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食品安全知識與人口學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結果與分析
本研究利用SPSS19.0軟件,采用均值分析、非參數檢驗等方法進行數據的處理和分析。
1.1描述性分析
1.1.1消費者的食物儲存知識調查如表2所示,利用6個問題,考察了受訪者的食物儲存知識。受訪者每答對1個問題得1分,如果答對3個及以上問題,則認為該消費者的食物儲存知識“合格”。從調查結果看,受訪者的食物儲存知識的平均得分僅為1.86分(滿分為6分),合格率僅為28.6%。
1.1.2消費者的食物處理知識調查如表3所示,利用食物清洗、生肉解凍等4個問題,考察受訪者的食物處理知識。受訪者每答對1個問題得1分,如果答對了2個及以上問題,則認為該消費者的食物儲存知識合格。調查結果表明,受訪者的食物儲存知識的平均得分僅為1.55分(滿分為4分),合格率為49.8%。
1.1.3廚房設施使用及維護知識調查如表4所示,利用冰箱使用、廚具清潔等6個問題,考察受訪者的廚房設施使用及維護知識。受訪者每答對1個問題得1分,如果答對3個及以上問題,則認為該消費者的廚房設施使用及維護知識合格。應該指出的是,在這6個問題之中包括2個多選題,對于這兩個多選題,受訪者只要選中其中的一個或多個正確答案,并且沒有選擇錯誤答案,則即被認為回答正確。本部分的調查結果表明,受訪者的廚房設施使用及維護知識的合格率為50.8%,平均分為2.53(滿分為6分)。
1.1.4個人衛生知識調查如表5所示,對個人衛生知識的考察主要包括手部的清潔等5個題項,其中包括2個多選題。受訪者每答對1個問題得1分,如果答對3個及以上問題,則認為該受訪者的個人衛生知識合格。應該指出的是,在這5個問題之中包括兩個多選題,對于這2個多選題,受訪者必須選出全部正確答案,并且沒有選擇錯誤答案,才被視為正確回答該問題,即得1分;其它情況下,則認為該題回答錯誤,不計分。分析結果表明,個人衛生知識部分的合格率僅為8.1%,平均得分為1.12分(滿分5分)。
1.1.5食物中毒知識調查如表6所示,食物中毒知識共包括5個題目,主要考察了與家庭食物消費鏈關系較為密切的微生物中毒知識。受訪者每答對1個問題得1分,如果答對3個及以上問題,則認為該受訪者的食物中毒知識合格。應該指出的是,在這5個問題之中包括1個多選題,對于此題,受訪者必須選出全部正確答案,并且沒有選擇錯誤答案,才視為正確回答該問題,即得1分;其它情況下,不得分。調查結果表明,食物中毒知識部分的合格率僅為6.2%,平均分為1.11分(滿分5分)。
1.2統計檢驗
1.2.1家庭食品安全知識與人口學特征的關系食品安全知識共包括26個題項,受訪者每答對1個問題得1分,如果總得分在13分及以上,則認為該受訪者的家庭食品安全知識合格。表7可以看出,對家庭食品安全知識合格率和總得分具有顯著影響的3個人口學特征是:性別、居住地、年收入。
1.2.2家庭食品安全知識薄弱的高風險消費群體的確定性別、居住地、年收入3個人口統計學變量對于消費者的家庭食品安全知識的掌握程度具有顯著影響。我們利用以上3個人口學特征對受訪樣本進行交叉后可得到2*2*3=12組排列組合。在這12個組合中,有6個組別的樣本數小于10,代表性較差,故不對其進行分析;其余6個組別的家庭食品安全知識得分及合格率情況參見表8。為了能夠辨識出食品安全知識薄弱的高風險消費者組別,我們對得分進行了百分化處理,即將各組別家庭食品安全知識得分的平均值除于滿分(26分)。從表8可以看出,全部6個組別的總得分均少于11分(滿分26分),說明我國消費者的家庭食品安全知識整體水平很低。其中,得分最低的3個組別是:(1)性別為男性、居住在農村、年收入在3萬元以下的消費者;(2)性別為男性、居住在城市、年收入在3萬元以下的消費者;(3)性別為女性、居住在農村、年收入在3萬元以下的消費者。以上3個組別尤其需要被特別關注,在食品安全教育模式選擇、渠道選擇等方面,必須考慮這些重點人群的特征及渠道接觸特點。
2對策建議
調查結果的分析表明,性別、居住地和年收入是對食品安全知識影響較為顯著的3個人口學特征,男性、居住在農村、年收入低于3萬元的消費者尤其需要被重點關注。據此,本文提出了如下提高消費者家庭食品安全知識的對策建議。第一,衛生、防疫等部門亟待統一思想,提升對家庭食品安全問題重要性的認識。作為最后的“把關性”環節,家庭食品安全問題已經成為制約我國全食物鏈安全保障的一個短板環節。因此,衛生、疾病防控等各級各部門應站在全局的高度,統一思想,深化對家庭食品安全問題重要性的認識。第二,加大對家庭食品安全干預的投入。國家應在家庭食品安全教育方面投入專項資金;逐步調整省(市)級財政支出結構和新增財力安排,進一步加大對家庭食品安全教育的地方財政投入;積極爭取和充分利用世界銀行貸款農產品質量安全項目等專項投資,作為國家專項資金和地方投入的有力補充。第三,建立高效的家庭食品安全干預機制。衛生、防疫、食安辦應加強合作,明確家庭食品安全教育工作的牽頭主體和落實單位,建立經常性的溝通機制和管理制度。相關工作人員定崗定責,舉行定期會商,及時協調解決家庭食品安全教育工作開展中的實際問題。第四,開展家庭食品安全專項干預行動。在調研摸底的基礎上,立足自身,依托基層組織,利用互聯網、電視專題、社區(村)的信息公告欄等新型媒體與傳統媒介相結合的渠道家庭食品安全知識。采用免費發放家庭食品安全知識手冊、開展家庭食品安全知識競賽、開設家庭食品安全知識免費培訓課程等多種形式,深入、系統地開展家庭食品安全專項干預行動。
作者:白麗魏昱同郭思宏單位:吉林大學生物與農業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