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鄉鎮政府行業協會改革實施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各鄉鎮人民政府,各街道辦事處,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單位:
為加快推進行業協會的改革和發展,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職能作用,更好地適應新形勢發展的需要,根據《**省人民政府關于推進行業協會改革與發展的若干意見》(**政發〔**〕57號)和《**市行業協會管理辦法》(x市人民政府令第24號)文件精神,結合我市實際,現就推進我市行業協會改革與發展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行業協會改革與發展的總體目標和基本原則
(一)總體目標。按照市場化原則推進行業協會改革與發展,爭取用5年左右的時間,初步形成適應我市產業特點和企業發展需要,布局合理、覆蓋面廣、功能完備的行業協會結構體系;初步形成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和國際慣例的行業協會的組建、發展、運作和退出機制;初步形成保障行業協會健康有序發展的規范和管理體制。
(二)基本原則
——堅持市場化原則。建立健全市場競爭機制,改革政府管理方式,規范政府監管行為,推進政會分開,確立行業協會的獨立法人地位,實現行業協會依法設立、民主管理、自律發展的市場化運作模式。
——堅持規范發展的原則。以發展為主線,以規范為手段,通過法律規范、政府監管、政策引導和行業自律,促進行業協會提高服務水平,增強自律能力,推進行業協會規范有序健康發展。
——堅持統籌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原則。改造原有的行業協會,發展新的行業協會,優化行業協會結構,協調行業協會改革發展進程中的各種關系,做到行業協會改革與政府職能轉變相結合,行業協會內部機制轉換與優化行業協會發展環境相結合,加強監管與政策引導相結合,推進行業協會統籌協調可持續發展。
二、行業協會改革與發展的主要任務
(一)推進政會分開
機構分設,行業協會應設獨立的辦公場所,不得與行政機關合署辦公;人員分離,公職人員不得在行業協會兼職;職能分開,行業協會不具有任何行政職能;財務分開,行業協會不得與行政機關會計合賬或實行財務集中管理。
(二)落實行業協會職能
1.行業自律職能。根據行業發展的要求制定行規行約并組織實施;依據有關法規規章和政策,按照協會章程制定相應質量規范、服務標準;組織貫徹實施有關地方或國家標準并進行監督,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
2.行業代表職能。代表行業企業或其他經濟組織開展行業調查研究,掌握行業動態,提出有關經濟社會發展政策的意見和建議,代表會員企業進行反傾銷、反補貼、保障措施等調查、應訴和訴訟;協助會員開拓國際市場,參與協調貿易爭議;聯系相關國際組織,協調會員單位開展國內外經濟技術交流與合作;向政府部門反映行業、會員訴求,維護會員合法權益。
3.行業服務職能。收集、分析、國內外行業經濟信息;開展咨詢服務;建立行業公共服務平臺,開展產品展示、研發設計、質量檢測、招商等服務;組織展銷會、展覽會,舉辦報告會、研討會;組織人才、技術、職業、管理、法規等培訓;指導協助會員企業改善經營管理。
4.行業協調職能。協調會員之間、會員與其他社會經濟組織之間或個人之間的事宜;協調本行業協會與其它社會組織和個人之間的事宜。
5.授權委托的其他職能。根據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和政府部門的委托,開展行業標準起草、行業信息披露、行業糾紛裁決、資質資格認定、檢驗檢測以及行業規劃、行業統計、行業調查、公信證明等工作。
(三)優化行業協會發展
1.整頓規范現有行業協會。對行業范圍過大且特征不明顯的行業協會,要引導其進行分立分設;對名稱相近相似、業務交叉重疊的行業協會,引導其合并重組。對自核準登記之日起滿6個月尚未開展業務活動或停止業務活動滿1年的行業協會,要依法予以注銷登記。
2.大力發展新的行業協會。重點支持在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環境保護、金融保險、文化旅游、現代農業、現代物流等領域培育和發展一批新的行業協會。
3.著力擴大行業協會覆蓋面。行業協會發展會員要打破部門、所有制、經濟規模等界限,注重吸收民營、外資企業等各類經濟組織入會,提高行業協會的代表性。行業協會會員數量要基本達到該行業單位總數的20%以上,或會員企業的銷售額達到該行業銷售額的50%以上。
(四)完善行業協會運行機制
1.健全建立機制。行業協會的設立應由行業內企業或業主自主發起,經業務主管單位審核,并報市行業協會改革與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審核同意,由辦公室出具書面意見,發起人持該意見和相關材料依法向民政部門申請登記,取得法人資格。對列入整頓和規范范圍的行業協會應在自我規范后持相關材料報送領導小組辦公室,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同意并由辦公室出具審核意見后,由民政部門辦理相關的年檢、注銷手續。行業協會的章程、自律職能、運作機制、會費標準、行規行約等由會員或會員代表大會討論制定。行業協會的會長、秘書長等領導成員按照章程規定民主選舉產生,行業協會法定代表人不得兼任其它社團法定代表人,秘書長應為專職,也可由理事會向社會公開招聘。行業協會應有2名以上專職工作人員。
2.健全財務制度。行業協會要根據《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建立健全財務管理、會計核算制度,設立專門的財務人員。會費的收支情況要定期向會員或會員代表大會報告并接受其審查。行業協會的資產屬于財政撥款、政府資助或社會捐贈的,要接受審計部門的監督并向社會公開。
3.規范收費行為。行業協會舉辦展覽會、展銷會、研討會、培訓等活動,允許有償服務,但不能以營利為目的,應本著公開、公平、合理的原則,公開收費依據和收支情況,自覺接受監督。
4.健全人事制度。行業協會要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工作人員要實行全員聘用制,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優化人員年齡、專業結構,實現行業協會工作人員的職業化。
不具有人事檔案管理權的行業協會,可將專職人員的人事檔案委托有關機構管理。行業協會專職工作人員的工資、社會保險及福利待遇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的規定執行。
行業協會的基層黨組織建設,按照《中國共產黨章程》等有關規定執行。
三、行業協會改革與發展工作的組織領導
(一)加大政策扶持。市政府設立行業協會發展專項資金,對運作好、作用大的行業協會,市政府以以獎代補的方式予以支持。具體辦法另行制定。
政府部門委托行業協會提供的服務,通過市場購買的方式或者法律法規允許的方式進行。行業協會承擔政府部門授權或委托的職能,授權或委托的政府部門應當提供行業協會履行職能所需要的資金等物質保障。
(二)加強組織領導。行業協會改革與發展涉及各行各業,情況復雜,任務繁重。市政府建立行業協會改革與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領導小組負責全市行業協會改革發展和綜合協調管理,制訂行業協會發展總體規劃以及促進行業協會發展的具體政策措施等各項工作。
(三)落實工作責任。政府部門要按照各自的職能分工,切實做好行業協會改革與發展的各項工作。發改部門負責協調指導行業協會的改革與發展,會同有關部門制定行業協會年度發展計劃,確定重點扶持的行業協會名單和具體的扶持措施。民政部門依法行使對行業協會的設立、變更、注銷登記等工作。業務主管單位負責行業協會所涉及的產業發展、行業規范、協會活動等方面的業務指導和監督。
推進行業協會改革與發展是我市經濟社會改革與發展中的一項重要工作,各有關部門要密切配合,齊抓共管,把行業協會改革與發展的各項任務落到實處,確保行業協會改革與發展工作順利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