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地佐辛鎮痛對大面積縫合應用效果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探討地佐辛超前鎮痛在顱頜面大面積撕脫傷一期縫合術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將2014年8月至2017年8月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收治的108例顱頜面大面積撕脫傷且行一期縫合術的患者隨機分為A組與B組,每組54例。A組術前給予1%的利多卡因局部浸潤麻醉,B組在A組干預基礎上,在術前30min肌注10mg地佐辛。比較兩組手術開始后10min、術后6h及術后12h的疼痛感、恐懼感及舒適度;觀察患者術后3d麻醉滿意度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A組與B組術后6h及術后12h的疼痛視覺模擬評分(VAS)及恐懼視覺模擬評分(FAVS)均明顯高于手術開始后10min(P<0.05),A組與B組術后12h的VAS及FAVS評分均明顯高于術后6h(P<0.05),B組手術開始后10min、術后6h及術后12h的VAS及FAVS評分均明顯低于A組(P<0.05);A組與B組術后6h及術后12h的舒適狀況量表中,生理、心理精神、社會文化及環境評分均明顯低于手術開始后10min(P<0.05),A組與B組術后12h的生理、心理精神、社會文化及環境評分均明顯低于術后6h(P<0.05),B組手術開始后10min、術后6h及術后12h的生理、心理精神、社會文化及環境評分均明顯高于A組(P<0.05);兩組總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兩組患者對麻醉滿意度比較有顯著差異(P<0.05),B組患者對麻醉總滿意率明顯高于A組(P<0.05)。結論:對顱頜面大面積撕脫傷且行一期縫合術患者給予地佐辛超前鎮痛,鎮痛效果明顯,并可顯著減輕患者恐懼感,提高舒適度及對麻醉滿意度,且不良反應無明顯增加。
關鍵詞:地佐辛;超前鎮痛;顱頜面大面積撕脫傷;一期縫合術;疼痛
顱頜面大面積撕脫傷是指強大機械力將顱頜面部組織撕裂或撕脫的一種創傷性疾病,此類患者傷情重,出血多,疼痛劇烈,且易休克,待全身情況穩定后,需及時給予清創及復位縫合,但手術創傷可加重患者疼痛,誘發應激反應,影響術后恢復[1]。超前鎮痛是指在傷害性刺激作用于機體前而采取的一種鎮痛措施,防止中樞和外周神經敏感化,可有效減輕創傷引起的疼痛感及減少鎮痛藥用量[2]。地佐辛是一種新型阿片類鎮痛藥,屬于阿片受體激動拮抗劑,鎮痛作用強,目前已廣泛用于臨床麻醉及術后鎮痛中,且效果明顯[3]。但關于地佐辛超前鎮痛在顱頜面大面積撕脫傷一期縫合術患者中的應用研究尚少。鑒于此,本研究特給予此類患者地佐辛超前鎮痛,并進行對照試驗,探討其應用效果,以為臨床提供參考,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8月至2017年8月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收治的顱頜面大面積撕脫傷且行一期縫合術的患者108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A組與B組,每組54例。病例納入標準:(1)均為顱頜面大面積撕脫傷患者[4];(2)均行一期縫合術;(3)ASA分級Ⅰ~Ⅱ級;(4)患者均知情同意;(5)無顱腦內血管破裂損傷;(6)無心肺疾病史;(7)肝、腎功能正常。排除標準:(1)術前使用過其他鎮痛藥物者;(2)有慢性疼痛疾病且長期服用鎮痛藥者;(3)藥物過敏者;(4)顱神經損傷者;(5)顱骨骨折者;(6)糖尿病患者;(7)傷口感染者;(8)危及生命的胸腰腹嚴重損傷者。其中A組男32例,女22例,年齡25~51歲,平均(36.89±9.24)歲,額顳部傷16例,額面頰部損傷28例,頭頂部傷10例,撕脫面積:79~201cm2,平均(134.36±18.17)cm2,美國麻醉醫師協會分級(ASA):Ⅰ級23例,Ⅱ級31例;B組男30例,女24例,年齡27~50歲,平均(37.82±9.41)歲,額部傷14例,額面頰部損傷31例,頭頂部傷9例,撕脫面積:76~212cm2,平均(141.24±19.39)cm2,ASA分級:Ⅰ級21例,Ⅱ級33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A組完善術前各項檢查,常規心電監護,消毒,將2%的利多卡因(天津金耀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2021000,規格:5mL∶0.1g)用生理鹽水稀釋成1%,局部浸潤麻醉,即先在撕脫傷口的一端進針,斜刺入皮內,形成桔皮樣皮丘,拔針,沿第一個皮丘邊緣再進針,依此重復,在撕脫傷口線上形成一條皮丘帶,然后經皮丘向皮下組織注射稀釋成1%的利多卡因,麻醉完成后行一期縫合術。1.2.2B組術前準備及局部浸潤麻醉方法同A組,另同時術前30min肌注10mg地佐辛(揚子江藥業集團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80329,規格:1mL∶5mg)。
