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發展改革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計劃執行情況;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和重點工作進行講述。其中包括: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加快;工業經濟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工業節能取得新進展;旅游產業發展提速,服務業發展加快;投資結構不斷改善,重點項目支撐力增強;改革不斷深化,雙向開放取得新成績;城市建設日新月異,市區面貌明顯改觀;社會保障工作不斷完善,人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科教興遵戰略穩步推進,社會事業全面進步;以項目為載體,不斷增加投入,增強發展后勁;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提升工業發展水平;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步伐,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強力推進城市建設,全面提升城市形象;以旅游業為龍頭,大力發展服務業;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增強經濟社會發展活力;實施民生工程,促進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等,具體材料詳見:
一、20**年計劃執行情況
20**年,在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全市上下認真貫徹十七大精神,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建設“中等城市、和諧**”奮斗目標,調整經濟結構,推進改革開放,狠抓節能減排,促進社會和諧,經濟社會保持了良好的發展態勢。全市生產總值完成379.7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81.5億元,財政收入完成27.3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5%、18.9%18.6%,其它主要指標也圓滿完成全年計劃。
(一)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加快
農業增加值完成25.4億元,增長5.8%。特色農業不斷壯大。全年新發展優質黃桃2000畝,有機板栗5000畝,優質核桃3500畝,高酸蘋果1140畝。食用菌規模繼續擴大,總產達到12萬噸,增長50.8%。畜牧業產業化進程加速。全年新建200頭以上規模豬場1**個,300頭以上奶牛場1個,100頭以上肉牛場6個。農業產業化邁出新步伐。**肉雞屠宰、**、**、**、**山楂生物食品、**-**公牛站一期等項目建成投產。新增**市級以上重點龍頭企業5家,其中國家級1家,省級2家。農業基礎設施進一步改善。新打機井649眼,維修舊井781眼,新增果樹微灌面積3700畝,增加節水灌溉面積3.1萬畝,改善灌溉面積7.56萬畝。文明生態村建設進程加快。全年完成造林4.6萬畝,實施337個村飲水安全工程,新建沼氣池1.6萬個,新增農村有線電視用戶4100戶,新建村民中心205個,改建鄉村道路84公里,新增文明生態創建村24個,全市文明生態村達到575個。
(二)工業經濟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工業節能取得新進展
全市完成工業增加值206.4億元,同比增長10.8%,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121.5億元,同比增長15.1%;規模以下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84.9億元,同比增長6%。六大工業產業中,食品加工、醫藥化工繼續保持較快增速,分別增長23.3%、21.3%。節能減排和循環經濟工作扎實推進。全市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率達到80%,在耗電量大企業推廣英福特節電技術,全市單位生產總值綜合能耗下降6%。
(三)旅游產業發展提速,服務業發展加快
旅游規劃和項目開發得到加強。對全市旅游總體規劃進行修編,**度假村、**泉度假村、**度假村、**泉宮、**旅游服務基地等重點旅游項目開發建設穩步推進。旅游設施和服務得到改善。國際飯店、**賓館、**飯店等星級賓館進行了改擴建。同時,不斷加大綜合治理力度,旅游秩序、旅游服務得到改善。全年共接待國內外游客202.4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9.1億元。城鄉市場建設發展加快,市場繁榮活躍。龐大汽貿、貿易城批發市場改造、**鋼材市場改造等項目完工,**市場改造正在有序進行,“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全面鋪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73.8億元,增長25.6%。金融業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全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達到198億元,比年初增長22.1%;各項貸款余額60.9億元,比年初增長2.2%。
