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節能降耗視角下淘汰落后產能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研究背景
烏魯木齊市位于新疆地區的中部,境內自然資源豐富,是依托豐富的自然資源而發展起來的城市,城市經濟產業的發展多偏向于粗放式。烏魯木齊市落后產能問題由來已久,提升城市工業化產業水平,改善當前大氣環境,完成總體節能減排任務,是實現當下區域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
根據國家淘汰落后相關政策,“十二五”期間新疆將重點支持19個行業產能的淘汰落后,包括煉鐵、煉鋼、造紙、水泥、使用味精、酒精等等。烏魯木齊涉及其中的十個重點產業,包括鋼鐵冶煉、水泥生產、印染產業等;另涉及其中的9項目非重點支持行業,包括機電、制藥、裝備制造等。
3烏魯木齊市淘汰落后產能存在的問題及成因分析
3.1落后產能仍存在一定的市場需求落后產能的淘汰在于原有的生產資料已不能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環境需求,當地管理部門根據國家產能淘汰目錄,對不符合國家標準的生產商,責令其停止生產,予以淘汰,實現對地區生態環境的保護。而在現實生活中,淘汰的落后產能并不一定是市場需求所致,替代性讓其在市場上占有一定的市場份額,需求的拉動,導致部分落后產能無法真正被淘汰。
3.2機制方面存在的問題國家在淘汰落后產能補貼機制上存在缺陷,在給予淘汰落后產能企業獎勵的同時,缺乏有效的管理與監督機制,不能保證國家資金獎勵對落后產能淘汰起到積極作用。同時落后產能概念界定的不清晰,導致部分產能的淘汰不具備說服力,造成企業對限制投資的產業認識不清。
3.3管理手段與現實際情況存在一定差距新疆地區在淘汰的落后產能僅通過簡單地資金獎勵,鼓勵企業自主淘汰落后產能。江浙地區淘汰落后產能,則提前介入,掌控落后產能淘汰的主動權。新疆地區應當提升落后產能淘汰的主觀能動性,積極出擊,更好的實現區域的落后產能淘汰。同時相較于發達國家,我國在落后產能淘汰上,還缺乏對失業人員的再就業培訓,這是導致被淘汰企業死守不愿被淘汰的主要原因。
3.4社會認知急需加強眾所周知,自金融危機后,我國的工業化發展一直處于內憂外患的狀態,生產者盲目的擴大生產規模,在實現較高的經濟收益后,更多的生產者涉足于該行業,形成重復投資、重復生產,導致市場上該類商品供過于求。但部分產業并非市場需求形勢導致其無法繼續生產,而是對生態環境所造成的影響較大,不符合國家生態建設標準而不得不淘汰,同時也是一種激勵作用,倒逼其提高產品生產技術。
4加快烏魯木齊市淘汰落后產能的對策與建議
4.1市場化的經濟調節手段促進淘汰落后產能社會的發展經歷了優勝略汰,社會產業發展也當如此,只有競爭才能讓適者生存,社會經濟才能充滿生機,社會經濟才能向前發展,當然惡性競爭是不可取的。基于國家淘汰的落后產能中有些為地方重點項目,導致地方經信部門只能放緩淘汰落后產能進度的客觀事實,產業發展市場化存在缺陷不容忽視。市場作為公正的評判家,可讓適者生存、劣者淘汰,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某一產業的市場需求總是有限的,在達到某一點時便會形成產能過剩,企業面臨產業轉型升級或者被社會淘汰,這種現象尤其存在于私企中。這種市場化的淘汰雖對企業來說是殘酷的,但這無形之中提升了社會產業的整體水平,促進國家經濟發展,提高國內企業生產商品的質量,提升社會整體服務水平,對社會總體來說是有益而無一害的。
4.2完善落后產能淘汰機制落后產能淘汰中,有管理政策卻無法得到有效的落實,社會產業經濟化發展依然較緩慢,應當借助一定的行政手段。落后產能行政管理標準的制定要遵循客觀實際,尊重市場規律,以市場為導向而制定。在一定的市場調查下,制定相關管理標準,應當是以市場手段為主,行政管理手段為輔,實現落后產能淘汰兩手抓,從根本上掌握落后產能淘汰的主動權,實現落后產能更友好、更全面地被淘汰,企業更規范、更合法的發展產業,構建企業經濟長城。
4.3完善落后產能淘汰政策用法律手段限制落后產能是指在我國相關落后產能管理辦法、措施的基礎上,建立落后產能淘汰定性后管理機制。社會生產企業被定性為落后產能后,淘汰過程中存在著一定的困難性,同時落后產能淘汰也無法實現產能的完全淘汰,以及落后產能淘汰獎勵資金運用的不完善,要求建立完善的落后產能淘汰后期法律管理機制。從法律的管理手段為出發點,完善落后產能淘汰后期有效管理機制。
4.4完善管理手段當企業生產被定義為落后產能而面臨淘汰時,企業不愿被淘汰,淘汰的積極性并不高,即使配合經信部門自我淘汰落后產能,大部分企業的出發點也是由于國家對落后產能淘汰的資金獎勵。若在企業社會化發展過程中,地方政府注重對企業發展的政策化引導,其中包括對某一產業資金的支持,土地出讓金的減免等手段。實現對企業產業升級的輔助,促進企業產業升級,實現自我淘汰落后產能,從而杜絕因自我發展缺陷無法與時俱而被社會所淘汰的問題,降低企業因落后產能淘汰造成經濟損失,減輕地方環境保護部門因落后產能淘汰增加的工作量,減少地方財政支出,節約國家開支。
4.5轉變社會認知轉變社會對落后差能的錯誤認知要從加大宣傳教育入手,向社會民眾普及落后產能法律知識。企業生產者在企業成立、產品生產前,要求企業管理人員進行落后產能相關法律知識培訓,樹立正確的落后產能淘汰觀。基層管理部門,例如社區、縣鄉級政府,與人民群眾息息息息相關的管理人員,要從根本出發,通過召集群眾開會、發放宣傳單頁、手冊、播放落后產能淘汰相關視屏的形式,實現人人懂法、守法,行使法的權利,保護國家資源不被浪費,維護國家權益不受侵害。
參考文獻:
[1]李曉華.產業轉型升級中落后產能淘汰問題研究[J].江西社會科學.2012(05):11
[2]徐婷.地方政府淘汰落后產能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湖南大學.2014(04)
[3]王立國.我國工業投資、產能過剩與通脹通縮轉換分析[M].數學的實踐與認識.2014(11)
[4]郭曉杰.落后產能退出機制的河北模式[M].開放導向.2015(04)
作者:趙育 蒲春玲 單位:新疆農業大學 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