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財政改革規范預算管理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省政府各部門:
近年來,我省預算改革取得很大進展,實行了部門綜合預算、早編細編預算,硬化了預算約束,財政管理得到增強。根據黨的十六大關于完善預算決策和管理制度的精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關于增收節支的要求和省委關于規范財政管理的原則性意見,經省政府第一次常務會議研究,結合我省財政改革和管理的實際,現就進一步深化財政改革和規范省級預算管理提出以下意見。
一、專項資金預算實行分類分口切塊管理方法。根據專項資金預算分類分口切塊管理的具體辦法和操作程序,每年3月,省財政部門編制下一年度省級預算綱要,提出預算編制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預算安排重點,報經省政府審定后發省直各部門。各部門按照預算綱要篩選論證專項資金項目。每年8月,省財政部門測算下年度省級預算財力,根據財力情況和國家有關方針政策以及省委、省政府確定的經濟和社會發展重點,依照“一要吃飯,二要建設”的原則,在安排好必保支出項目的前提下,遵照零基預算要求。按資金用途和有關規定提出專項資金預算切塊意見,報省政府研究同意后,下達各類各口支出限額。各項支出都要歸類歸口,各應辦事項都要在相應的分類資金和分口限額內,由主管省長指導協調有關部門,按照輕重緩急的原則統籌安排,確定各具體部門專項資金預算限額。各部門要圍繞全省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制定部門年度工作績效目標和支出重點,在部門限額內統籌安排各項支出。
二、整合資金辦大事。按照集中財力辦大事原則,對部門管理的專項資金,根據資金用途進行整合。對不同部門管理的企業挖潛改造、科技三費等同類資金,每類資金,由一位省領導牽頭協調,有關部門共同研究確定需支持的重點項目,統籌安排資金予以支持,并逐步實現同類資金歸口統一管理。對使用方向相近的各類財政性資金實行整合使用,包括農口資金、教育資金、文化宣傳資金等項資金,由主管省長協調有關部門,根據國家政策和相關方面經濟社會發展計劃,統籌安排用于重點項目。
省政府將根據公共財政要求和我省實際研究制定省級財政集中財力辦大事的五年規劃。在確保工資發放、機關運轉和社會保障的基礎上,突出支持關系全省經濟結構調整、技術進步和對全省經濟增長具有強勁拉動作用的重點項目,支持國有企業分離辦社會和改制、改組、改造。在優先解決在建公益工程項目資金缺口基礎上,根據財力狀況有計劃地解決關系全省廣大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突出問題,集中力量在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社會事業、環境保護等方面辦好幾個或一批項目,有效地促進全省各項社會事業發展。
三、完善重大基建項目決策程序。財政投資的基本建設項目,要嚴格按基建程序申報、審批、立項、建設。投資低于500萬元的,由省計劃、財政部門按照基建程序審查、立項,列入年度預算。投資超過500萬元以上的重大基本建設項目的審批立項,要實行嚴格的集體決策制度。部門申報的重大基建項目,由省計劃、財政部門研究,根據財力和輕重緩急程度,綜合平衡,統籌安排,提出意見報省政府常務會或省長辦公會研究確定,特別重大的項目報省委決定。經研究確定的項目納入年度預算管理。
四、嚴格機動財力審批程序。對年度超收形成的機動財力和預備費的使用,實行嚴格的審批制度。確需動用機動財力和預備費的有關部門,向省政府提出申請,財政部門審核提出意見,報常務副省長和省長審批。原則上200萬元以內的項目報常務副省長審定,200萬元以上至500萬元的項目報省長審定,500萬元以上提交省長辦公會或省政府常務會研究決定,特別重大的事項報省委。同時,為解決預算執行中出現的一些不可預見事項,年初預算安排時,在各類專項資金中按限額的1—3%預留系統不可預見費,作為主管副省長解決預算執行中分管工作范圍內突發事項的機動資金。每位副省長掌握的系統不可預見費總量原則上不超過500萬元,使用時由各部門商省財政部門提出意見,提交主管副省長簽署意見,報常務副省長簽批,重大事項報省長審定。
