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鎮委四冬生產指導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各鄉鎮人民政府,縣直有關單位:
以冬種、冬修、冬造、冬養為主的“四冬”生產,是農業生產的重要環節。為切實落實“四冬”生產任務,現就做好“四冬”生產提出以下指導意見。
一、充分認識“四冬”生產的重要意義
今年我縣遭遇罕見的春夏連旱,7月份以來又遭遇嚴重干旱,給我縣農業生產特別是糧食生產帶來了一定的損失。抓好“四冬”生產,不僅能有效保障農產品市場供給、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更是保證大災之年糧食不減產、農民不減收的重要途徑。當前,農產品市場行情看好,國家對農業生產扶持力度不斷加大,群眾發展生產的意愿較高。充分利用冬季資源,大力發展以油菜、蔬菜、馬鈴薯、綠肥為主的冬種、生豬為主的冬養和優質油茶、工業原料林為主的冬造,對于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對于減災補損、確保農民持續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尤其是抓住冬季水利設施基本閑置的有利時機,廣泛動員群眾掀起水利冬修熱潮,對于全面增強農業防災減災能力,確保糧食安全顯得尤為重要。對此,各級各部門要站在強基礎、保安全、促增收的發展大局,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想方設法抓好抓實“四冬”生產。
二、明確目標任務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中心,以結構調整為主線,突出重點區域和重點產業,創新體制機制,培育典型大戶,創建示范基地,推廣良種良法,實現規模高效,促進全縣農業農村經濟全面、快速發展。
冬種:全縣冬種總面積50萬畝,覆蓋率達83%以上,其中完成油菜播種面積28萬畝,平均畝產突破100公斤,蔬菜面積8萬畝以上,綠肥飼料面積8萬畝,春糧作物6萬畝,其中馬鈴薯5萬畝,其他作物1萬畝,實施柑桔冬擴7000畝,新栽金銀花6000畝,基本消滅公路沿線連片冬閑地。
冬修:突出項目建設,完成各類工程3210處,移動土石840萬方,投入勞動工日810萬個,投入資金2.1億元,其中群眾自籌2320萬元,新增灌溉面積0.42萬畝,改善灌溉面積3.4萬畝,新增小水電裝機2.5萬千瓦,治理中小河流15.2公里,解除21座中小水庫病險情,解決3.59萬人飲水困難。
冬造:堅持“封、造、管”并舉,營造工業原料林4萬畝,其中新造3萬畝、補植補造1萬畝,三邊綠化林地造林5000畝,封山育林21萬畝,油茶新栽10000畝、低改5000畝。
冬養:建成雙井、低莊2個生豬標準化養殖小區,新建年出欄100頭以上生豬規模養殖場22個,新增二雜母豬710頭,改擴建年出欄300頭以上的規模場35個;新建養牛場5個,養羊場12個,發展人工種草1.2萬畝。
三、突出工作重點
1、冬種方面:突出抓好油菜生產,重點建好“四線兩片六基地”。“四線”即以黃茅園至盧峰鎮沿連接線、水隘至盧峰鎮沿S308線、橋江至兩江、崗東公路沿線以及雙井至水田莊公路沿線,形成4個優質雜交油菜連片開發產業帶,著重建好水隘與譚家灣、巖家垅與祖市殿、黃茅園3個萬畝優質雜交油菜示范片;“兩片”即以洑水灣、江口和小江口等為主的萬畝綠肥示范片,以兩丫坪、中都、沿溪、九溪江等為主的馬鈴薯高產千畝示范片;“六基地”即以盧峰鎮、桐木溪為重點的千畝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以低莊鎮楓林村為中心的千畝優質柑桔標準化生產基地、以新田和黃茅園為重點的6000畝金銀花生產基地、洑水灣萬畝綠色臍橙基地、春和現代農業公司1000畝黑木耳基地和虹瑞公司10000畝葛根基地建設。
