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地區商務服務制度工作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區委七屆二次全會精神,高揚“穩中快進,在率先中領先”的總基調,堅持創新驅動,轉型升級,圍繞“一個中心、四大產業板塊”科學招商,加大項目推進力度,放大商貿流通業發展優勢,切實做好民生保障,為全區經濟跨越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二、主要工作目標
1.全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97億元,增長19%;建設鄰里之家2個(竣工1個,跨年度1個);菜市場2個(竣工2個);城市綜合體3個(跨年度3個);
2.全區實際到位外資1億美元以上,其中,新興制造業、現代服務業實際到位外資占比75%;
3.全區進出口總額6.7億美元,增長15%,其中,高新技術產品占比30%;
4.全區服務外包執行額1.54億美元,增長80%;新引進注冊資本1000萬元以上外包企業3家;
5.全區境外投資400萬美元。
三、工作重點
1.抓項目重服務,挖掘商貿流通增長點。
一是加快項目建設,增強商貿流通業發展后勁。深入研究、分析全區商貿項目,積極協調項目建設中遇到的問題,確保項目如期建設。蘇寧廣場、帝寶花園酒店、皇冠假日酒店、網購中心等在建項目,要幫助解決建設中存在的問題,確保項目按計劃施工。北京華聯世紀名城店、鳳凰書城等待建項目,要通過服務解決開工存在的前置問題,促使其早日開工,產生投入,提高開工率。大市口國際名店街、第一樓街等竣工項目,要督促其盡快完善手續,投入經營,產生效率,盡早為商貿發展做出貢獻。二是培育限上規模企業,提升商貿流通業發展水平。將限上規模企業培育列入工作目標,爭取新增限上企業20家。建立健全企業資料庫,明確培育對象,加強對培育對象的跟蹤服務。加大對中小商貿企業的扶持、培育力度,及時協調解決發展困難,爭取更多的限下企業進入限上行列。加強限上企業分類指導和服務,引導限上企業借助政策扶持,努力做大做強。三是加強規劃引導,健全商貿流通業體系。以建設現代化蘇南一流城區為目標,結合實際,抓好商業網點規劃建設。打造軟件園電子商務示范園,促進電子商務產業集聚。鼓勵內外貿企業拓展網上交易,引導重點企業開辟網上商城,支持網絡支付平臺建設。加快推進中儲糧糧油集散中心、上隍物流中心建設。同時充分依托中心城區具有的金融、貿易、信息優勢,力爭引進一些大公司、大集團總部、研發中心以及其他新型業態落戶,打造各具特色的“樓宇經濟”。四是推進特色商業街區建設,打造特色消費。針對特定消費群體和特殊消費需求,有選擇地建設和培育各類特色商業街,減少同質化競爭。以街道為主體,成立特色商業街管理機構,制定本區域商業街規劃建設方案和管理辦法,明確業態設置要求,擬定鼓勵扶持政策,加大商業街宣傳力度,樹立品牌形象。爭創省級社區商業示范社區1個。
2.尋亮點重質量,擴大開放型經濟新優勢。
開放型經濟工作要創新求突破,尋找工作亮點。一是抓大項目推進。牢牢抓住有影響力和帶動效應的外資大項目不放,確保在利用外資大項目上取得實效。對已經落戶的愛勵鼎勝鋁業、凱林熱能、良奕置業、宏鑫綠洲新能源、盈盛房地產開發等項目進行重點推進。二是擴大開放領域,提升城市國際化水平。要加大對外開放和國際交流,擴大商務服務領域開放,加快現代商貿、法律咨詢、會計審計等行業利用外資。擴大公共服務領域開放,鼓勵學校、養老服務、文化和體育等載體和資源與外資嫁接。充分利用CEPA和ECFA協議,在科技咨詢、醫療、文化旅游、創意設計、公共事業和教育等領域積極與港澳臺開展經貿合作。研究新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指導企業用好用足相關政策,減少企業運營成本。探索推進跨境人民幣直接投資,便利外資到賬,減少匯兌成本,化解企業資本金結匯難題。三是積極爭取外經貿扶持政策,加大國際市場開拓力度。積極組織企業參加廣交會、華交會、印度、大阪等重大展會;大力推廣阿里巴巴、中國制造等網上交易平臺,降低交易成本、增加貿易機會;鼓勵企業運用出口信用保險等金融手段降低出口風險;積極幫助企業申報外貿扶持政策,協助企業申報項目,爭取扶持資金;重點培植新能源、新材料、海洋工程、軟件信息四大高端新興產業,大力招引龍頭項目、領軍企業以及產業鏈上的補鏈項目,對愛勵鋁業等一批科技含量高、出口潛力大的新項目,推動其盡快生產投入市場,盡快形成新的出口增長點。四是積極利用經營方式創新,鼓勵企業“走出去”。充分利用金融危機低成本和東盟等自貿區建設機遇加快“走出去”。鼓勵鼎勝鋁業、寶華半掛車等國際化程度高的生產企業開展海外兼并、股權收購、品牌并購,引進戰略投資者,在主要原料供應地或主銷市場建立境外機構,規避貿易摩擦,鞏固市場份額,建立自有的銷售網絡。
