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區縣強化地質災害防控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為了進一步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決定》、《國務院辦公廳印發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決定重點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省人民政府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決定的通知》和《市人民政府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決定的通知》文件精神,國務院、省政府和市政府已明確各級政府和各有關部門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職責分工,各鄉鎮人民政府、各有關部門要不折不扣認真貫徹執行,按各自職責落實地質災害防治各項工作措施。現結合我縣實際提出以下意見,請一并貫徹執行。
一、認真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基礎工作
(一)加強地質災害防治規劃管理工作。編制城市總體規劃、村莊和集鎮規劃,應當將地質災害防治規劃作為其組成部分。
(二)嚴格農村建房選址審批。農村建房要堅持以人為本,科學規劃,統籌安排的原則。農村居民宅基地選址,可以按鄉鎮為單位分批分次,由縣級國土資源部門組織有資質單位技術人員及有關部門人員進行簡單評估,從源頭上預防新的潛在地質安全隱患點的產生。
二、進一步完善群測群防體系
(一)加強巡查監測。地質災害重點防治區應加強巡查監測,落實防災工作責任制。村(居)“兩委”組織受威脅村(居)民開展巡查監測,居住在受地質災害或潛在地質安全隱患點威脅的住戶是該點的具體防災責任人,負責該點的巡查監測;受地質災害或潛在地質安全隱患點威脅的水庫、公路、橋梁、礦山、學校、衛生院、工廠、臨時工棚、施工工地、旅游景區等,其管理者或所有者是該點的具體防災責任人,負責該點的巡查監測。
(二)做好汛期安全轉移。各鄉鎮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因險制宜,及時做好受地質災害或潛在地質安全隱患威脅群眾的轉移避讓工作。鄉鎮人民政府負責發放“防災明白卡”和“避災明白卡”,明確隱患點的類型、規模、地點、受威脅對象、防災責任人、監測人員及轉移方案。受地質災害或潛在地質安全隱患威脅的群眾可采取投親靠友等方式來落實避險場所,投靠親友確實有困難的由所在鄉鎮、村幫助解決。在持續強降水或臺風暴雨等災害性天氣期間,鄉鎮、村居可以采取騰出位于安全地帶的村部、學校、廠房等較大建筑物,集中安置轉移的群眾。
(三)開展地質災害群測群防達標所建設。我縣已建成地質災害群測群防達標所4個,有關鄉鎮應鞏固這些達標所建設成果,充分發揮這些達標所在我縣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中的作用,進一步提升地質災害防治水平。
三、大力推進地質災害隱患點排險加固工作
各鄉鎮應積極開展地質災害、地質安全隱患點的排險加固工作,分期分批逐點消除地質災害安全隱患。排險加固工程在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局等部門和鄉鎮政府的指導下,以住戶為主按照“誰引發、誰治理,誰受益、誰出資”的原則開展治理;公路、橋梁、礦山、學校、衛生院、工廠等潛在地質災害隱患點的管理者或所有者應采取工程措施,對潛在地質災害隱患進行排險加固治理。
四、落實各項保障措施
(一)落實地質災害防治職責分工。縣政府將把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納入對各鄉鎮政府國土資源目標責任考核,考核結果作為鄉鎮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內容。各鄉鎮政府和有關部門要按照《縣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決定重點工作分工方案》(附件)的要求,進一步細化和分解工作任務,建立健全協調協作機制,確保地質災害防治各項工作落實到位。
(二)深入開展地質災害防治知識宣傳和培訓教育。各鄉鎮政府、各有關部門要圍繞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十有縣”建設,以“五到位”為主要內容廣泛開展地質災害識災防災、災情報告、避險自救等知識的宣傳普及,增強全社會預防地質災害的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縣國土資源局要負責做好對鄉鎮領導和工作人員的地質災害防治知識培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