2、冬修方面:堅持自力更生,通過獎扶政策,引導群眾大興水利建設,重點抓好九大項目建設。一是銀珍、紫荊、合心等21座上型水庫樞紐除險保安工程。二是橋江渡頭壩、盧峰豐子塘等6個小農水項目區建設。三是水東、統溪河等地24個村的安全飲水工程,解決3.59萬人飲水困難。四是溆水灌區續建工程完成干渠襯砌防滲25.46公里。五是桐木溪項目區1.12萬畝標準農田示范工程建設。六是崗東、兩江、龍潭、大華等13個鄉鎮基本口糧田項目建設。七是中小河流治理項目橋江車頭防洪堤、觀音閣防洪堤工程。八是溆水河水東銀湖大橋至縣城浮橋段及二橋至仲夏水泵房段6.5公里河道清障工程。九是水電農村電氣化吊巖洞、漁米灘電站設備及自動化改造工程。同時,實施兩項獎扶。一項是“一事一議”財政獎扶項目,完成109個村的水毀渠道修復、山塘維修和河壩加固等工程;另一項是防洪保安資金獎扶項目,完成80處水毀水利工程恢復。
3、冬造方面:堅持以群眾為主體,積極發動大戶造林,每個鄉鎮營造工業原料林600畝以上。圍繞“封、造、管”,重點造好森海公司5400畝工業原料林基地,兩江、油洋、桐木溪等地5000畝工業原料林樣板基地,順天和萬木春公司萬畝油茶基地以及雙井至水田莊、啞塘至均坪、啞塘至兩江、蘆沖元至雙溪、塘灣至兩丫坪、圭洞至中都等172公里縣級公路行道樹綠化。
4、冬養方面:以落實生豬大縣獎勵政策為契機,重點建好雙井、低莊2個生豬標準化養殖小區,扶持規模養殖戶(場)進行豬舍標準化改造、引進良種、建立糞污無害化處理設施以及落實防疫措施,基本實現養殖小區生豬糞便的無害化處理。嚴格重大動物疫病防控,10月底前全面完成禽流感、牲畜口蹄疫、生豬藍耳病、豬瘟等疫病的免疫接種任務,確保不留防疫死角,不留疫情隱患。
四、強化工作措施
一是科學規劃布局。冬種油菜生產重點抓公路沿線,力求集中連片。兩丫坪等山區鄉鎮大力發展馬鈴薯,縣城周邊、集鎮周邊發展蔬菜。冬造方面根據區劃的生態林、經濟林和原料林,分類實施造林,確保整體效益。冬養根據禁養區、控制區、適宜區劃分的要求,規模場向適宜區發展,建設標準化的養殖小區,禁止在水源區、人口集中區等禁養區新建規模場。冬修重點放在病險庫塘加固和糧食主產區水利建設上。
二是加快土地流轉。創新農業生產機制,大力培育新的生產主體,重點在政策、信息、技術、信貸、項目等方面提供優惠服務,鼓勵支持外出農民工返鄉創業,引導社會能人、公司企業、各類專業合作組織投資農業生產,興辦生產、加工、流通等各類實體,不斷培育一批新型現代農業生產主體,實行規模化、集約化經營,提高“四冬”生產的組織化程度。
三是推廣良種良法。油菜推廣灃油5103、湘雜油763、華油雜9號等優質雜交油菜品種,馬鈴薯推廣費烏瑞它、中薯3號、克新4號等新品種,蔬菜大棚推廣寧椒5號、湘茄3號、春秋早黃瓜等品種,養殖業推廣三元雜交豬、波爾山羊、南江黃羊等品種。堅持良種良法配套,大力推廣育苗移栽、普施硼肥、一穴雙株、防凍防漬、大棚栽培、病蟲綜合防控等先進種養技術,做到種一畝、收一畝、高產一畝。冬造、冬修方面加強對工程質量的指導、監督,嚴格把關,確保造林一片,成活一片,水利工程修建一處,見效一處。
四是大力辦點示范。各級各有關部門要按照高效、優質、生態、安全的要求,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帶頭,創辦高標準樣板片、樣板田、樣板山和樣板場。除縣里規劃的示范片外,其它鄉鎮要分別辦好1個千畝油菜生產示范片、1個百畝造林示范片和1個標準化示范場。同時,進一步優化外部環境,鄉鎮政府要積極主動地協調解決轄區內各類項目、工程建設遇到的各種矛盾和問題,提供良好的施工環境,確保項目建設順利進行。
五是建立激勵機制。實行目標管理,將“四冬”生產任務分解到鄉鎮,層層簽訂目標管理責任書,定期組織開展“四冬”生產督查,定期通報進度,嚴格進行考核,今年11-12月和明年的4-5月分別考核一次。設立目標管理獎,安排獎勵資金,專項用于目標考核兌現。統籌有關項目資金,對柑桔冬擴、“三邊”綠化、工業原料林、油茶、養殖小區、水利工程建設等實行以獎代補,充分調動群眾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