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談腹腔鏡手術治療婦科腫瘤的效果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探討腹腔鏡手術治療婦科腫瘤的效果。方法100例婦科腫瘤患者,根據手術方法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50例。對照組患者采用傳統手術治療,觀察組患者采用腹腔鏡手術治療。比較兩組患者臨床手術效果,手術時間、手術切口長度、肛門排氣時間、術后愈合時間和住院時間,手術前后患者生活質量量表(QOL)評分,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為100.00%,高于對照組的70.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手術前,兩組患者QOL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手術后,兩組患者QOL評分均高于本組手術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手術時間、手術切口長度、肛門排氣時間、術后愈合時間和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為6.00%,低于對照組的22.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婦科腫瘤患者行腹腔鏡手術療效肯定,可有效減少并發癥和減輕手術創傷,切口小,愈合快,康復快,可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關鍵詞】腹腔鏡手術;婦科腫瘤;效果
腹腔鏡手術為利用內窺鏡檢查和治療各種疾病的一種微創的方法,其通過使用腹腔鏡,借助視頻成像系統可以放大病變的部位,從而有效改善視野,腹部器械可以通過腹壁進入病變部位而減輕創傷,縮小瘢痕,提高美觀度,術后愈合和康復快,并發癥少[1]。本研究分析了腹腔鏡手術治療婦科腫瘤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2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婦科腫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手術方法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50例。觀察組患者年齡21~56歲,平均年齡(30.42±8.64)歲;子宮肌瘤14例,卵巢癌26例,子宮內膜癌6例,宮頸癌4例。對照組患者年齡22~56歲,平均年齡(30.41±8.66)歲;子宮肌瘤14例,卵巢癌25例,子宮內膜癌7例,宮頸癌4例。兩組患者年齡、疾病類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傳統手術治療,手術前進行常規檢查,具備手術指征后進行全身麻醉(全麻),麻醉起效后給予開腹進行手術治療。觀察組患者采用腹腔鏡手術治療。依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體位,給予患者全身麻醉,起效之后作臍部切口,長度約1cm,后給予二氧化碳氣體充入,維持腹腔內壓力12~14cmH2O(1cmH2O=0.098kPa),置入腹腔鏡,觀察患者盆腹腔情況,最后給予手術治療。手術中需根據腫瘤類型選擇相應手術方式[2]。
1.3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臨床手術效果,手術時間、手術切口長度、肛門排氣時間、術后愈合時間和住院時間,手術前后患者QOL評分(分值0~100分,分值越高則生活質量越高),并發癥發生情況。臨床手術效果判定標準分為顯效:癥狀消失,腫瘤完全切除,生活質量受到的影響較小;有效:癥狀好轉;無效:癥狀無改善[3]。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臨床手術效果比較
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為100.00%,高于對照組的70.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患者手術前后QOL評分比較
手術前,兩組患者QOL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手術后,兩組患者QOL評分均高于本組手術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兩組患者手術時間、手術切口長度、肛門排氣時間、術后愈合時間和住院時間比較
觀察組患者手術時間、手術切口長度、肛門排氣時間、術后愈合時間和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4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為6.00%,低于對照組的22.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腫瘤是一種臨床上常見的腫瘤,其中常見的婦科腫瘤包括卵巢囊腫、宮頸癌等。傳統的婦科腫瘤治療直接在患者的腹部進行切口治療,切口長且恢復慢,疼痛較明顯,容易產生并發癥。腹腔鏡手術屬于一種新型的微創手術,切口只有1cm左右,創傷輕,并且很容易恢復,隨著微創外科縫合越來越成熟已廣泛用于婦科腫瘤的治療,受到極大青睞[4-6]。腹腔鏡手術用于治療婦科腫瘤的優勢較多:①手術操作簡單,出院快,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患者的家庭負擔。隨著腹腔鏡手術越來越成熟,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對患者身體的傷害,而且腹腔鏡手術簡化了流程,給醫護人員帶來了極大的方便。②腹腔鏡檢查有助于確定那些具有不確定病變的診斷和治療,確保最大限度治療和提高治愈率。③手術后迅速恢復。傳統的剖腹手術患者需要恢復至少半個月,而腹腔鏡手術對患者的腹腔無明顯影響,術后胃腸功能和排氣恢復快[7,8]。本研究中,對照組采用傳統手術治療,觀察組采用腹腔鏡手術治療。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為100.00%,高于對照組的70.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手術前,兩組患者QOL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手術后,兩組患者QOL評分均高于本組手術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手術時間、手術切口長度、肛門排氣時間、術后愈合時間和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為6.00%,低于對照組的22.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綜上所述,婦科腫瘤患者行腹腔鏡手術療效肯定,可有效減少并發癥和減輕手術創傷,切口小,愈合快,康復快,可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廖晟.腹腔鏡手術治療婦科腫瘤的臨床療效及術后創傷分析.浙江創傷外科,2017,22(6):1075-1076.
[2]何麗娟,詹平,毛熙光.腹腔鏡手術在婦科腫瘤治療中的應用價值.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79):15505-15506.
[3]楊淑敏.腹腔鏡手術在婦科腫瘤治療中的臨床應用價值及安全性分析.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17,1(11):39-40.
[4]李靜.腹腔鏡手術治療婦科腫瘤的效果分析.中國處方藥,2017,15(8):134-135.
[5]趙煥秋.腹腔鏡手術治療婦科腫瘤的臨床分析.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17(65):198.
[6]申秀榮.分析腹腔鏡手術治療婦科腫瘤的臨床療效.中國醫藥指南,2017,15(9):135-136.
[7]夏朝暉.對婦科腫瘤患者進行腹腔鏡手術的效果觀察.當代醫藥論叢,2017,15(4):48-50.
[8]汪春燕,范凌曄,秦明麗,等.腹腔鏡手術治療婦科腫瘤的臨床分析.中華腫瘤防治雜志,2016,23(S2):233-234.
作者:華金仁;曾丹;潘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