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金融法學課程教學模式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金融法課程的講授應鼓勵學生動手參與
1以分組報告形式要求學生成為授課主角
金融法課程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應用法學,應設計活潑的課堂活動,鼓勵學生動手參與,每學期布置十周進行分組報告活動,共計十組,每組人數7至10人,報告主題以當周授課教材的章節為主,學生們可以在組長的指定下提前1至2周進行選題討論、資料搜集的分工和表現形式的彩排等準備工作,在互動的過程中體會共同完成任務的訓練;在課堂上正式表現的時候體會臺下師生檢驗與鼓勵的批評和掌聲,讓學生積極參與課程的推進,成為授課的主角。
2鼓勵學生以多種形式展現小組創意
金融法課程采用多媒體教室進行授課,基于同儕互相競爭心理,下一組在吸收借鑒前一組同學表現的基礎上,會更加用心創新表現形式,例如:小品、情景劇、舞蹈、歌唱等多種多樣融入報告主題的展現方式,將該次課程主題寓教于樂,起到強化學習記憶的效果,加上錄像設備的普及與使用,學生普遍反映將課堂報告表現進行錄像、后期制作后上傳至網絡與眾人分享的感覺很好,也算為大學生涯留下美好的回憶。
3結合自學與教師提點強化學習效果
就學習效果理論曲線來看,讓學生自己讀教材,其學習效果只有10%;看老師示范,學習效果為20%;單純聽課,學習效果30%;看示范與聽課,學習效果為50%;學習者與他人討論,學習效果為70%;嘗試動手做的學習效果會上升到70%以上;自己學會再去教導別人讓他人理解,其學習效果可達95%。可見讓學生動手參與、思考、教導他人的主動學習方式,其學習效果可以超過50%,達到授課的目標。同時,教師在觀看學生分組報告后,對其表現進行講評,提點表現誤區和不足之處,并留下思考題供其課后查找資料進行匯總回答,既幫助報告組同學提高其思維水平,也讓其他聽課同學同步獲得相應的訊息,縱向深化與橫向寬化的立體式思考與記憶,對訓練大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十分有幫助。
二、金融法課程的期末考查內容應著重學生思維邏輯的訓練
由于該課程在河南師范大學法學院的教學計劃中屬于考查課,因此,在試題的設計上必須體現“思考”的作用,學生必須在平日上課積累邏輯訓練的基礎上,運用現有材料融入個人觀點,才能較好地完成答卷要求。
1以考查替代閉卷考試訓練學生的思維邏輯
閉卷考試的好處在于題型多樣,可以較好地檢測學生的記憶效果,但受限于標準答案,所以無法充分考查學生的創新能力與邏輯推理能力,而金融法課程強調實用性與規范性并重,在考查形式上以論述題的方式提問,可以全方位整合最新經濟形勢、金融新聞和個人理財觀點,充分展現學生平時學習的個性化成果。
2從答卷的信息反饋進行教學調研
由于考查論述題的設計充分展現學生的個性化學習結果,因此,積累個別班級的答卷信息,還可以反映不同班級的學習風氣,從中發現個別學生的學習盲點或閃光點,便于對下次課程的講授進行相應調整,這些答卷即是教師進行金融法課程教學調研的基礎信息,在多年來對教案、學生學習反饋的答卷調研資料中進行反復調整、創新,選課學生人數與日俱增,上課積極性和出席率皆很高。
三、金融法學課程教學中應強化對熱點問題的探討
1要抓住熱點問題的原因
金融法是一門理論與實務先行,法律規范相對滯后的學科,繁瑣深奧的數據資料,抽象費解的數學模型,不僅容易模糊金融消費者的判斷,對立法者而言,要將其高度提煉,使用簡潔、明確的法律條文加以規范,更是困難所在,更何況法律的制定、出臺有其滯后性的先天缺陷,面對瞬息萬變的金融環境、推陳出新的金融客體,如何掌握其發展軌跡,必須先抓住熱點問題。只要能切實抓住熱點問題,就可以將既有的法律關系引入,從復雜紛亂的現實中厘清彼此的框架與權利義務,進一步對金融產品與服務的定性及其糾紛的解決找到法律規范的依據。
