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縣政下發管道保護監管工作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各鄉鎮政府、辦事處,縣政府有關部門:
為確保我縣境內油天然氣管道設施正常運行,保障油天然氣輸運安全,根據《省發展改革委員會關于進一步做好油天然氣保護工作的通知》(發改能源〔〕11號)和《市管道辦關于加強油天然氣管道保護和監督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管道辦〔〕1號)要求,結合我縣實際,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充分認識油天然氣管道保護工作的重要性
油天然氣是國家重要的戰略資源,油天然氣管道保護工作事關國家能源保障和發展穩定大局,事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任務艱巨,責任重大。我縣是油天然氣管道輸送的重要區域,各鄉鎮、辦事處,各有關部門和企業一定要站在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維護發展穩定大局的高度,充分認識做好油天然氣管道保護工作的重要性,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認真扎實地做好管道保護工作,確保我縣境內油天然氣管道設施安全運行。
二、指導思想和總體工作目標
(一)指導思想: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油天然氣管道保護法》和省、市關于加強油天然氣管道保護工作的有關要求,以《油天然氣管道保護法》為總抓手,以強化監管責任,暢通溝通渠道,創新工作機制,維護運行秩序為重點,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分級管理、各負其責、專業維護和社會保護相結合的原則,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依法規范監管行為,切實保障油天然氣管道的平穩運行,確保國家能源大動脈的安全暢通。
(二)總體目標:落實管道安全責任,完善管道設施保護工作長效機制,暢通溝通渠道,強化監管責任,規范監管行為,著力解決影響管道安全的突出問題,加強對管道沿線群眾的宣傳教育,保障能源安全。
三、油天然氣管道現狀及保護范圍
(一)油管道。邯成品油管道,我縣境內起點鎮村,終點鎮村,管道長度26km,管徑323.9mm,管壓10Mpa,年輸油能力200萬噸。
(二)天然氣管道。京邯線輸氣管道,我縣境內起點鎮村,終點鄉村,管道長度11km,管徑508mm,管壓6Mpa,年輸氣能力15億立方米。
(三)城區民用天然氣管道,儲氣罐。
四、主要職責及任務
(一)縣管道保護和監管工作領導小組:組織協調全縣管道保護等重大問題,組織指揮應急救援工作。
(二)縣管道保護和監管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掌握全縣轄區內管道現狀,已建輸油、輸氣管道建設布局,建設質量、保護范圍、保護要求、安全運行、應急救援等情況,為管道保護和監管提供全面、準確的基礎資料;指導監督各鄉鎮、辦事處和各有關部門、油氣運營企業履行管道保護義務;負責掌握處置突發事件的全面情況;制定油天然氣管道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三)各鄉鎮、辦事處:對本行政區域內管道設施保護和監管負總責,負責執行縣應急預案并處置油天然氣管道突發事件;協助依法查處危害管道安全的違法行為;組織對沿線群眾進行管道實施安全保護的宣傳教育,并負責協調解決管道設施巡查、維修和事故搶修時的臨時用地等事項。
(四)縣安監局:負責督促油天然氣企業落實管道設施安全生產責任制和生產運行安全保護措施,整治事故隱患,監督檢查管道運行生產安全情況,組織或者參與管道設施事故搶險和事故救援工作,按照有關規定做好生產安全事故的上報工作,參與或配合有關部門對其他非生產安全事故的調查。
(五)縣公安局:負責重點區域、重點地段的管道安全防范工作,嚴格管理,嚴格監控;依法查處侵占、破壞、盜竊、哄搶等危害管道設施安全的行為;負責突發事件現場交通管制和維持現場秩序,根據需要組織群眾疏散,防止次生事故,組織消防部門參與管道設施安全事故的搶險,現場警戒和事故調查處理工作。
(六)縣住建局:負責督促縣城門站以內管道燃氣企業、用戶落實管道設施安全保護和運行工作,依法查處危害管道安全的違法行為。
(七)縣國土局:負責依法查處各類違法用地的行為,協調解決有關管道設施巡查、維修和事故搶修時的臨時用地。
(八)縣交通運輸局:負責道路施工時管道的安全,保障管道設施巡查、維修和事故搶險時道路的暢通等工作。
(九)縣規劃局:會同安監、環保等部門對管道建設選線方案的審核,對符合城鄉規劃的,依法納入當地城鄉規劃。
(十)縣環保局:負責測定管道突發事件周邊環境污染情況,并組織專家對環境危害進行監測、評估,提出處置建議。
(十一)縣監察局:負責查處相關部門不履行管道保護職責的行為,參與管道突發事件的調查處理工作。
(十二)縣林業局:負責制止在管道安全保護范圍內植樹造林及種植深根作物等危害管道設施安全的行為。
(十三)縣水務局:負責協調油天然氣管道企業和有關部門做好水土保持等工作。
(十四)縣質監局:負責組織專家對應急救援及現場處置進行專業技術指導。
(十五)縣消防大隊:負責管道設施安全事故救援方案的制定、搶險工作,參與事故調查工作。