(四)投資結構不斷改善,重點項目支撐力增強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81.5億元,增長18.9%。第三產業完成投資42.7億元,占城鎮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達到52.4%,比上年提高5.9個百分點。實施百萬元以上項目160個,完成投資63.4億元,同比增長1.2%,93個項目順利竣工。**、**高爐技改、**高技術制藥、**易拉蓋等項目相繼竣工投產,拉動我市經濟持續快速發展。
(五)改革不斷深化,雙向開放取得新成績
各項改革不斷深化。企業改革步伐加快,完成建筑安裝公司等4家企業出售工作,實現資產收益4700萬元。雙向開放工作取得較好成績。全年引進省外資金13.1億元,增長35.8%;實際利用外資2509萬美元,完成年計劃的139.4%,增長40.6%;出口創匯克服國際金融危機的不利影響,完成1.26億美元,增長19.3%。
(六)城市建設日新月異,市區面貌明顯改觀
全年實施城市建設項目71個,22項工程基本竣工,完成投資33.65億元,比上年增長111.6%。城市路網建設加快。實施道路工程15項,其中文柏路改造等9項工程已經竣工通車。城中村及舊城改造取得新進展。實施城中村及舊城改造項目21個,其中三間房和東三里2個村已經完成改造,**、**等10個村已經完成拆遷清場;鎮**街兩側、**路北橋兩側等9個舊城改造項目正在按計劃穩步實施。城市基礎設施得到加強。“四園”、“四河”、“三廠(場)”等項目建設穩步推進,其中人民公園、**公園、**公園二期基本完工,污水處理廠土建工程已完成,基本達到通水條件。城市公用事業成效顯著。新增天然氣用戶4600戶,新增集中供熱面積70萬平方米,新鋪設城通管網7800米,解決800余戶居民吃水、用水難題。城市治理力度加大。拆遷建筑面積達56萬平方米,市容市貌得到明顯改善。創建省級衛生城活動全面展開。在城區范圍內開展“環境衛生、交通秩序、廣告牌匾、市場環境、五小行業”等五項戰役,全市城鄉環境衛生面貌進一步改善,城市建成區綠化率達到28.5%。
(七)社會保障工作不斷完善,人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
就業和再就業工作穩步推進。實現城鄉勞動者就業4535人次,其中再就業79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以內;向非農產業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1.6萬人次;開辦各種技能培訓班66期,培訓6063人次。社會保障水平逐步提高。啟動我市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工作,參保農民達到10萬人;落實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政策,目前參保人數達到10600人;基本醫療保險工作不斷規范,新增職工醫療保險4068人,新增城鎮居民醫療保險17349人。城鄉居民收入顯著提高。城鎮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達到1.5萬元,增長18.1%,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達到6690元,增長11.7%,增速同比分別加快7.5和3.1個百分點。
(八)科教興遵戰略穩步推進,社會事業全面進步
科技創新廣泛開展。實施科技項目100項,獲省山區創業獎1項,**市科技進步獎4項,食用菌等6家研發中心被列為**市級研發中心。教育事業不斷發展。高考工作再傳捷報,本科二批上線人數等6項指標在**各縣(市)區名列第一。加大教育投入,實施職教中心、三中新校及4所農村中小學標準化學校建設。衛生工作取得新進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93%,比上年提高2.7個百分點。市人民醫院新建項目進展順利。計劃生育工作穩定發展。繼續為符合生育政策的已婚育齡婦女提供“兩免”服務(免費提供“優生四項”檢查和服用葉酸片),認真落實計劃生育利益導向機制,各項獎勵扶助資金按時足額發放。人口自然增長率6.05‰,控制在計劃目標6.8‰以內。環境保護工作得到加強。深入開展選礦企業整合治理及尾礦庫專項整治工作,取締非法選礦企業141家。嚴格落實省“雙三十”工程及**市“10**0”減排工程,全市生態環境逐步改善,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6.7%;化學需氧量排放量下降10.8%。深入開展綠化攻堅行動,完成投資1.4億元,新增綠化面積4.6萬畝。廣播電視、民政、交通、文化、體育等其它各項社會事業也都不斷發展。
總之,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良好,但也存在著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一是受國際金融動蕩及國內發展增速下滑影響,經濟發展的不確定性因素增多。二是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上還存在著差距,企業自主創新的能力不強,加快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任務仍很艱巨。三是立市大項目、好項目儲備不足,特別是對財政收入增長具有支撐作用的二產項目儲備不足,制約了經濟的更好更快發展。四是隨著經濟快速增長,資源約束和環境壓力不斷加大,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任重道遠。五是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及城鄉環境面貌需進一步改善。這些問題需要我們繼續深化改革、擴大開放、調整結構,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決。
