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腹腔鏡輔助下激光治療臍尿管瘺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甘肅中醫藥大學學報》2013年第6期
【摘要】目的探討腹腔鏡下治療臍尿管瘺的臨床效果及安全性評價。方法選取江門市五邑中醫院恩平分院收治的臍尿管瘺患者1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腹腔鏡輔助下激光治療。觀察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術后第3個月對患者進行隨訪,記錄患者復發、感染情況。結果10例患者手術治療成功,平均手術時間(284±54)min,術中平均出血量為(152±35)ml,平均住院時間(73±12)d。術后第3個月隨訪中,10例患者均無復發、感染情況,且臍部創口恢復良好。結論臍尿管瘺患者采用腹腔鏡輔助下激光治療,操作簡單,安全有效,易接受,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臍尿管瘺;腹腔鏡;激光輔助治療
臍尿管瘺是臨床中較為少見的先天性泌尿系統畸形,多在成年后或腹腔經手術后發生臍尿管滲漏,臨床表現為臍孔滲尿導致感染等并發癥,臨床誤診率較高。對于臍尿管瘺的治療多采用手術切除臍和臍尿管的方法。隨著微創技術的不斷完善,腹腔鏡輔助下激光治療臍尿管瘺的方式得到使用,其具有手術操作簡單、創傷小、患者痛苦輕、術后并發癥少等特點,可完整保留患者臍部的美觀,符合正常生理特點等優點受到臨床醫生和廣大患者的青睞。本研究對腹腔鏡輔助下激光治療臍尿管瘺的臨床效果和安全性做進一步的探討。
1資料和方法
1.1臨床療效
選取江門市五邑中醫院恩平分院收治的臍尿管瘺患者10例,其中男8例,女2例;年齡12~38歲,平均(234±54)歲;病程5~20a,平均(82±04)a。患者臨床表現為:臍部間歇性滲尿,或臍窩內存在反復感染、紅腫,2例伴有少量尿液從臍部排除,1例臍部伴有尿臭味,3例在臍部下方可觸及15cm×10cm的包塊,4例臍部周圍存在按壓痛、無反跳痛和腹部肌肉緊張情況。經膀胱逆行造影或臍窩造影檢查證實為臍尿管瘺患者,6例在臍窩內找到瘺口,4例在手術探查和病理結果中證實為臍尿管瘺。入選標準:心肺功能完好,可耐受人工氣腹和全麻,臍部尿管瘺及間歇性滲液且臍窩內存在反復感染治療無效的患者,凝血功能完好,無盆腔組織或下腹部組織廣泛粘連情況,不是臍尿管癌的患者。
1.2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采用全身麻醉以平臥位接受手術,在臍上3cm處做切口,植入腹腔鏡導管通入二氧化碳,建立人工氣腹,壓力設定為8~14mmHg,根據患者年齡及接受情況對壓力進行調整,在腹腔鏡的引導下將深靜脈穿刺到臍尿管瘺中,用擴張器將激光導絲放入臍尿管膀胱開始部位,將激光功率調整為20W,持續照射工作面,將激光導絲緩慢退出,通過激光的熱能將臍尿管內的黏膜灼燒,使臍尿管閉合并纖維化,從而達到治療目的。
1.3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住院時間;術后第3個月對患者進行隨訪,觀察術后感染及術后復發情況。
2結果
10例患者手術治療成功,手術時間為20~50min,平均(284±54)min,術中出血量為10~20ml,平均(152±35)ml,術后住院時間為7~10d,平均(73±12)d。術后第3個月對患者進行隨訪,10例患者均無感染、癌變、復發情況,手術切口恢復良好,排尿正常,臍部未見尿液滲出。