(十六)油天然氣管道運營企業:做為管道生產安全的責任主體,是管道安全第一責任人,要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構建自我約束,持續改進安全生產長效機制,嚴格執行管道設施運行操作規程,建立安全檢查、維修維護、事故搶險等安全管理制度;設置明顯的安全保護標志,配備專職人員巡回檢查;實行24小時值班制定,設立并向社會公布搶修電話;制定應急預案,及時排除、處理故障和事故。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縣政府成立由縣政府主管縣長任組長,縣發改局、安監局、公安局、住建局、國土局、交通局、規劃局、環保局、監察局、檢察院、法院、水務局、林業局、質監局、消防大隊等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油天然氣管道設施保護和監督管理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縣發改局,辦公室主任由縣發改局局長兼任,具體負責處理油天然氣管道設施保護和監督管理工作的日常事務。各鄉鎮、辦事處,各有關部門要成立專門機構,負責本轄區內油天然氣管道保護和監管工作,明確工作職責。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建立起“政府主導、部門聯動、地企聯合、群眾參與監督”的安全防護工作機制,切實加強對管道保護工作的組織領導,形成管道保護工作的長效機制。要將保護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定期研究部署,協調解決工作中的重大問題,全面落實管道保護工作的各項措施,把管道保護工作做細、做實,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二)嚴格落實主體責任。油天然氣管道企業是安全生產責任的責任主體,是第一責任人,要積極配合政府和有關部門的監管,切實履行好管道保護和安全運行的責任。要進一步加強內部管理,加大技防和安保經費投入,切實健全和落實各項安全生產制度,強化安全生產責任,做到警鐘長鳴,常抓不懈,嚴格防范各類生產安全事故。要真正建立一支高素質的管道巡護隊伍,創新工作方式,加大工作力度,實現有效的管道保護。
(三)加強溝通協調。各鄉鎮、辦事處要與有關部門和油天然氣管道企業及時溝通,摸清本轄區內管道現狀,掌握已建輸油氣管道建設布局、建設質量、保護范圍、保護要求、安全運行、應急救援等情況,為管道的保護監管提供全面、準確的基礎資料。管道企業要主動匯報工作,提交管道隱患整治目錄,密切配合,及時處置影響管道安全的各種問題,共同做好管道安全保護工作。
(四)加強指導檢查。各鄉鎮、辦事處和各有關部門要深入管道沿線,加強對重點區域的監督檢查和指導,幫助企業解決工作中的實際困難和具體問題,健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制度、重大事故隱患報告制度和事故隱患排查治理責任制。對排查確認的各類事故隱患,要認真制定整改措施,做到責任、措施、資金、時間及應急預案“五落實”。
(五)大力清理違章占壓。要本著“先易后難”的原則,有計劃、有步驟地清理違章占壓。對人口密集、占壓嚴重、危險性大的占壓點,油天然氣管道企業要與管道保護主管部門共同研究措施,組織力量集中整治。要積極探索由政府統一組織,主管部門牽頭,企業密切配合,集中清理整治違章占壓的有效辦法,徹底消除管道占壓存在的安全隱患。
(六)實行新建占壓報告制度。油天然氣管道企業要加強巡護,一旦發現新建違章占壓,要及時報告當地鄉鎮政府管道保護主管部門,同時抄報縣管道保護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重大占壓可越級上報。要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堅決制止新建違章占壓。
(七)杜絕第三方施工破壞。在管道安全保護范圍內進行施工,建設單位和個人要事先報告政府管道保護主管部門,政府管道保護主管部門要責成施工單位制定管道安全保護方案,采取相應的保護措施。油天然氣管道企業要安排專人負責到現場進行監督指導,24小時值班看守,確保不發生問題。管道沿線鄉鎮政府和有關部門在規劃審批項目以及從事房屋、道路、橋梁等建設工程施工時,要充分考慮對管道安全的影響。新建或改擴建項目,如涉及管道安全,應邀請安全監管部門和油天然氣管道企業參加項目審查。
(八)加大對破壞管道行為的打擊力度。政府管道保護主管部門要按照《管道保護法》規定,與公安、國土、安監等部門配合,積極采取有效措施保證管道設施安全,及時組織有關部門制止、查處本行政區域內發生的侵占、破壞、盜竊、哄搶管道設施和管道輸送的油、天然氣以及其他危害管道實施安全的行為。
(九)建立健全長效工作機制。政府管道保護主管部門堅持把管道管理保護工作與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同步部署、同步推進,認真履行管道及設施保護職責,逐級建立安全保護工作責任制;建立目標管理考核責任機制,把工作任務逐一分解,落實到具體責任人;把管道保護工作作為維護當地社會治安的重要內容,納入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和防控體系建設,探索建立危及管道安全運行問題的發現、報告、查處機制,及時消除安全隱患;建立健全重大事故和案件應急機制,制定管道突發事件應急處置預案,確保油天然氣管道安全運營。
(十)加強教育宣傳。各級政府管道保護主管部門和油天然氣管道企業要通過多種媒體和形式,每年在管道沿線開展《管道保護法》和管道安全保護宣傳教育活動,進一步提高廣大群眾的管道保護意識。深入宣傳油氣管道的重要性和破壞管道安全的危害性,設立舉報電話,營造保護管道安全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