2如何抓住熱點問題
一方面可以從法院判決的案例入手,尤其是在社會上廣泛引起討論的大案、要案,必須隨時掌握其最新發展動態,經過思考形成自己的觀點;另一方面,必須時刻關注法規政策的出臺及其內容,由于金融法隸屬于經濟法范疇之一,有鮮明的宏觀調控行政性,面對經濟環境的復雜多變,經濟政策的推出具有很強的時效性和靈活性,尤其是對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重要經濟金融政策的內容及其實施效果,更要密切關注,這些政策體現的就是當前最緊迫的熱點問題。
3熱點問題也是理論前沿問題
大學教師的教學廣度離不開科研工作的深度,現實社會不斷向前邁進,理論前沿自然也不斷向前發展,在金融法學課程教學中,指定的教材內容過時是比較突出的問題,所以任課教師在教案的編寫上,必須隨時補充最新的發展資料,尤其是結合熱點問題加入實際案例剖析,在課堂上呈現可讀性與趣味性,同步訓練學生對案例分析思維的邏輯與表達能力,充分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和樂趣。
4當前的熱點問題
綜合金融法學課程一些學者專家的看法,筆者認為當前的熱點問題有:(1)如何運用金融法防范和控制地方融資平臺風險;(2)如何引導民間借貸陽光化;(3)推進利率和匯率市場化改革中的金融法律法規保障問題;(4)協調經濟和金融、企業、銀行等金融關系的高端人才資源的培養;(5)金融法律法規促進和保障多層次資本市場新發展問題;(6)信托公司面臨的剛性兌付問題;(7)新修改的《證券投資基金法》確立的亮點和應關注的問題等。總之,這些熱點問題的影響層面十分深遠,不能放松關注。
四、完善金融法學課程教學的相關做法
1本課程可以和司法考試的復習相結合
學生對與司法考試關聯不大之科目的上課積極性一般興趣缺缺,為了避免金融法課程淪為學生出席率的雞肋,授課教師在講授該課程時,可以與司法考試的卷三歷年真題相結合,利用課堂多媒體設備強化學生的記憶效果,幫助他們充分理解,減少日后再次復習記憶的時間。
2本課程應作為大學通識課程普及到非法學專業的本科生
大學生是國家的棟梁,是未來國家富強的創造者,筆者認為,財商意識的培養不應該區分專業,而是應該利用通識課程的形式普及到全體大學生,尤其是金融伴隨著觸法的高度誘惑,更應該強化非法學專業大學生對經濟刑法的守法意識,讓初入社會的年輕人將“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奉為圭臬。
3以教材為基礎結合教師對熱點問題科研的心得
在金融法學課程教學中指定一本教材是必須的,最大的好處是讓學生可以課前預習、課后復習,但最大的缺點卻是資料的陳舊,所以,授課教師必須擔負起講解熱點案例、更新資料的重要任務,這些教案的更新與內容的充實均來自對熱點問題科研的心得,所以教學與科研必須同步進行、缺一不可。
五、結語
隨著金融活動成為經濟社會的核心地位日漸增強,很多人在追求金錢財富的過程中昧于法律法規的無知或心存僥幸心理的作祟,做出為求金錢不擇手段,損害社會、國家經濟秩序的違法行為,導致年紀輕輕身陷囹圄的嚴重后果,浪費國家的培養資源,因此,普及金融法學的知識與法律規范意識的工作可以采用以學生為主、課堂分組報告形式進行,強化學生的動手能力,加深學生的學習記憶效果,同時,在科研聯系教學的本質要求下,以教材基礎知識的講解為依托,引入熱點問題為探討,更新教材內容為補充的授課模式,結合司法考試的真題,為學生同步復習節省時間,最終培養正確的金融觀。(本文作者:李佳勛單位:河南師范大學法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