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政府開展新農村村莊人居環境治理實施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各試點鄉鎮人民政府,縣級相關部門:
村莊人居環境治理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核心內容之一,是統籌城鄉發展、縮小城鄉差距、促進農村經濟全面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是完善農村基礎設施、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促進災后農村基礎設施和住房重建的重要途徑,是省委、省政府“八大民生工程”的重要內容之一,各級各部門高度重視村社人居環境治理工作。省建設廳將我縣柳樹鎮竹林村、金華鎮上方村、瞿河鄉金龜寺村、明星鎮五通橋村、金鶴鄉才子村列入省級新農村村莊人居環境治理試點村,按照《省建設廳關于切實抓好新農村村莊人居環境治理試點工作的通知》(川建村鎮發〔**〕203號)要求,現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為總體要求,以“全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實驗區”規劃建設為動力,以治理村容村貌和開展新農村村莊人居環境治理試點工作為載體,以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和農村住房建設為重點,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為突破口,以發展農村經濟為目的,全面推進農村環境治理的各項工作。
二、組織機構
成立射洪縣新農村村莊人居環境治理試點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縣政府副縣長
副組長:**縣政府辦紀檢組長
**縣規劃和建設局局長
**縣城鄉規劃局局長
成員:縣目標辦、縣政府督查室、縣農辦、縣國土資源局、縣財政局、縣交通局、縣水利局、縣環保局、縣衛生局、縣林業局、縣旅游局、縣畜牧食品局、縣農能局、縣愛衛辦、**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縣規劃和建設局,由縣規劃和建設局副局長李偉任辦公室主任,具體負責日常工作。
三、工作原則
結合災后農村基礎設施恢復重建、農房修繕加固,確保村莊人居環境治理試點村順利開展。本著尊重農民意愿,堅持環境治理與創造災后農村住房重建條件,完善農民集中居住區、農村新型社區基礎配套設施,保護林盤資源,培育農村支撐產業相結合的原則,科學規劃,統籌安排,因地制宜,分類引導,節約土地,扎實有序地開展村莊人居環境治理工作。
四、工作目標
通過治理,試點村要達到基礎設施、公共配套設施進一步完善,人居環境進一步優化,成為生態良好、環境宜人、村容整潔、特色突出、生活舒適,充滿活力的村莊。
五、治理內容
(一)完善基礎設施和公共配套設施。結合當地實際,修建符合要求的村內主干道和戶通道路,完善供排水、能源、通信、電力等基礎,修建村活動中心、圖書閱覽室、治安聯防室、便民商店等公共配套設施,并配套路燈、綠化、健身等附屬設施;廣電、通訊、電力安裝規范,進村入戶。
(二)治理農房院落。在開展“兩池六改”和“六清四化”工作的基礎上,拆除亂搭亂建房屋和殘垣斷壁,統一圍墻、建筑風格,清潔墻壁,整理屋瓦,清理院外林盤,填埋糞坑灰池;柴草農具雜物分類整齊堆放,做到院外風格一致,院內整齊干凈,室內清潔衛生。農房重建的設計風格要與川西民居風格一致,與周邊建筑協調統一。
(三)整治村容村貌。以治理“臟”、“亂”為重點,推行柴草農具入戶進屋措施,治理亂堆亂放現象;改變家禽滿村放養習慣,改為院內圈養,解決村戶院落糞便滿地問題;修建垃圾池、垃圾中轉站,配套垃圾清運制度,改變房前屋后堆放垃圾的不良陋習;疏浚溝渠河道,清淘堰塘垃圾淤泥,建設生產、生活污水沉淀過濾和凈化設施,實現水流干凈清亮,村容整潔清爽。
(四)民居建設。對試點村內的木質穿斗結構、小青瓦坡屋面、三合或L型布局為特征的傳統農家院落采取維護、修繕措施,對風貌不協調的農居要按照當地民居風格進行調整,要做到與當地的古建筑風貌、人文環境和地域特色相一致,與歷史建筑風格一脈相承,充分展示歷史的、真實的農耕文化氣息。
六、工作步驟
(一)準備階段:**年4月25日至**年5月25日
在已確定農村環境治理試點村的基礎上,做好試點村的調查摸底工作,明確治理目標和內容,制定工作計劃,完成村莊人居環境治理的規劃設計方案。同時進行宣傳動員,全面部署農村環境治理工作。
(二)實施階段:**年5月26日至**年11月30日
按照治理目標、內容和村莊人居環境治理規劃設計方案,根據各試點村的治理工作計劃,緩急有序地開展村莊人居環境治理工作,確保各項工作在**年11底順利完成。
(三)驗收考核階段:**年12月1日至**年12月15日
縣治理試點工作領導小組采取聽匯報、查資料、看現場的形式對5個鄉鎮試點村的村莊人居環境治理完成情況進行驗收考核。
七、工作措施
村莊人居環境治理試點工作任務重、綜合性強,各試點村鄉鎮要緊緊圍繞災后農村住房重建、修繕加固實際,精心組織,科學安排,注重實效;相關部門要相互協作,密切配合,在充分尊重農村實際和群眾意愿的基礎上,使治理試點村的環境實現根本性好轉,農村經濟社會進一步發展。
