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殘疾人多元化就業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提高認識、強化宣傳;完善政策、依法推進;相互支持,團結協作,依法征收殘疾人就業保障基金;提高殘疾人的道德文化職業技能推動就業、扶持殘疾人創業帶動就業;政府適當購買一定的公益性崗位;進行講述。其中包括:爭取各級黨委政府領導的重視,部門單位的支持,社會各界人士和用人單位的理解,使大家既嚴肅執法,又獻一份愛心、更進一步理清“四個關系”:即殘疾人安置就業與用人用工自主權的關系;法定義務與亂攤派的關系;特殊保護與就業市場化的關系;開展殘疾人勞動潛能與實現平等參與的關系、嚴格管理福利企業,產權、行業撥離管理、制訂殘疾人靈活就業獎勵辦法、建立殘疾人職業技術培訓中心,制訂殘疾人職業技術培訓管理規定、安置殘疾人就業工作是一項社會系統工程,需要各相關部門的協調配合、通力協作,密切配合,統一時間、統一進度、統一要求,確保了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征收工作順利進行、殘疾人道德素質教育、進行殘疾人文化素質教育、高殘疾人技術技能、殘疾人的就業崗位的選擇,應去挑選適合殘疾人的崗位等,具體材料詳見:
殘疾人就業是世界各國普遍存在的就業難點,尤其是在市場經濟形勢下,殘疾人一方面由于自身生理的障礙,就業競爭力較弱;另一方面,受傳統觀念的影響,社會對殘疾人就業能力的認知還存在誤區。殘疾人就業比主流體人群的就業更嚴酷。殘疾人在自強自立的同時,各級勞動保障部門、殘疾人聯合會和各類殘疾人勞動服務機構也在不斷探索殘疾人就業的有效渠道,通過職業培訓、扶持創業、提供服務等各種途徑來促進殘疾人多元化就業。其想法如下:
一、提高認識、強化宣傳
關于殘疾人勞動就業問題,《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和國務院辦公廳、省人民政府和市人民政府都有文件規定。為確保殘疾人勞動就業工作能夠順利開展,必須加強宣傳力度,通過新聞媒介,文件印發,橫幅標語,宣傳櫥窗等形式,結合紀念日、重大節日、先進事跡、典型案例等多樣式的開展宣傳教育,做到家喻戶曉,人人明白。通過宣傳教育讓全社會都了解殘疾人勞動就業的重要意義和依法推進的必要性。爭取各級黨委政府領導的重視,部門單位的支持,社會各界人士和用人單位的理解,使大家既嚴肅執法,又獻一份愛心。更進一步理清“四個關系”:即殘疾人安置就業與用人用工自主權的關系;法定義務與亂攤派的關系;特殊保護與就業市場化的關系;開展殘疾人勞動潛能與實現平等參與的關系。
二、完善政策、依法推進
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省按比例安置殘疾人就業辦法》和**市人民政府第200號令《**市按比例安置殘疾人就業規定》等法律、法規及政策制訂具體實施意見;二是制訂獎勵安置殘疾人就業的法人,鼓勵機關、團體、企業接納殘疾人就業,為他創造勞動就業機會;三是制訂殘疾人靈活就業獎勵辦法,扶持殘疾人自立、自強,自謀職業;四是嚴格管理福利企業,產權、行業撥離管理(行業管理應屬殘聯),有利于推薦異地區安置和本市本區福利企業及私營企業勞動就業;四是擴大殘疾人就業保障基金的征繳面,依法推行按1.5%比例安置勞動就業,五是建立殘疾人職業技術培訓中心,制訂殘疾人職業技術培訓管理規定,開展殘疾人就業上崗前后職業技術培訓,將殘疾人職業技術培訓正常的規范化教育。六是制訂用人單位招用殘疾人須知和殘疾人求職須知使用單位和殘疾人都知道,殘疾人被確定錄用的,應自錄用之日起必須與被錄用的殘疾人簽訂勞動合同,同時按國家規定辦理社會保險手續,真正的依法推進殘疾人按比例就業。
三、相互支持,團結協作,依法征收殘疾人就業保障基金
