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企業外貿穩固增長工作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各鎮人民政府,各街道辦事處,高新區管委會,臨港新城管委會,靖江園區管委會,市各委、辦、局,市各直屬單位,有關企業:
為積極應對當前國內外嚴峻經濟形勢,進一步強化外貿扶持,提振發展信心,優化外貿服務,營造發展環境,努力促進外貿穩定增長,結合我市實際,特制訂本意見。
1.加大國際市場開拓力度。把開拓國際市場作為當前外貿穩增長的首要任務。積極組織企業參加境外重點展會,鞏固擴大產品的國際市場份額,對境外展會參展企業的展位費給予100%補貼。設立外貿突出貢獻獎,對終端出口產品、出口帶動性強、對外貿有重要貢獻的骨干企業,安排一定商務專項資金給予獎勵。堅持“一業一策”、“一企一策”,突出抓好鋼鐵、化纖、光伏、船舶和紡織服裝等重點行業和重點企業,以更大的政策力度推動外貿穩定增長。(責任單位:商務局)
2.切實加強融資信貸支持。全面落實我市和中國進出口銀行分行(以下簡稱口行)的戰略合作協議,提高口行對我市外貿企業的融資信貸額度,加大在信貸業務、貿易融資、外匯融資、國際結算、貸款利率等方面的優惠力度,力爭年內口行對我市重點外貿企業和“走出去”項目提供信貸支持100億元。加快建設我市中小進出口企業融資平臺,建立財政出資、金融辦協調、國資公司管理、行負責、擔保公司提供融資擔保的融資平臺經營管理模式,率先啟動與農商行的融資合作,由新組建的國資公司出資2000萬元為我市中小進出口企業提供2億元的信貸支持,切實緩解當前中小進出口企業融資難的問題。(責任單位:金融辦、商務局、國資辦)
3.加大出口信用保險扶持。積極擴大出口信用保險承保規模和覆蓋面,簡化承保和理賠手續,力爭當年全市出口信保承保規模超過25億美元。切實幫助小微企業降低貿易風險,對投保“小微企業信保易”的外貿企業,給予全額保費補助。鼓勵企業利用出口信保搶抓外貿訂單,在幫助企業落實省級有關進出口信用保險保費補助的基礎上,對本市出口企業投保一般貿易出口信用保險再給予最高20%的保費補貼,對參加市出口信用保險集約承保平臺項目的中小企業新增實繳保費給予最高30%的保費補貼。支持企業通過貿易融資擴大出口,積極推廣出口賣方信貸、出口信用保險應收賬款買斷等產品。(責任單位:商務局、中國信保公司辦事處、相關商業銀行)
4.推行通關作業便利化改革。支持高資信企業發展,年內確保海關監管A類企業達80家、AA類企業達15家。幫助A類以上企業向上報批開展集裝箱貨物出口提前報關業務。經海關審批同意,A類以上企業可開展大宗散貨進出口直接駁運業務。同意B類以上企業適用區域通關“屬地申報、口岸驗放”通關模式。對急需貨物通關的加工貿易首辦企業,在向海關提供擔保后,可以采取先發手冊后驗廠的作業措施。進一步提升海關服務效能,承諾手續齊備情況下,辦理企業注冊、備案手續在30分鐘內完成;辦理加工貿易手冊,不需要開設臺帳的手冊每本30分鐘內完成,需開設臺帳的手冊每本60分鐘內完成,需上報南京海關審批的重點敏感商品手冊60分鐘內辦結上報審批手續,南京海關審批反饋后30分鐘內完成手冊發放;企業申請辦理征免稅證明手續,窗口受理作業時間為每份60分鐘,如需上報上級海關審批,上級海關審批反饋后60分鐘內辦結有關手續。(責任單位:海關)
5.優化出口退稅服務。一是落實出口退稅新政。調整出口退(免)稅申報期限,由原來的90天調整為次年的4月30日前。取消出口貨物逾期申報視同內銷補征稅規定。二是進一步加快出口退稅進度。簡化退稅申報流程,全面實施A、B級出口企業網上無紙化退(免)稅申報,確保A、B級企業平均可提前1個月申報并退稅。嚴格執行出口退(免)稅限時審核審批制度,在退稅指標到位的前提下,確保當月申報、當月審核、當月辦理退庫。實施稅銀庫聯網,有效減少退稅在途時限,縮短退稅到賬時間。三是構建全方位出口退稅服務體系,為企業的不同需求提供個性化服務。四是深化出口退稅分類管理。積極支持科技創新出口企業的發展,將年出口額超過一定規模的從事自主創新產品、國家重點新產品以及部分高新技術產品生產出口的企業,被評為“中國世界名牌產品”、“中國名牌產品”和“中國馳名商標”產品等生產出口企業,從事機械裝備制造業的生產出口企業以及符合條件的集成電路設計、軟件設計、動漫設計企業等納入A、B級企業范圍。(責任單位:國稅局)