1.3觀察指標
1.3.1疼痛感與恐懼感分別于手術開始后10min、術后6h及術后12h采用疼痛視覺模擬評分法(VAS)[5]及恐懼視覺模擬評分(FAVS)[6]評估患者疼痛感及恐懼感,長約10cm的標尺,其中一面有10個刻度,一端為0分(無痛/無恐懼感),一端為10分(最劇烈疼痛/恐懼到極點)。讓患者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在標尺上分別標出代表其疼痛情況和恐懼感的刻度,記錄分值,分數越高,則疼痛感、恐懼感越嚴重。1.3.2舒適度分別于手術開始后10min、術后6h及術后12h采用美國舒適護理專家Kolcaba研制的簡化舒適狀況量表(GCQ)[7]對患者舒適度進行評價,該表包含生理(5項)、心理精神(10項)、社會文化(6項)及環境(7項)4個維度,共28項,均采用1~4級評分法,其中正項題1分表示非常不同意,4分表示非常同意,而反項題1分則表示非常同意,4分則表示非常不同意,分數越高表示越舒適。1.3.3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統計惡心、嘔吐、過敏、呼吸抑制等發生情況,計算總不良反應發生率。1.3.4患者對麻醉滿意度于術后3d對患者進行麻醉滿意度問卷調查[8],主要包括術中及術后疼痛控制情況、鎮痛作用持續時間、并發癥發生情況及術后恢復情況等,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總滿意率=(非常滿意+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5.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珚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等級計數資料采用秩和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疼痛情況及恐懼感比較
兩組患者術后6h及術后12h的VAS評分和FAVS評分均明顯高于手術開始后10min(P<0.05),A組與B組術后12hVAS評分及FAVS評分均明顯高于術后6h(P<0.05),B組手術開始后10min、術后6h及術后12hVAS評分及FAVS評分均明顯低于A組(P<0.05),見表1。
2.2兩組舒適度比較
兩組患者術后6h及術后12h的生理、心理精神、社會文化及環境評分均明顯低于手術開始后10min(P<0.05),兩組患者術后12h生理、心理精神、社會文化及環境評分均明顯低于術后6h(P<0.05),B組手術開始后10min、術后6h及術后12h的生理、心理精神、社會文化及環境評分均明顯高于A組(P<0.05),見表2。
2.3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比較諸震波,等.地佐辛超前鎮痛在顱頜面大面積撕脫傷一期縫合術中的應用效果A組患者有4例出現惡心、嘔吐,2例出現皮疹;B組患者有6例出現惡心、嘔吐,2例出現頭暈。兩組總不良反應發生率分別為11.11%,14.81%,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328,P=0.567)。
2.4兩組患者對麻醉的滿意度比較
兩組患者對麻醉滿意度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B組患者麻醉總滿意率明顯高于A組(P<0.05),見表3。
3討論
顱頜面大面積撕脫傷創傷嚴重,且由于頭面部血液供應豐富,患者出血量大,須及早進行一期縫合手術,以最大限度地保留及修復受傷部位外形[9]。但手術創傷可引起疼痛增強,患者術后常出現劇烈疼痛,影響手術效果,因此,須積極探尋有效的鎮痛措施,以減輕患者術后疼痛感,加快患者康復[10]。超前鎮痛是指在手術之前通過應用鎮痛藥物阻斷手術強烈刺激向中樞的傳遞以及神經中樞敏化,以達到減輕術中及術后疼痛的目的[11]。本研究結果發現,B組手術開始后10min、術后6h及術后12hVAS評分及FAVS評分均明顯低于A組(P<0.05),提示對行一期縫合術的顱頜面大面積撕脫傷患者,術前30min給予地佐辛肌注,可明顯減輕患者疼痛感及恐懼感。利多卡因是一種酰胺類藥物,其麻醉起效快,作用強,是臨床常用局部麻藥[12]。有研究顯示,脊柱融合術術中給予利多卡因靜脈注射,可明顯減輕患者術后腰痛感[13]。利多卡因局麻時,能夠迅速穿透黏膜,直接作用于神經末梢,且能夠阻斷鈉離子內流,抑制中樞神經系統興奮,從而起到鎮痛作用[14]。地佐辛是苯嗎啡烷類衍生物,屬于強效的阿片類鎮痛藥物,對κ受體具有激動作用,同時亦可拮抗μ受體[15]。有研究表明,地佐辛超前鎮痛用于普外科腹腔鏡手術患者,可明顯減輕患者術后疼痛感[16]。地佐辛肌內注射吸收快、分布迅速,可通過激動分布于脊髓、腦干及大腦的κ受體,阻止中樞神經沖動傳導的傷害性刺激,或是在阻止有害刺激傳導之前先降低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性,進而降低亦或消除組織損傷誘發的中樞敏化,從而達到鎮痛效果;另外,地佐辛具有半衰期長、消除慢的特點,鎮痛作用持續時間長。