二、20**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和重點工作
20**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建設“中等城市、和諧**”、創建科學發展示范市的重要一年,按照市委、市政府確定的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要求,20**年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13%,達到430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長5.5%;第二產業增13.5%;第三產業增長14.2%;工業增加值235億元,比上年增長13.9%。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38.5億元,比上年增長14%;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00億元,比上年增長22.7%,力爭增長30%以上;財政收入31億元,比上年增長13.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5億元,比上年增長15.2%;實際利用外資2000萬美元;出口創匯1億美元;農民人均純收入7091元,比上年增長6%;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16700元,比上年增長10%;
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以內;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8‰以內;單位生產總值綜合能耗降低4.7%;單位工業增加值用水量下降4.4%;主要污染排放: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8.4%,化學需氧量排放量下降11.6%。
為實現20**年的各項目標,著力抓好以下重點工作。
(一)以項目為載體,不斷增加投入,增強發展后勁
一是強力推進119個投資千萬元以上列入**重點項目建設。20**年列入**重點管理投資千萬元以上項目119個,全面落實項目考核獎勵政策,加強項目督導調度,建立重點項目領導分包責任制,明確目標,落實責任。抓好在建項目建設攻堅,集中力量抓好**、**冷軋完善、**實業精密軸承、**仿木地板磚等35個在建項目建設,確保年內建成投產。積極落實項目建設條件,爭取國華電力電廠二期、**實業新型干法水泥、**秸稈發電等84個新建項目早日開工建設。二是著力解決項目建設中的突出問題。加快項目立項、環評等前期工作,全力落實拆遷、供水、供電、供氣等項目建設配套條件,做好項目建設用地和資金保障工作。三是加強重點基礎設施建設。重點抓好承唐高速**段,實施國道112線大修,省道幫寬線升級改造,謀劃遵薊高速,做好**鐵路過境段基礎性工作。四是加大項目謀劃力度。充分調動企業主體上項目、謀發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建立企業家、專家、政府三方項目謀劃研究機制,認真落實項目建設獎懲機制,逐步形成投產一批、在建一批、謀劃一批的良性循環格局,確保20**年項目儲備總數達到240個以上,總投資390億元以上。
(二)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提升工業發展水平
依托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加快轉變增長方式,做大做強支柱產業。一是繼續加大對鋼鐵、建材、食品加工、機械制造等傳統產業提升改造。重點加快**實業精密軸承、**、**冷軋完善、**、**礦機四期、眾邦泵業二期等項目的建設。二是加快培育新興產業,打造高新技術產業集群。重點抓好**粉末電子軟磁鐵粉二期、**阻隔防爆器材二期及運油槽車等項目建設。三是扶優扶強,做大做強龍頭企業。重點扶持冶金產業的**、**,礦山機械制造業的**、**,食品加工產業中的**、**、**、**等企業,幫助這些企業排憂解難,上項目,促發展,以企業進步帶動產業升級。四是繼續抓好工業園區建設。重點推進市工業園區、中小企業孵化園區、金山工業園區及礦山機械產業帶建設,壯大園區經濟。五是鼓勵企業自主創新。支持重點企業進行創新平臺建設,不斷提高核心競爭力。
(三)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步伐,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以市場為導向,以農民增收為目標,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一是突出發展畜牧主導產業。以**、商業總公司肉聯加工廠、華時肉聯加工廠等畜產品加工龍頭企業為依托,壯大奶牛、肉牛、豬、雞等畜禽生產規模,加快畜牧業向專業化、規模化、工廠化發展。加快畜禽良繁體系建設,重點抓好**-**種公牛站二期項目建設。二是加快發展特色農業。以食用菌、無公害蔬菜、優質板栗、優質核桃、優質鮮果等優勢特色農業為重點,加快基地建設,擴大規模,帶動特色農業快速發展。三是培育壯大農業龍頭企業。大力扶持**、**、**、**、**、**、**、**、**、**、**、**、**等龍頭企業加快發展。突出抓好**飼料加工、**、**、**、**50萬噸果汁果奶等項目建設。四是狠抓農業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重點抓好農田水利、安全飲水、鄉村公路改造、文明生態村、造林、農村戶用沼氣等工程。
