方面,政府對盜取、抄襲、占用非法侵權行為給予嚴厲的打擊,產權創作人的外部保障機制非常完善。這也正是以中國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迫切需要改進的地方。
(二)版權(知識產權)所有人的維護意識由上文介紹來看,在良好的版權創作外部環境下,版權所有人對自有知識產權的維護意識也是非常明確的,這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指標:一是版權持有人的版權合同登記指標;二是版權作品資源登記的情況。我國目前的版權統計年報也將這兩個指標作為衡量我國居民維護知識產權意識的重要參考。
(三)對其他國家(地區)版權作品引進和輸出的情況一國對其他國家或地區版權的引進和輸出,也通常稱為版權貿易,我國的版權貿易活動起步較晚,版權貿易發展水平也處于不平衡的發展狀態。一是版權貿易種類相對集中,比較活躍的主要是圖書版權貿易,且地區分布不均,北京、上海及沿海各地的版權貿易成交量占據了全國版權貿易量的半數以上,內陸地區的版權貿易仍于起步階段。二是在對外版權貿易活動中我國一直處于貿易逆差,版權引進數量明顯大于版權輸出。
灰色關聯是指事物之間不確定性或者系統因子與主行為之間不確定性的關聯,灰色關聯分析方法作為一種系統分析方法,彌補了回歸分析、方差分析等一般統計分析方法的不足。通過灰色關聯分析可以較好的描述各影響因素間關系的強弱,基于灰色關聯模型的分析一般包括以下六個步驟。
四、基于灰色關聯模型的中國版權產業實證分析
由上文分析可得,一國政府對版權產業的法律保護情況、打擊盜版情況、版權所有人的作品自愿登記情況、版權所有人的合同登記情況、一國對其他國家的版權引進及版權輸出情況是我國目前版權產業發展最重要的影響因子。由于法律保護和打擊盜版數據統計的不完全性,本文選取版權產業價值增值為指定參考數據(X0),版權產業崗位的就業人數(X1),版權產業出口額(X2)、版權合同登記(X3)、版權作品自愿登記(X4)、合同引進(X5)、合同輸出(X6)為關聯分析數據。根據上文的灰色關聯模型分析方法介紹,本文實證分析過程如下。
五、結論
基于灰色關聯模型計算結果可得,本文所選取的以上六個影響因子中,關聯系數(按均值)取值均大于0.5(參照值),這說明本文選取的六個指標都是影響版權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就關聯系數結果來看,對我國版權產業發展影響的重要性因素依次是:版權產業出口額(0.906),版權合同登記數(0.899),版權行業就業人數(0.890),版權引進(0.823,0.848),版權作品自愿登記數(0.759)。具體分析,我國版權產業出口貿易的競爭力提升對國內版權產業的發展有非常重要的促進和帶動作用,版權行業的就業人員以及版權合同登記數量分別代表了近年來版權產業規模的持續擴大,以及版權市場交易進程中市場規范程度逐步提升,相對其他五個指標的關聯性而言,版權作品自愿登記情況并不樂觀,個別年份的相關系數低于0.5(0.334),這也說明我國版權所有人對知識產權的保護意識不足,對版權交易以及版權要素的市場價值開發認識不夠明晰。
作者:朱妮娜單位:北京工業大學實驗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