因此,對行一期縫合術的顱頜面大面積撕脫傷患者給予地佐辛超前鎮痛,可顯著提高鎮痛效果,且作用較持久[17]。此外,地佐辛減輕手術過程中感受傷害的傳入,患者對創傷性刺激的感受減弱,則有助于恐懼情緒的緩解,地佐辛對中樞的抑制及鎮痛作用,有助于減輕患者心理壓力,消除恐懼感[18]。因此,對行一期縫合術的顱頜面大面積撕脫傷患者給予地佐辛超前鎮痛,可明顯減輕患者疼痛感及恐懼感。本研究結果還發現,B組手術開始后10min、術后6h及術后12h的GCQ中生理、心理精神、社會文化及環境評分均明顯高于A組(P<0.05),且兩組總不良反應發生率無明顯差異(P>0.05),提示對行一期縫合術的顱頜面大面積撕脫傷患者,術前30min給予地佐辛肌注,可明顯提高患者舒適度,且不會明顯增加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地佐辛術前肌注,可減少有害刺激傳入,減輕患者術中疼痛感,可避免術后因疼痛刺激而產生的躁動反應,減輕患者應激反應,有利于提高患者舒適度[19]。此外,地佐辛雖是阿片類藥物,但由于其對μ受體具有拮抗作用,使呼吸抑制發生減少,且可使胃腸道平滑肌松弛,從而可減少惡心嘔吐發生。因此,對行一期縫合術的顱頜面大面積撕脫傷患者給予地佐辛超前鎮痛,可明顯提高患者舒適度,且不會增加不良反應。此外,本研究結果發現,B組患者對麻醉的總滿意率明顯高于A組(P<0.05),提示對行一期縫合術的顱頜面大面積撕脫傷患者,術前30min給予地佐辛肌注,可明顯增加患者對麻醉滿意度。地佐辛鎮痛作用明顯,并可有效緩解患者恐懼情緒,且作用時間相對較長,不良反應發生少,則有利于提高患者對麻醉的滿意度[20]。綜上,對顱頜面大面積撕脫傷且行一期縫合術患者給予地佐辛超前鎮痛,可明顯減輕患者疼痛感及恐懼感,提高舒適度,且不會增加不良反應,提高患者對麻醉的滿意度,值得應用推廣。
參考文獻:
[1]王晨,李廷,羅鵬飛,等.人工真皮支架在大面積撕脫傷救治中的應用[J].第二軍醫大學學報,2016,37(9):1134-1137.
[3]王旭,高玉華,郭斌,等.羅哌卡因復合舒芬太尼或地佐辛連續股神經阻滯在全膝關節置換術后鎮痛中的應用[J].臨床麻醉學雜志,2016,32(3):258-261.
[4]趙定麟,李增春,嚴力生.現代創傷外科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3:105-106.
[5]嚴廣斌.視覺模擬評分法[J].中華關節外科雜志(電子版),2014,8(2):34.
[6]屈偉俠,舒玉琳,牛婷婷,等.心理護理對血液病患者輸血恐懼及護理質量的影響[J].國際精神病學雜志,2016,43(2):382-384.
[7]鄭雪梅,常蕓,張倩,等.經橈動脈行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后優化壓迫時間的效果評價[J].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2016,19(2):289-292.
[8]李敏娜,虞雪融,丁文蘊,等.患者麻醉醫療服務滿意度評價及影響因素分析[J].基礎醫學與臨床,2018,38(2):284-288.
[10]羅振國,邵冠一,易雙強,等.羅哌卡因局部浸潤聯合地佐辛肌肉注射對多發肋骨骨折患者術后鎮痛的影響[J].陜西醫學雜志,2017,46(10):1463-1464.
[12]王帆,陳富強,申英末,等.羅哌卡因聯合利多卡因與單純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對成人腹股溝疝無張力修補術后鎮痛效果的對比分析[J].中華普通外科雜志,2016,31(9):736-738.
[14]康琦,吳同祥,石柱,等.布地奈德聯合利多卡因霧化吸入減輕扁桃體術后疼痛療效觀察[J].中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2016,23(6):364-365.
[16]余承易.復方丹參注射液聯合地佐辛超前鎮痛對普外科腹腔鏡手術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術后鎮痛效果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7,26(29):3283-3286.
[17]熊軍,王惠軍,孫永興.地佐辛超前鎮痛用于眼科局部麻醉手術的安定鎮痛效果[J].中國醫藥導刊,2017,19(3):272-273.
[18]楊艷華.地佐辛注射液緩解術后疼痛的安全性與有效性臨床分析[J].貴州醫藥,2017,41(3):287-289.
[19]趙保建,董迎春,王新河,等.誘導前給予地佐辛對口腔癌患者術后鎮痛效果的影響[J].臨床麻醉學雜志,2016,32(11):1073-1075.
[20]鄧波,王靜成,顏連啟,等.地佐辛聯合地塞米松對全膝關節置換術鎮痛的臨床療效研究[J].中國骨與關節雜志,2016,5(11):859-863.
作者:諸震波 朱捷 徐毅 丁寧 單位: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