3.創高端重人才,實現“服務外包示范區”新發展。
全力打造具有特色和核心競爭力的服務外包品牌。一是加大服務外包載體建設力度。積極推進載體建設,建設航空信息產業園、學府創業園二期等載體,通過政府引導和市場化運作等形式,加快服務外包載體建設力度。同時,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綜合配套服務,降低企業入駐成本。努力建設服務外包測試平臺、計算平臺、認證平臺、數據存儲平臺等公共技術服務平臺,以減少企業運營成本。二是大力推進和培植規模企業,以產業集聚打造服務外包基地和品牌。突出船舶設計研發外包、航空信息產業外包、軟件外包等重點,千方百計招引一批與已有產業基礎相配套和關聯的國內外服務外包龍頭企業,形成產業集聚,打造服務外包高地和品牌。加大規模服務外包企業的培植力度,鼓勵本土企業“走出去”,增強接單能力。積極推進光大集團BPO外包基地等在手項目,力爭培育千人以上規模、具有影響和示范帶動作用的龍頭服務外包企業1家。三是拓展服務外包高端領域,提升服務外包綜合實力。要從項目外包升級到產品、服務和解決方案,創造更多的價值。引導現有外包在做項目基礎上,增加模塊和服務,進入更多的服務領域,提升產品和服務的附加值。與云計算和物聯網等新興IT技術相結合,有效利用新技術促進服務外包產業的技術升級。引導外包企業向產業鏈縱向或者橫向延伸,爭做行業解決方案供應商。積極開拓研發設計、第三方物流、生物醫藥研發等高附加值外包業務。四是進一步集聚和發揮好人才作用。積極利用我區高校優勢,進一步完善政策,重視和提供人才施展才華的舞臺氛圍,同時幫助企業擴大宣傳力度,走出去廣納賢才,真正實現事業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的良性循環。建立完善培訓體系,為服務外包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4.抓特色重創新,打造板塊招商優勢。
要積極拓展項目源,抓住“四大產業板塊”招商引資重點和產業發展重點,努力形成集聚效應和產業配套鏈。一是結合產業特點,推出優質招商項目。根據國家產業發展指導政策,結合我區經濟結構調整,篩選、規劃一批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技術含量高、產業鏈條長、帶動作用強的好項目、大項目,集中力量突破新能源、新材料、海洋工程裝備、港口物流、糧油加工等我區有比較優勢的產業,推出一批優勢項目吸引國內外客商。精心打造特色產業園區,加快培植產業集群,做大做強特色產業。二是強化招商主體作用、開展多種形式的招商活動。在招商主體上,以重點企業、重點產業為主,突出園區主陣地招商,加大引進跨國公司、著名企業和世界500強企業投資;同時突出“以外引外”,引導外商投資企業增資擴股和發展新項目;在招商方式上,做好"三個結合",即大型招商與小分隊招商相結合;走出去招商與請進來招商相結合;直接招商與間接招商相結合。三是把握國際形勢變化,強化日資招商工作。今年重點針對對日招商,加強與已落戶的日資企業的聯系,以商引商,重點宣傳我區“四大板塊”產業集聚優勢,找到新的合作切入點,吸引更多日資企業來鎮投資,設立生產基地、研發中心。
5.抓管理重監管,切實做好民生保障工作。
進一步完善實施,規范秩序,加強市場監測力度,提高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水平。一是加強市場監管,維護市場穩定。配合市相關部門開展工作,加強市場監管力度,確保市場秩序穩定有序。同時加強市場監測,準確掌握市場供求動態,為政府提供決策依據。二是加強考核力度,推進菜市場建設和管理。區商務局會同城管、工商等部門要加大核查考核力度,從菜市場管理人員配備、規范執行、崗位培訓、示范帶動、考評監督、獎勵問責等六個“到位”上做好工作,全力提升菜市場管理水平。三是實施“鄰里之家”工程,完善社區商業服務功能。全力推進新生村地塊和新民洲“鄰里之家”的建設,以點帶面,示范帶動,努力提升我區社區綜合服務功能,促進社會和諧有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