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2014年社區教育工作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全國“兩會”精神,實現中國夢,弘揚中國精神,建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切實發揮社區教育在提升市民素質上的功能和作用,提高社區教育的有效性和針對性,全面推進以“歡樂鄉村”、“歡樂社區”為主題的文化活動。經研究,對2013年街道社區教育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堅持面向基層,服務市民為宗旨,以實現市民自我教育為目標,以提高柯橋城區市民綜合素質和文化生活質量為重點,圍繞“歡樂社區”活動的開展,通過對全街道市民開展技能培訓、公德教育、法律解讀、文明宣傳、價值傳播等教育,全面提高社區市民的公德意識、法律素養和文明程度,加強市民的互動性,培養一批文體骨干,為把柯橋建設成“三優城市”提供人文保障和文明基礎而努力。
二、工作目標
鞏固街道現有社區教育成果,著重在創新上下功夫,探索社區教育在推進柯橋城市現代化管理中的作用和地位,形成具有柯橋特色的社區教育工作模式,為爭創學習型、充實型、文明型、現代型示范街道打下良好基礎。
三、工作重點
(一)因地制宜、創新載體,充分拓展社區教育的內涵。
1.注重對市民進行“民族精神”、“時代精神”教育培訓。積極開展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教育,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
2.實施未成年人“素質拓展”工程。加強與城區內學校的溝通和互動,深入推進“春泥計劃”,積極開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及素質提升工程。
3.加強市民“崗位能力提升”培訓。加強對在職人員開展學歷教育(重點是“雙證制”教育)、掃盲教育、素質技能培訓。主要包括對失土農民、實用人才、進城務工人員、下崗失業人員的轉崗和再就業、預備勞動力及弱勢群體等的教育培訓,提升市民素質。
4.重視老年教育。辦好縣老年大學柯橋分校,進一步完善教育管理制度,規范學制,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和安全教育。
5.提升市民“自我教育”能力。根據市民的現實需要,積極培育和鼓勵發展公益性、服務性的社區民間組織,建立社區(居)文體隊伍,培養一批文體骨干。充分發揮社區民間組織的社區教育活動功能,實現市民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規范各社區市民學校建設,為市民提供優質的社區教育服務。
(二)加強科研、努力實踐,不斷提升社區教育的水平。
1.加強社區教育課題(論文)研究。引導各社區結合自身社區教育特點,撰寫有深度的社區教育理論文章,重點圍繞社區教育在建設“三優城市”(即:城市經濟更優質、城市社區更優化、城市生活更優美)中的角色與作用,逐步形成具有柯橋特色的社區教育研究理論。
2.加大社區教育宣傳力度。建立各種社區教育信息交流渠道,充分利用網絡工具、新聞媒體,加強社區教育成果宣傳,總結和推廣社區教育宣傳的成功做法和經驗,及時樹立典型,推廣經驗,展示我街道社區教育的改革成果。
3.完成省級課題《推進社區教育的策略研究》結題工作。
(三)統籌規劃、加大投入,確保社區教育可持續發展。
1.成立柯橋街道2013年社區教育領導小組:
社區教育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縣社區教育學院柯橋分院(柯橋成教中心)內。
2.加強社區教育師資隊伍建設。通過舉辦培訓班、研討論壇、實地考察,不斷提高社區教育隊伍工作能力和水平,進一步落實教師聯系社區制度。
3.確保社區教育專項經費的投入。街道按照上級有關標準安排落實社區教育專項經費(按常住人口統計)。
4.完善社區教育考核機制。制定相應的社區教育考核細則。
四、工作要求
1.要切實加強對社區教育的組織領導。各社區(居)要落實分管同志,制定社區教育計劃,周密安排,精心組織,確保教育培訓質量。
2.整合黨校、市民學校及有關教育資源,廣泛開展各類社區教育。街道集中舉辦文體骨干組成的實用人才培訓班,各社區(居)須推薦3人參加。
3.各社區全年至少開展2個專題的教育培訓活動,內容可以根據各社區市民的需要自行而定。(含:黨支部的黨員教育培訓、實用人才培訓及建立文體隊伍并定期訓練)。
4.各社區(居)要積極自行組織相關的教育培訓活動,全年上報100-200人次左右的參加社區教育培訓名單及相關材料(含:培訓通知單、學員簽到冊、培訓的授課教師、授課內容、照片等資料,每半年上交一次)。每年要選送1篇宣傳本社區關于社區教育工作開展情況的報道(或文章)。
5.四月份的全縣社區教育活動周及十月份舉行的全縣第二屆全民終身學習活動周中,各社區(居)應有成果作品(節目)參與。
6.各社區(居)社區教育工作開展情況將列入2013年社區(居)崗位責任制考核細則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