安置殘疾人就業工作是一項社會系統工程,需要各相關部門的協調配合。利用地稅部門代征,保證了按比例安置殘疾人就業工作在機關、團體、企業有效實施。殘聯、地稅、勞動、司法及其相關部門依照各自的工作職責,通力協作,密切配合,統一時間、統一進度、統一要求,確保了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征收工作順利進行,收取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目的是為了對一些不愿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的單位起到制約作用,同時也為培訓殘疾人,提高他們的勞動技能,改善勞動條件等提供資金保障。20**-20**兩年來,為做好保障金征收工作,殘聯認真貫徹落實《**市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征繳實施辦法》,結合《殘疾人就業條例》和20**年8月份,梁省長簽發的31號政府令的學習宣傳,將此項工作作為殘聯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多次與地稅協商代征工作方案,召開相關會議認真抓落實。殘聯主動與地稅密切合作,規范操作流程、征繳依據、征繳范圍、征繳標準和征繳辦法與時間。同時完善就業年審窗口使政策、程序、服務“三公開”。20**-20**兩年來,發放就業年審資料16000多份,催審涵8000多份,依照勞動法和殘疾人保障法與市區勞動部門進行8起勞動執法,對56家企業進行勞動執法檢查,確保了殘疾人按比例就業和殘疾人保障金的征收,年年審1000多家單位,4000多家企業主動到地稅繳納殘保金,殘保金征收達1200萬元,安置殘疾人324次就業。
四、提高殘疾人的道德文化職業技能推動就業、扶持殘疾人創業帶動就業
一是殘疾人道德素質教育。積極開展普法宣傳教育,提高殘疾人守法、依法維權的意識。幫助殘疾人維權9起,法律援助6起,參與法律訴訟4起,有效地增強了殘疾人守法和依法維權的意識。二是進行殘疾人文化素質教育。推薦殘疾人參加**市電大學習,目前,我區推薦殘疾人參加**電大20名,其中有15名電大學生成績優異,鼓勵扶持殘疾學生接受中、高等教育,兩年對高中、大專、本科以上的學生26名,發放6萬余元,有效的提高殘疾人的文化素質。三是提高殘疾人技術技能。根據殘疾人的特點,我們每年進行電腦操作、按摩、插花等培訓班4起培訓人數百名以上;今年制定了《**區“**高科技助殘就業”實施方案》,計劃5年內培訓殘疾人學習動漫、LT、機械制圖等較高專業技能學員75名(其中高端5名,中端10名,低端60名),學員定向培訓,經培訓的殘疾人學員50%以上達到就業或扶持創業。四是探索殘疾人居家就業的形式。針對殘疾人的特點外出行動不便,培訓殘疾人不離家就業的技能,開展手工業培訓班(如“絲帶盤花手工藝制作”、“**工藝美術畫制作”),共培訓62名,提高學員們手工制作技巧,提高殘疾人就業技能,豐富殘疾人的業余生活,探索居家就業、靈活就業的形式,切實為殘疾人就業和脫貧致富創造條件。新晨
創業,是時下的一種潮流。然而,即使是對身體健全的正常人來說,做自己的老板也決不是件輕松的事。殘疾人創業,其間的艱辛與困苦就更不言而喻了。**市的手佳推拿按摩保健中心就是一個明顯的事例(**從一個盲人按摩師,經過8年的努力和政府的支持,現擁有10家門店,員工700余名,并安置400名殘疾人就業的企業家),殘疾人創業的成功一方面離不開他們自身的努力,而同時政府的扶持也為創業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對從事個體經營的殘疾人,在核發營業執照、辦理有關手續、減免稅費和落實經營場地等方面都應給予優先和照顧,并給予一次性開辦費補貼:20**-20**年我區經驗收獎勵了24家個體企業發放48000元扶持補貼。
五、政府適當購買一定的公益性崗位
殘疾人的就業崗位的選擇,應去挑選適合殘疾人的崗位,如:推拿按摩保健業、手工編織業、收費員、社區保潔員、印刷業、社區殘疾人專職委員等崗位,政府應購買這些崗位,保障殘疾人有一個基本的適合殘疾人的工作崗位。20**年我們區出臺了《關于加強全區街道殘聯建設的意見》、《關于進一步加強街道、社區殘疾人組織建設的實施辦法》,分別為8個街道配備了殘疾人專職委員,全區64個社區全部選配備了殘疾人專職委員,發放補貼31萬元,既解決了殘疾人的就業,又有力地推動了街道殘疾人綜合協會,社區殘疾人工作的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