3討論
人體胚胎在早期發育中,膀胱位于臍部后,從腹前壁逐漸下降到盆腔內,隨著膀胱位置的下降,臍部與膀胱形成了一條細管,這條細管被稱為臍尿管,隨著周圍組織的發育,臍尿管逐漸閉鎖退化成纖維索,形成腹膜的褶皺,除了是腹膜的外結構外,還是鏈接膀胱和臍的通道,也是腹膜和腹橫筋膜的間隙。如果臍尿管閉合不全,尿液會間歇性的從臍內滲出,形成先天性臍尿管閉鎖不全或臍尿管瘺。根據臍尿管閉鎖程度可分為膀胱頂部間隙,臍端閉合而膀胱端開放;臍尿管囊腫,膀胱與臍端中間形成一個閉合的囊腔;臍尿管竇道,膀胱端閉合二臍端開放;臍尿管瘺,膀胱段和臍端均未完全閉合形成通路,其中臍尿管瘺占整個臍尿管閉合不全的15%左右。臍尿管瘺主要臨床表現為:瘺口的大小與漏尿的程度直接相關,直徑大的漏尿程度大,臍部會有液體流出,直徑小的漏尿程度小,瘺口很難被發現,會導致臍部皮膚發生感染或皮炎。本研究所有患者均為臍尿管瘺,是因臍尿管畸形導致閉合不全,并發感染或結石,如不及時治療會引發長期慢性感染,引起惡變發生臍尿管癌,對于患者的治療是極為必要的,應先對感染進行控制,再對臍尿管進行手術閉合治療。
先天性的臍尿管瘺在臨床中比較少見,且多發于男性,多因患者臍部發生感染或滲液來院就診,經過抗生素或局部處理后癥狀得到緩解,常被誤診為臍部感染,停用抗生素后又會再次復發。對于臨床上臍部出現滲液、紅腫、長期反復感染不愈合,甚至殘留尿味的均應想到臍尿管瘺的可能。少數患者會存在尿急、尿頻膀胱刺激的癥狀,也會被誤診為尿路感染,并未發現臍尿管瘺的問題。對于臍尿管瘺患者的治療應先進行全身或局部感染的治療,待感染情況得到控制后,行腹腔鏡下手術治療。傳統開放手術切除術是以臍部瘺孔為中心,自上而下做以切口,從腹部中線部位行切口到恥骨聯合上緣。隨著微創技術的不斷發展,腹腔鏡輔助下尿管瘺切除術在臨床得到應用,腹腔鏡下手術與傳統開放手術比較,對患者的創傷更小,并且可保留正常臍部,不影響患者的生理外觀,從而消除患者切除臍部對心理上的影響,還可以減少術后感染發生。應用激光治療與切除術比較,操作更為簡便,手術處理時間短,在激光消融過程中,完成了臍尿管瘺的閉合及凝血止血的操作,減少了術后感染和切口疝的發生率。
本研究得到的經驗如下:應嚴格篩選病例,明確診斷后先用抗炎手段對感染進行控制,再進行腹腔鏡手術,腹腔鏡手術中的創口不應靠近臍孔,應保持一定的距離,更易腹腔鏡下纖維導管的操作,在激光治療過程中應控制好激光的功率,做到臍尿管的有效閉合。對于無腹腔鏡禁忌證的患者,采用腹腔鏡輔助下激光治療臍尿管瘺是一種值得推薦的術式。
參考文獻
[1]楊紅妍.7例尿管囊腫患者腹腔鏡手術的護理[J].天津護理,2015,23(4):319-320.
[2]魏義,許麗娜,李博.腹腔鏡臍尿管囊腫切除合并膀胱部分切除術治療臍尿管囊腫(附2例報告)[J].泌尿外科雜志,2014,6(3):29-30.
[3]胡俊杰,劉峰,童高寅,等.腹腔鏡下臍尿管切除術治療臍尿管瘺的初步經驗[J].中國微創外科雜志,2015,15(7):667-668.
[4]齊太國,孟慧林,金訊波.腹腔鏡手術治療臍尿管瘺1例報告[J].泌尿外科雜志,2012,4(4):33-34.
[5]李博,腹腔鏡臍尿管腫物切除術手術精要[J].泌尿外科雜志,2014,6(2):62.
[6]史川,馬少鋒,陳江宜,等.腹腔鏡輔助下治療兒童臍尿管異常的臨床總結[J].嶺南現代臨床外科,2013,13(4):355-356.
[7]葉永強,余景武,沈國鑫,等.臍尿管囊腫MSCT影響表現[J].醫學影響學雜志,2012,22(9):1568-1570
作者:劉鼎麟;劉興國 單位:江門市五邑中醫院恩平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