(一)加強組織領導。縣新農村村莊人居環境治理試點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安排部署村莊人居環境治理試點工作,整合力量,組織專家分析并解決治理試點工作中出現的難題。各試點村鄉鎮為試點村環境整治的責任主體,要成立相應的工作機構,建立責任制,明確分工,責任到人,抓好治理試點工作的落實,每月底前將治理工作進展情況書面報送縣新農村村莊人居環境治理試點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二)堅持村莊人居環境治理“四結合”。
1.堅持村莊人居環境治理與災后農村住房重建、修繕加固相結合。以村莊人居環境治理為切入點,加快試點村道路、溝渠、供水、電力等基礎設施的建設步伐,鼓勵受災群眾在原有宅基地和房屋上重建和維修,避免異址建設,占用耕地。
2.堅持村莊人居環境治理與農村集中居住區、農村新型社區基礎設施配套完善相結合。對試點村內已建成的農民集中居住區、農村新型社區,要配套完善道路、溝渠、垃圾池、沼氣池、通信等基礎設施,滿足社區功能要求,提高其環境承載能力和居住凝聚力。
3.堅持村莊人居環境治理與林盤資源保護相結合。對試點村內已納入規劃保護的林盤,一是要加強聚居型林盤道路、供水、排污、電力、能源、通信和衛生等基礎公共配套設施的建設,改善、提升林盤內農民的居住生活條件;二是要保護生態型林盤的樹木和植被,禁止砍伐、移栽和買賣林盤內竹林、樹木,掛牌保護古樹名木,維護林木樹種的多樣性,治理林盤周邊的河流、溝渠,保護林盤整體的“田園風光”景觀和生態系統。
4.堅持村莊人居環境治理與調整農村產業結構、發展農村經濟相結合。各試點村要在環境治理工作中立足自身地域條件、資源特點和產業布局等實際,調整農村產業結構,培育支撐農村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對地處城鎮、風景名勝區周邊及河流沿岸等生態環境較好、林盤規模較大、傳統民居保存較好的村莊,要充分利用其有利的地理區位優勢,良好的生態環境和濃厚的農耕文化資源,通過配套完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進行環境、衛生、房屋的治理,增強接待功能,為城市居民提供休閑度假場所,吸引城市居民到農村休閑度假,體驗農耕文化氣息和優美的田園風光;對其余村莊要積極探索,整合現有資源優勢,根據市場需求發展適宜小型化生產的庭院經濟、苗圃園藝、反季節蔬菜、水產牲畜養殖、中藥材等特色生態農業,并加以科學規劃和引導,不斷凝聚產業力量,壯大產業規模,推動產業優化升級,促使農村經濟逐步走向環境污染小,產品附加值高的特色生態農業發展道路。
把握治理重點,突出治理效果。農村環境治理工作綜合性強,各試點村鄉鎮要從災后農房重建、修繕加固實際出發,把握輕重緩急,明確治理重點,由易到難,逐步推進,從與村民最關心、最直接、最密切的路橋溝渠、拉圾清理、污水治理等方面入手,突出治理成效,解決與農民利益密切聯系的基礎公共配套設施缺乏問題,使農民切切實實得到實惠,為爭取農民積極參與治理打下基礎,提供動力。
三)協調部門分工。相關部門從自身職責出發,在縣新農村村莊人居環境治理試點工作領導小組的領導下積極參與,密切配合,共同努力,有序推進治理各項工作。
縣規劃和建設局牽頭抓好新農村村莊人居環境治理的試點工作,協調試點村鄉鎮與部門之間相關事宜,為試點村鎮房屋建設提供技術指導服務。
縣國土資源局負責試點村建設項目土地利用的指導協調工作;
縣城鄉規劃局負責村莊人居環境規劃方案的編制審查工作;
縣交通局負責村莊道路修建、路標設置工作;
縣水利局負責河溝堰塘等水利設施和農民飲用水水源規劃建設工作;
縣農能局負責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清潔能源使用的指導工作;
縣畜牧食品局負責畜禽、水產養殖的技術指導工作;
縣財政局負責本級財政經費落實和補助資金使用的監管工作;
縣環保局負責污染源治理和農業廢棄物污染防治的指導監督工作;
縣林業局負責古樹名木的保護和綠化樹種選擇栽培的指導工作;
縣衛生局負責對試點村衛生院提供業務指導。
縣旅游局負責試點村內鄉村旅游、農家休閑開發規劃指導和旅游服務從業人員的培訓工作;
縣愛衛辦負責改水、改廁、改圈、改廚的衛生達標和滅“四害”的指導工作;
縣農辦負責對試點村環境綜合整治提供技術業務指導。
縣目標辦、縣政府督查室負責將新農村村莊人居環境治理試點工作納入目標考核,并對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督導。
(四)加大宣傳力度。要運用多種有效的宣傳方式,把村莊人居環境治理的目的、意義進行充分的宣傳,使整治工作家喻戶曉,深入人心。通過宣傳,廣泛動員,引導社會力量和廣大群眾積極參與,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營造全社會共同參與和齊抓共管的良好氛圍。
(五)強化目標考核。建立農村環境治理試點村工作目標考核制度,按照治理的不同階段確定年度考核目標和內容,實行目標完成情況與年度目標獎勵和補助資金掛鉤制度,調動各方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確保各項治理工作持久深入開展,全面完成治理工作目標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