6.促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落實全國加工貿易轉型升級試點城市相關政策,推行加工貿易內銷貨物“先銷后稅”便利化舉措,支持保稅物流中心開展國際檢測維修業務,為保稅倉庫疊加出口監管倉功能,取消特殊監管區域與保稅監管場所之間保稅貨物流轉的轉關運輸要求,簡化加工貿易外發加工審批手續,對國際服務外包進口貨物實施保稅監管。組織加工貿易政策宣講會,解讀優惠政策要點和具體操作辦法,為企業提供落實優惠政策的“一企一策”咨詢服務,幫助企業用足用好政策。建立海關與商務部門的專人聯系制度,積極探索建立海關、商務、企業“三方聯網”模式,進一步提高加工貿易綜合管理效率。(責任單位:海關)
7.創新國檢監管服務模式。一是推進出口企業檢驗檢疫分類管理和誠信管理,新增5家“4e快車道”企業,幫助企業直接降低物流成本100萬元,4e模式監管企業總數突破45家;新增5家一類誠信出口企業,減少大中型企業現場檢驗監管頻次,一類企業總數突破80家;新增“綠色通道企業”20家。二是大力推廣“國檢通”移動視頻現場監管,為企業提供無縫快捷服務,全市無紙化報檢企業超過100家。三是通過發揮技術優勢,幫助2家企業通過一級實驗室考核,幫助3—5家企業通過實驗室CNAS認證,幫助3—5家企業制定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舉辦3期企業質量監督員、產地證簽證人員培訓班,提升企業質量管理人員素質。四是降低企業口岸查驗頻率,幫助企業快速通關。五是落實檢驗檢疫各項減免費政策。對出口農副產品實施檢驗檢疫收費減免;免征小微企業一般原產地簽證費;對符合條件的來料加工出境貨物減免30%收費;鼓勵機電產品出口,對《法檢目錄》內經型式試驗確認的產品減免30%收費。鼓勵企業開拓東盟新市場,通過FORME優惠制原產地證,幫助企業享受進口國關稅優惠。(責任單位:國檢局)
8.優化海事服務舉措。優化對修、造船企業在碼頭泊位開放、船舶下水等方面的服務,新造船舶國籍登記及船舶試航辦理手續從7個工作日縮短到3個工作日。第一時間幫助進口廢鋼船辦理審批手續,積極協調沿江海事機構做好航行安全保障工作。開辟外貿集裝箱船舶綠色通道,積極開通危險貨物網上申報受理,為企業提供快捷高效服務。對國際航行船舶優先辦理進出港手續,優先安排錨地,做到隨到隨辦零等待。(責任單位:海事局)
9.提升邊檢服務效率。免費辦理《登輪證》、《登陸證》和《搭靠外輪許可證》等各類證件,減輕企業和員工負擔。設立不眠報檢室,網上提交辦證申請及相關材料,實現“辦證零等候”。限時辦結邊檢手續,辦理一艘船舶出入境手續不超過20分鐘,辦理一名員工邊防檢查手續不超過45秒。建立“送法上門”服務機制,舉辦3期企業登輪人員培訓班。積極推行“駐企警務室”模式,實行“一站式”服務,為企業提供快捷高效服務。全面推行網上預報檢,建設集報檢、辦證、下載、咨詢功能于一體的24小時“網上報檢辦證系統”,全面實行網上辦理手續。開通“三個綠色通道”,即生產綠色通道、應急綠色通道、生命綠色通道;實現“三個零等待”,即船舶入境手續辦理零等待、船舶裝卸作業零等待、船舶開航檢查零等待。(責任單位:邊檢站)
10.建立外貿船舶引航綠色通道。對誠信企業和模范碼頭的引航申請受理率達100%,按時開航率達100%,對誠信企業和模范碼頭免費提供技術咨詢和碼頭水手培訓服務。優先安排引航港口生產急需、事關國計民生的重點船舶,實現零壓港。加快開辟修造船、集裝箱船、運載民生物資船舶進出江“快速通道”,確保船舶快進快出。(責任單位:長江引航中心引航站)
