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醫學院保衛部部長競聘演講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晚上好!首先感謝大家為我們提供了一次難得的學習鍛煉機會。
我叫,今年歲,大學本科學歷。年入伍,年畢業于陸軍學院,年調入學院。曾兩次榮立三等功,多次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被總后評為優秀通信干部。我競聘的職位是武裝保衛部部長。我匯報三個方面內容:
一、對武裝保衛部崗位的認識
居安思危才能保平安,正當馬加爵事件被人們漸漸淡忘之際,俄羅斯的人質事件又一次給我們敲響校園安全的警鐘。當前的社會治安狀況不容樂觀,特別是校園暴力事件越顯突出,就在今天,媒體還報道了發生在的一起致人死亡的校園兇殺案,可見武裝保衛部工作不容忽視。高校武裝保衛工作應當依據國家法律法規,遵循預防為主,依靠群眾的原則,實施維護學校的安全穩定,為廣大教職員工創建一個穩定祥和的社會治安環境,保一方平安。保衛工作就是服務工作,就是要為全體教職員工的安全服好務。全體教職員工對學院的治安評價是衡量我們工作好壞的唯一標準。
二、競聘武裝保衛部部長崗位的理由
干好保衛工作不僅需要過硬的政治素質和業務水平,還必須具備豐富的實踐經驗。在部隊多年培養鍛煉中,我始終堅持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嚴于律已。我認為,干好保衛工作需要的不僅僅是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有責任心,能吃苦,講奉獻,能戰斗,主動管;要把精力和心思用在工作上,對這份事業的執著和熱愛也是我競聘該崗位的最大動力。
通過多個崗位的鍛煉,具備了從事武裝保衛工作的經驗積淀。第一,曾經參與和獨立處理過突發重大事件,積累了應對治安突發事件的有益經驗。第二,團隊精神強,在機關工作八年,與各部門建立了較為融洽的工作關系,有利于及時展開工作。第三,從在學院警衛排服役,到軍區警衛營、學院軍務科,一直從事安全保衛工作,熟悉業務。第四,有較強的組織協調能力,在院辦和軍務科工作崗位上,長期同地方業務部門打交道,特別在院辦工作期間與地方政府及公安部門較為熟悉,形成了比較暢通的聯系渠道。無論在哪個崗位,一直堅持把服務作為自己工作的落腳點,保衛工作雖然具有專業性,但其根本還是為廣大教職員工服務。
三、對武裝保衛工作的思考
如果我競聘成功,將按以下思路開展工作。
1、健全機構,責任到人
成立由主官負責層層抓落實的安全組織機構,完善安全網絡,使全院的安全工作隨時在組織中,一級抓一級,逐級負責,責任到具體單位,落實到具體人,建立起嚴密的、科學的責任制度。
2、建章立制,依法管理
制訂保衛部人員職責,做到分工明確,有章可循,嚴格實行責任追究制,不能出事后拿集體負責來搪塞,最后誰也不負責任。改變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被動方式,從源頭上解決問題。用規定規范我們的行政行為、執法行為。
3、完善預案,出警迅速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針對各種可能發生的事件,制訂完善的緊急應對預案。目前需要制訂《群毆事件的制止與疏散》、《教學樓、辦公樓、學生公寓人員緊急疏散》、《危險化學藥品泄漏后處置》等預案,組織師生開展火災等自然災害的逃生避險及自救互救訓練。設置校園治安報警點,完善巡邏制度,特別是夜間巡查制度。
4、了解社情,互通信息
學院的安全與天回地區乃至市的大環境有必然聯系,必須建立縱向與橫向聯系網絡。一是與駐地公安安全機關建立長期有效的信息交流機制,定期分析校園周邊社情,掌握相關信息,做到胸有成竹,防患于未然。二是有針對性地搞好宣傳教育。宣講安全防事故及規避風險等安全常識,提高預防意識。三是與高校同行加強溝通,實現信息共享,學習兄弟院校的先進管理經驗,把握高校安全保衛工作的特點與規律。
5、加強培訓,熟悉業務
武裝保衛部全體員工是維護學院穩定與安全的組織力量,成員的戰斗力強不強,業務水平精不精,執法水平高不高,直接影響到學院的安全、穩定與發展。學習與培訓是提高業務能力的重要手段。把保衛部建成一個學習型部門,將分期分批進行業務培訓,逐步過渡到所有工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盡快適應分管工作。打鐵需要自身硬,熟悉業務,練好本領,才能盡職盡責,提供優質服務。
6、文明執勤,塑好形象
正確處理好嚴格執法與文明執勤的關系,體現保衛人員的良好形象。我們的工作是直接面對大眾,耐心傾聽,細致解釋,及時處理群眾所反映的問題,是我們的工作方法。我們所面對的是高校教職員工和學生,我們的服務對象是高素質的群體,所以我們必須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才有資格面對大家,才有能力應對工作。在保衛部內部實行首問負責制,承諾:無論是誰,無論是什么問題,只要咨詢到保衛部的人員,必須作出答復,如確系非本部門負責事務,在解釋后及時通報到相關部門。盡快為大家辦理身份證,解決隨軍家屬落戶問題。
工作的十三年,是組織悉心培養的十三年,是我人生成長成熟的十三年,我熟悉這里的一草一木,熟悉我們的教職員工,更明白我肩上的責任,我堅信,我在這個崗位上一定是稱職的。我將全身心地投入工作,用信念澆灌我們的這片熱土,用真誠回報全體教職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