五、切實硬化預算約束。認真執行《中共*省委辦公廳、*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嚴格預算管理硬化預算約束的通知》(冀辦字〔*〕21號)。省級部門預算確定后,要嚴格按照預算執行,沒有預算不得支出,不能先支后報。各項預算支出要按照批復的預算科目和數額執行,不得突破預算,不得挪用,需要進行項目間調整的,要按規定程序報批。部門預算中沒有落實到具體項目的資金,其分配、使用由部門商財政部門提出具體意見,報主管副省長審定后撥付執行。各項支出要按政策規定標準執行,由于超標準、超預算形成的支出缺口,由部門自行負責并追究責任人的責任。預算編制中漏報事項和執行中新出現的一般性事項,通過預留系統不可預見費解決不了的,原則上推遲到下年編制預算時考慮,或在分類分口資金中調劑解決。年度預算執行過程中一般不出臺增支政策,確需出臺的要推遲到下年編制預算時執行。
六、建立確保支出預算均衡執行機制。各部門列入預算的專項資金,要按項目預算均衡安排撥付使用,在資金允許的情況下盡量加快支出進度。各類經濟社會事業發展性專項資金,上半年支出要達到60%以上,10月底達到90%以上,對支出進度達不到要求的視情況調減預算。年終項目不能執行的原則上予以取消,其資金作為財政預算結余在下年度預算中統籌安排支出。對跨年度使用的中央專款和政策規定有特定用途的,可結轉下年支出。省政府將制定對各部門預算執行效績的評價辦法,從預算執行均衡度、總進度到專項資金使用效果進行評價,逐步完善各項支出的效績評價機制。
七、實行部門收支脫鉤管理。實行部門收支脫鉤辦法,分部門核定經費支出水平。各部門要認真執行“收支兩條線”規定,有收入的部門要將所有收支全部納入部門預算,收入和支出實行脫鉤管理。嚴格控制各部門支出水平,分別核定經常性支出和專項支出,確定人員經費和公用經費標準和限額,根據財力和需要編制專項資金項目預算。省垂直管理部門實行收支徹底脫鉤后,要核定合理收入基數,超獎短罰,保持財政收入穩定。各級支出水平要與當地同級行政部門相協調,避免差距過大。
八、對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實行分類扶持政策。按照市場化改革方向和轉變政府職能的要求,研究制定對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的財政扶持政策。一是政府必須保障的社會公益事業,財政要按政策予以保障。二是帶有一定經營性質的公益事業,財政給予部分補助。三是非公益事業,財政要逐步減少直至退出對這些領域的投入,將其推向市場。四是關系國計民生的基礎設施、基礎產業,通過采取注入資本金、貸款貼息等方式給予必要扶持;對企業技術改造、科技創新,財政將通過貼息、補助方式給予支持,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和技術進步。
九、積極推進后勤管理社會化。改革物業管理方式。對機關后勤和機關職工住宅物業管理,逐步取消傳統的行政性、福利性物業管理模式,積極推行社會化、市場化、專業化的物業管理新模式,精簡服務人員,提高服務水平,節省財政開支。對機關干部職工住宅的水、電、暖、氣等個人消費性支出,由財政暗補改為明補,按照標準補助給個人,職工按規定交納費用,服務機構直接入戶收費。
十、創新國有資產和政府投融資活動的運營方式。研究制定經營性國有資產優化配置方案,深化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建立新型的國有資產管理、運營和監督機制。積極盤活存量國有資本,加大國有資本向先導產業和優勢企業集中的力度,通過國有資本運營,促進國有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進一步研究制定政府投融資改革方案,切實轉變財政資金的投入方式和支持重點,繼續支持和培育政府投融資體系發展壯大,凡適宜市場化運作的經濟發展性財政資金,一般通過貸款貼息或由政府投融資機構提供貸款擔保、注入資本金入股等方式支持或投入。加強對非經營性國有資產的管理,研究制定非經營性國有資產運營方案,清理整合機關事業單位政府公共資源,實行調撥、轉讓和共享、共建相結合,提高公共資源配置效率,降低公共管理運行成本。
*年三月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