(四)強力推進城市建設,全面提升城市形象
繼續推進城鎮面貌三年大變樣工作,不斷完善城市功能。加快推進城市路網建設。重點抓好文翠路南通、文北大街東通、建林路開通、建設南路、文禮大街翻建等道路及橋梁項目建設。進一步完善城市基礎設施。加快四河治理工程、四園建設工程、三大基礎設施等重大城市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提高城市綜合承載力。加快城市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抓好南部新城區集中供熱站、供水管網、城通管網等項目建設,進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加快行政中心、職教中心、市人民醫院等重點工程建設,優化城市布局,提升城市形象。抓好**、**、**、**路北橋兩側、**花園公寓等城中村改造及其它住宅開發項目建設,積極推進拆遷安置房建設,努力改善廣大群眾居住條件。加大城市綜合治理力度,優化城市建設環境。深入抓好“省級衛生城”創建活動。
(五)以旅游業為龍頭,大力發展服務業
一是繼續突出抓好旅游產業的開發投入。突出皇家文化體驗與觀光休閑度假特色,加快以**為龍頭,以湯泉為重點的北部長城旅游帶建設,抓好**、**泉、**泉宮三個5億元以上溫泉旅游項目和**鄉旅游開發、**景區開發、**度假村、**旅游服務基地等旅游項目建設。二是進一步完善市場建設,提高功能和檔次。重點抓好**果菜批發市場、東舊寨優質核桃批發市場、**市場三個專業市場建設;深入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抓好益民農資配送中心項目建設。三是加快發展現代新興服務業,培育新的消費需求。加快謀劃建設六大服務領域、六大功能區項目,特別是建設好現代物流業集聚區。
(六)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增強經濟社會發展活力
一是加大企業改制攻堅力度。重點抓好未改制企業、二次改制企業的產改工作,全面推進租賃到期企業租轉售工作。二是努力擴大雙向開放。增強沿海意識和機遇意識,發揮雙環優勢,積極承接“南資北移”,京、津等大城市的產業、資金、技術轉移。圍繞延伸傳統優勢產業鏈條、旅游開發、城市建設等方面,選好項目,加大招商力度,拓展招商方式,提高招商效益。三是增強對外貿易。不斷壯大出口主體,加大重點出口企業的扶持力度,加快培育外向型企業。優化出口商品結構,鞏固傳統市場,努力拓展新興市場,提高產品的市場占有率。四是進一步壯大民營經濟。認真落實扶持民營經濟發展的各項政策,逐步建立起完善的服務體系,在創業輔導、信用擔保、技術創新、信息服務、市場拓展、人才培訓等方面提供良好服務,引導民營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增強民營企業自主發展能力。新晨
(七)實施民生工程,促進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
堅持以人為本,把民生工程作為構建和諧社會的首要任務來抓,統籌經濟和社會協調發展,促進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一是繼續完善就業和社會保障機制。重點抓好農村富余勞動力就近就地轉移就業和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工作,全力推進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工作。二是做好醫療保障工作。繼續辦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擴大城鎮居民醫療保險覆蓋面,力爭實現全民醫保。不斷提高城鄉醫療水平,高標準建設市人民醫院,逐步構建完善的城鄉公共衛生體系和醫療保健體系。大力發展人口和計劃生育事業,開展優質服務活動,全面落實利益導向機制,穩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質。三是加大社會救助力度。擴大農村低保覆蓋面,力爭做到應保盡保。繼續抓好拆遷安置房和經濟適用房建設,努力解決中低收入者的住房困難問題。扎實推進農村貧困群眾危舊房屋改造。四是加快發展教育文化科技事業。城鄉義務教育全部實行免學雜費和教科書費,為義務教育階段經濟困難家庭寄宿生和高中、職校特困家庭學生提供資助。加快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實施第四中學、第四實驗小學新建項目。加快文化產業發展,提高文化產業效益。全面開展鄉鎮文化站建設,大力推進農村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加大科技對工業強市戰略的支撐力度和對企業的服務力度,增加科技事業投入。五是實現其他社會事業新發展。
今年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任務光榮而艱巨,讓我們在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朝著建設“中等城市,和諧**”的奮斗目標加速前進,為在**率先建成科學發展示范市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