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公共交通綜合管理體系的應用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城市公共交通系統特征及存在問題
1.1城市公共交通系統特征
為正確給出城市公共交通綜合管理系統的功能,必須對城市公共交通管理系統的特征進行分析。一般來說,城市公共交通系統具有以下特征。(1)城市公共交通系統需要滿足供需上的平衡,以服務于社會為主要目的;(2)城市公共交通系統不再追求單純意義上的個體效益,而要注重不同運輸方式間的協作發展;(3)城市公共交通系統發展的深層原因不僅在于它屬于一個技術層面,更大程度上它屬于文化的范疇,其持續發展的動力必須建立在健全的交通文化體系上,其中人本思想的建立無疑是重要的一環;(4)城市公共交通系統注重對外部環境影響和反饋的研究,研究方法已經從單純的工程技術角度發展到系統工程理論的應用;(5)城市公共交通系統的發展不再是單個子系統的任意規劃與發展,而是各子系統相互協調、和諧共構的過程,任一子系統的變化必須以其他子系統為參照系來進行改變;(6)城市公共交通系統研究最終提出的不僅是詳盡的實施方案,而且是戰略性的發展意見,因此政府部門的決策對城市公共交通系統的實施環境影響很大。
1.2城市公共交通系統目前存在問題
目前我國大部分城市公共交通系統發展主要存在以下問題。(1)線網布局結構不合理、線路太長、重復率高、便捷性差和配車調度等企業營運管理不合理,導致營運效率低于個體交通;(2)公交服務水平低下,除內部原因外,道路網絡不完善、低通行能力和低運作水平的道路交通綜合體系,混合交通嚴重阻礙了公共交通的運行和發展;(3)公交場站分布不合理,交通樞紐與城市組團之間的換乘場站缺乏,居住區內部及市中心人流聚集區的公交首末站不夠,高峰時間靠經過線路疏散人流的作用不大,同時車輛維修補給站場的設置往往不合理;(4)公交信息過于薄弱,不能及時反映公交運行狀態和調度情況,造成信息的嚴重不對稱;(5)對于交通出行鏈的關注過度,而沒有注意到如何在出行過程中完成一些出行任務。
2城市公共交通綜合管理系統的需求分析
公共交通系統的活動主體主要包括該系統的管理決策者、使用者和營運者,他們對公共交通系統的基礎信息提供有不同的需求。
2.1管理決策者
公共交通系統的決策者通常由政府相關行業管理部門構成,決策部門的信息需求主要包括城市總體規劃信息、經濟發展信息、土地利用信息、公交行業營運報表及客流統計數據等。隨著公交系統智能化、信息化的發展,決策層對信息的需求發生了明顯的變化,詳見表1。
2.2營運者
公共交通系統的營運者通常由公共汽車公司、輪渡公司、出租汽車公司、軌道交通公司和下屬的各分公司構成。多數分別建立信息體系進行運營、維護,來滿足日常時刻表制定、聯合運輸車輛調度、異常事件車輛調度及車輛保養等工作。隨著公交系統智能化、信息化的發展,營運部門建立的信息系統應與基礎信息平臺實現連接,基礎信息平臺必須具有對相關部門信息子庫進行定義相關視圖及權限、數據維護的功能。2.3公交出行者各類乘客是公共交通系統的使用者。乘客對信息平臺的需求主要體現在出行前和出行中希望得到的公交信息,從而對乘客出行行為的規劃和出行方式的選擇產生影響。目前我國城市公交系統使用者獲得的公交信息大多數是靜態信息,表達方式很單一,獲取手段也具有局限性。但是在智能公交管理系統的環境下,乘客能隨時隨地享受信息平臺提供的服務,能夠獲得全方位多渠道的實時動態公交信息,這些信息能夠通過多種技術和終端到達乘客端。
3城市公共交通綜合管理系統的層次結構分析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城市公共交通綜合管理系統的主要功能應圍繞信息的收集、及時、有效的交通管理展開。因此,在綜合應用GIS技術、GPS及地圖匹配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嵌入式系統開發技術、大型數據庫技術、無線通訊技術、IC卡技術、電子技術等先進技術的基礎上,結合具體的需求,在綜合考慮信息化集成模型層次結構的基礎上,給出了城市公共交通綜合管理系統的層次結構模型。其中,底層的核心數據存儲層的主要作用是把與城市公共交通管理的相關數據變成交通管理可利用的知識財富,具體功能包括信息的收集、存儲、結構化、整理等;技術支持層主要為城市公共交通管理系統的構成提供技術上的支持;中間服務層是為城市公共交通管理的內外部系統提供個性化的服務,例如信息過濾、權限設置、信息定制等;而最外層則是基于角色的Web訪問層,它主要是為使用各方提供安全、方便、無障礙的信息訪問門戶,具體功能包括信息的瀏覽、查詢、搜索、訂閱等。上述四個層次的功能需要通過必要的軟件技術支持才能實現,所以在各部門的實施過程中,軟件的體系結構必須滿足如下要求。(1)底層的核心數據庫實行無縫連接,并且數據模型支持跨網絡系統,可以表達不同來源和異構數據對象,這也是由城市交通管理現有應用軟件使用不同數據格式所要求的;(2)技術支持層是城市公共交通管理系統特殊特點和功能所決定的,主要用于公交車輛及客流信息的收集、等;(3)中間服務層應該包括各種機制,支持定制應用的快速開發,如工作流、數據鏡像、信息生命周期等,并且支持根據不同角色定制特定頁面和互操作的XML技術;(4)最外層必須具有以Web為中心的構架,這樣才能具有無限的擴展能力和靈活的數據接入方式,支持與各種異構信息系統互操作的企業應用集成。
4結論
公共交通是城市發展的必然產物,也是城市賴以生存的重要基礎設施之一。它作為城市動態大系統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城市整體發展中不可缺少的物質條件和基礎產業,也是聯系社會生產、流通和人民生活的紐帶。公交系統具有能源消耗低、運載量大、運輸成本低、運送效率高、相對污染少等項優點。因此,要解決城市目前普遍存在的交通擁擠、交通事故頻繁和環境污染等問題,應特別重視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它已經被世界各國公認為解決大中城市交通問題的最佳策略,也是城市交通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因此,發展城市智能公共交通管理系統是當前最為重要的內容,城市智能公共交通管理系統是集計算機控制技術、無線通信技術、全球衛星定位技術、地理信息技術為一體的交通系統。該系統具有公交車輛的定位跟蹤、輔助導航、車輛調度指揮、動態公交信息以及出行者最佳路徑查詢等功能。通過建設智能公交管理系統可以大大提高城市公交車輛的綜合管理和調度的智能性,從而有效緩解城市交通的壓力。
作者:劉安業陳闖單位:哈爾濱工業大學交通科學與工程學院黑龍江省收費公路管理局指揮監控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