11.加強口岸聯動服務。深入開展“打造誠信口岸、創建模范碼頭”主題活動。對模范碼頭和誠信企業,實行各口岸查驗單位7×24小時全天候聯動服務制度,并享受“碼頭年度免檢、簡化證件辦理、優化警力保障、提供人員培訓”等優惠政策。深入推進“屬地申報、口岸驗放”和“區港聯動”,提高口岸通關效率。緊緊抓住長江12.5米深水航道延伸到南京的機會,積極放寬船舶進出港的限制。進一步做好碼頭泊位開放工作,全面提升口岸開放度。(責任單位:口岸辦、海事局、海關、邊檢站、國檢局、長江引航中心引航站)
12.深化外匯管理制度改革。一是從2012年8月1日起實施貨物貿易外匯管理制度改革,加快企業資金周轉,降低企業經營成本。取消貨物貿易外匯收支的逐筆核銷,銀行取消聯網核查手續,大幅簡化企業辦理收付匯的單證和流程;取消出口收匯核銷單,企業辦理出口報關時不再提供核銷單;簡化出口退稅憑證,自8月1日起報關出口的貨物,企業申報出口退稅時不再提供出口收匯核銷單。二是推進服務貿易外匯收支便利化,進一步取消行政審批,下放審核權限,使企業大部分服務貿易外匯收支可在銀行直接辦理,在外匯賬戶開立、資金匯兌等方面給予政策便利。三是積極推動企業在進出口貿易中采用跨境人民幣結算,減少匯率風險。四是便利境內企業外匯資金運用,幫助境內企業開辦外幣資金池業務,節約企業財務成本。五是推出人民幣對外匯期權交易業務,豐富企業匯率避險保值工具,滿足企業避險需求。六是在全省率先推廣國際收支網上申報,簡化申報手續,加快出口退稅進度。(責任單位:外管局)
13.提升港綜合服務能力。優化港口運行流程,提升碼頭作業效率。進一步加大國際國內知名船代、貨代企業的引進力度,年內新引進6家以上企業。年內新簽約2家以上干線船公司。加密內外貿航線航班,年內港每周航班力爭達到97個班次以上。放大保稅物流中心功能,為外貿企業提供更加有針對性的服務。一是主動對接重點外貿企業,為其量身定做業務方案,幫助企業用足“保稅、退稅”政策。二是在海關、國檢的大力支持下,深化預約加班、加急服務等措施。三是配合各散雜貨及集裝箱開放碼頭,為有保稅及退稅需求的客戶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四是抓住海關加工貿易轉型升級試點城市政策推行的契機,積極為有進出口檢測維修業務的企業提供支撐和服務。(責任單位:臨港新城物流發展局、保稅物流中心)
14.積極支持外貿公共平臺建設。大力發展國際電子商務平臺,對今年新增加入電子商務平臺的外貿企業的入網費補助每家1萬元。積極構建出口風險綜合防控平臺,加強與出口信保合作,引導外貿企業特別是外貿小微企業通過出口信保獲取貿易技巧、風險預警、案例解析、出口研究等網絡共享信息,并通過中信保短信服務平臺獲取實時風險提示和預警信息;積極組織外貿企業參加中信保的案例解析、風險管理培訓、講座等活動,獲得風險資訊。完善外經貿公共信息和培訓平臺,通過企業短信平臺、外貿企業QQ群等,實現政府部門和企業溝通零距離,外貿政策和信息服務零距離,為外貿企業免費培訓1500人次以上。加強公平貿易預警平臺建設,完善公平貿易預警工作網絡,推進建立公平貿易預警工作網站、網頁,鼓勵重點行業、出口龍頭企業加強出口預警信息的收集、分析、和預警措施研究,提供有效的預警服務。對通過考評的國際貿易摩擦預警示范點,每家最高補助15萬元。(責任單位:商務局、相關涉外部門、中國信保公司辦事處等)
15.推進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申報和出口基地、出口品牌建設。加快推進綜合保稅區申報工作,為全市外貿穩增長促轉型提供重要的載體支撐。充分發揮我市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專業型示范基地和科技興貿新材料、面料、服裝等3個省級出口基地的作用,加大力度扶持基地出口產業,培育一批出口產品設計和貿易促進平臺、公共檢驗檢測平臺、公共技術研發平臺、公共展示平臺、公共認證服務平臺等,不斷提升出口基地的國際競爭力。鼓勵進出口企業、重點文化產品和服務出口企業開展面向國際市場的自主品牌建設,對其境外商標注冊、出口產品認證、境外宣傳廣告、自主知識產權保護等費用,給予一定資金支持。(責任單位:商務局、臨港新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