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建設銀行發展精彩演講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紅船領航九十載,搏風擊浪一帆懸。從南湖紅船到八一槍聲,從井岡號角到長征壯歌,從抗日烽煙到建國大業,從改革春風到小康藍圖,90年風雨兼程,90年波瀾壯闊,90年壯麗輝煌。中國共產黨九十年的光輝歷程,是在理論與實踐中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偉大歷程,是為中華民族的獨立、解放、繁榮,為中國人民的自由、民主、幸福而不懈奮斗的偉大歷程。伴隨著中國共產黨的發展,建設銀行也在黨和國家的正確領導下,不斷發展壯大起來。
1954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務院公布《關于設立中國人民建設銀行的決定》,中國人民建設銀行成立。
1996年3月26日,經國務院和中國人民銀行批準,中國人民建設銀行正式啟用新行名和新行徽,新行名為“中國建設銀行”。
2005年10月27日,作為中央確定的改制試點單位,中國建設銀行在香港掛牌上市,成為四家大型國有商業銀行中首家上市的銀行。作為黨中央、國務院最重要的改革舉措之一,包括建行在內的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造,取得了超出預期的成功。建行用這樣一組數據印證了5年多來科學發展的巨大成果:
截至2010年6月末,建行資產規模達到10.24萬億元,是上市前的2.5倍;年度平均資產回報率達到1.43%,平均股本回報率達到24%,位列國際大銀行榜首;凈利潤和股票市值居全球上市銀行第二位;在《財富》全球500強排名由5年前的315位提升至116位。更重要的是,建行通過積極轉變發展方式,系統性地進行體制機制創新,使自身管理能力、服務水平和綜合競爭實力有了實質性的提升,在內部制衡、戰略規劃、合規管理、團隊精神、信息披露等方面已經達到國際一流水準。
這一組組數據,是建行發展近60年來不斷努力創新的結果,是建行給黨和國家交出的一張滿意的答卷。
建行董事長郭樹清先生曾無不感嘆的說道:“我們深切體會到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國有商業銀行股改的決策是非常英明的。如果不是在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之前下大決心進行徹底的、系統的銀行改革,商業銀行不會有現在這么好的局面,國家在應對金融危機時就會遇到更多的困難。”
在國際金融危機的新形勢下,全體建行人不斷創新發展,2008年三季度的一組數據已充分說明,身處"金融海嘯"之中的中國建設銀行運行平穩。數據顯示,盡管受全球金融危機、實體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國內GDP增長下滑、銀行利差收窄等因素影響,三季度中國建設銀行高漲的盈利勢頭遭受一定阻力,利潤增幅環比出現放緩。但是三季度稅后利潤同比仍然分別增長12.11%。 事實上,自亞洲金融危機以來,中國建設銀行就開始了新的歷史征程。在一系列金融改革措施,一些醞釀多年、難度很大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相繼啟動并堅定不移地得以推進的情況下,中國建設銀行改革發展實現了歷史性跨越。
2011年6月28日,由建設銀行與新浪網共同合作發起的主題為“公益捐款你做主——建行邀你一起來行動”的網絡公益活動正式啟動,建設銀行在活動中將捐款500萬元。這一項目的實施是建行把履行社會責任延伸至網絡,使公益活動與網絡有機融合的一次積極嘗試,旨在幫助改善貧困弱勢群體的教育和生活現狀,同時通過網絡平臺與社會公眾進行積極互動和交流,引導員工、客戶及社會公眾關心社會、關注民生,增強社會責任感,支持公益事業,積極奉獻愛心。自建行上市以來已投入公益資金約6億元,其中向西部地區捐款近3.6億元。“成長計劃”貧困高中生超過4萬人次、“成才計劃”資助少數民族地區大學生4000人次、貧困英模母親3600多人次。每有重大災情,全行員工都積極踴躍捐款捐物。僅在汶川大地震中,建行員工個人捐款和交納特殊黨費就超過1.36億元。今年以來,已累計向各災區捐款5000多萬元,其中員工個人自發捐款約2250萬元。
隨著建行市場品牌形象的大幅提升,在國內外權威排名中表現得尤為突出,列2010中國企業500強第6名,亞洲可持續發展中資銀行第1名,英國《金融時報》500強第11位,美國《福布斯》2000強第17位;被《歐洲貨幣》、《亞洲貨幣》評為“中國最佳銀行”;獲中國紅十字基金會“改革開放30年最具責任感企業”、“中國扶貧基金會20年特別貢獻獎”等一系列重要獎項。
改革發展無窮盡,正是揚帆攻堅時。站在新的起點上,建行人肩負著“為客戶提供更好服務,為股東創造更大價值,為員工搭建廣闊的發展平臺,為社會承擔全面的企業公民責任”的使命,朝著“始終走在中國經濟現代化的最前列,成為世界一流銀行”的戰略愿景,意氣風發,信心滿懷,全行一心,揮楫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