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動項目化管理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采取調查與訪談的形式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現狀進行調查研究,對當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模式進行思考,從心理健康教育活動項目化管理的意義、管理體制、過程管理與驗收、其它注意事項四個方面對心理健康教育活動項目化管理模式進行探索,探討活動項目化管理對大學生的積極意義。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活動;項目化;模式
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提升大學生心理健康素養、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由于大學生心理健康知識的缺乏、積極的情緒體驗缺失等,導致大學生群體心理問題高發,因此需要不斷探索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方法,切實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實效,努力推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學化水平。面向全校學生開展預防普及性教育活動,擴大學生的參與面,增強學生的積極情緒體驗,有助于引導學生通過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實現健康成長成才。
1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現狀
1.1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動闡述
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是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各高校在3月、5月、10月等重要時間節點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校園文化活動,以培養學生的心理健康素養為主線,圍繞中心工作及和諧校園建設,通過專題講座、團體輔導、情景體驗等形式多樣的系列活動,挖掘學生的心理潛能,提升學生的心理健康素質,維護學生心理健康,進而幫助學生成長成才。從活動時間來看,心理健康教育活動開展主要在3月、5•25、新生入學教育時進行,時間從周變成月甚至更長;從活動內容來看,主要有競賽類、素拓類、設計類、分享類、培訓類,如心理健康知識競賽、手工藝品創作大賽、主題徽標設計大賽、日常生活分享、心理健康講座等多種活動內容;從活動地點來看,多為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從活動覆蓋面來看,有各學院單獨組織的也有全校學生統一參加的活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開展符合學生心理特點、集知識性與趣味性于一體,貼合學生工作實際,在引導學生走出寢室,擁抱健康,積極表達自己的感受,挖掘自身潛力,培養學生積極心理品質和預防心理危機事件發生等方面起到了正向的引導作用,基本能達到活動預期效果。
1.2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現狀分析
我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為更好地服務學生,了解大學生參與校園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情況,也為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提供依據,設計了《湖北師范大學校園5•25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小調查》問卷,通過“問卷星”平臺對學生進行線上調查。共收到有效問卷336份,其中男生、女生各占33.63%、66.37%,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分別占47.92%、17.86%、33.33%、0.89%。參與調查的學生中,參與過學校組織的“5•25”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比例為59.23%,90.47%的學生表示對活動的組織情況比較滿意、滿意,61.61%的學生表示對活動有一點點了解。學生獲取活動信息的渠道有54.76%通過校心理中心公眾號、72.02%通過學院通知、73.81%通過班級通知、22.92%是被同學告知的。學生比較感興趣的活動形式所占比例分別為:學術類21.43%、文娛類66.96%、體育競技類18.75%、志愿服務類45.24%、團體類28.87%、線上互動類36.01%、其他13.1%。72.92%的學生認為活動的創新性更被吸引、76.19%的學生認為活動的趣味性更被吸引、41.07%被活動的獎品吸引、30.36%被活動的規模吸引、23.81%被活動的宣傳吸引。69.05%的學生希望參加活動可以釋放壓力、68.75%希望獲得樂趣、48.51%希望獲取知識、33.63%希望傾訴煩惱。大部分學生認為活動讓自己學到了心理健康常識、提升了管理能力、讓自己有勇氣、學會了愛自己愛他人及團隊協作、提升了管理能力、獲得了成就感、可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緒、讓身心更加健康。學生對活動的期待:希望活動宣傳力度加大,提高活動覆蓋面,增加創新性和趣味性,設置更多的獎項和獎勵,縮短活動時間范圍等。
1.3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模式的思考
增強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統籌管理。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時間點比較集中,學生活動安排比較集中,在短時間內,學生參加大量的活動,有點應接不暇,沒有足夠的時間學習和吸收,也容易與學習時間相沖突。另外,為便于活動的組織管理,活動的開放性不夠,院級活動主要面向本院學生開展,校級活動有人數和時間上的限制,不能滿足廣大學生的需求。重視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過程管理。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既有學校層面的也有學院層面的,心理健康輔導員負責學院層面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組織,由學生干部來負責策劃并實施,由于受活動經費、活動場地、所學專業及參加培訓等方面條件的限制,活動的專業性、趣味性和創新性不足,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比較被動,難以保證活動的效果。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效果評價。從質變的角度看,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對學生的影響,部分學生是被強制參加或者被動參加,活動結束后缺少對學生的調查了解,活動是流于形式還是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有質的影響。從量化的角度來看,教師對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指導大多學校沒有納入量化考核指標,也不計入課時工作量,影響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也不利于活動的有效開展。
2對心理健康教育活動項目化管理的模式探索
2.1心理健康教育活動項目化管理的意義
項目化的管理模式,整合了校內各項有效資源。項目化活動的實施,形成了全校統一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管理機制,將全校所有學院納入活動體系中來,同時將人力資源、物力資源等各項資源很好地融合在了一起,促進了各部門間的溝通與合作,保證各項工作高效地完成。項目化的管理模式,促進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制度建設。學校在項目化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完善了活動項目的設定、申報、評審立項、監督反饋、評優等方面的制度,為項目化活動各環節的順利進行提供了保障。項目化的管理模式,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從主觀層面上,有利于加深大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了解;有利于激發大學生的自主性和創造力;從個人層面上,有助于增加大學生積極的情緒體驗;有助于增強大學生個人的積極力量;從群體層面上,有利于我校從全方位、多角度培養大學生積極的心理品質,幫助他們成為有自信、有擔當、有禮貌、積極向上的社會公民。
2.2心理健康教育活動項目化管理體制
為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動項目化管理工作順利實施,應明確各級活動負責人的權利和義務,一般應有領導小組、項目管理辦公室、學院項目總負責人、項目負責人四級管理體制。項目領導小組是活動項目化管理的最高指導機構,由分管學生工作的校領導任組長,組員為學工處領導小組成員,負責項目的指導、評審和對活動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風險進行預測并提出修改性的建議。項目管理辦公室由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專職教師、中心志愿者組成,負責整個項目化活動的運作、相關通知的下發、項目化信息的宣傳、各學院間活動項目協調、項目化活動的質量監督等事宜。由各院分管學生工作的副書記和心理健康輔導員擔任,負責各項工作的溝通協調、項目化活動的宣傳、項目化活動的指導與安全管理。項目負責人是最基層的項目管理人,可以是老師也可以是學生,負責項目申報、按申報書計劃開展項目活動,保證活動按預期目標順利完成。
2.3心理健康教育活動項目化過程管理與驗收
加強活動項目化制度管理。項目申報制度:項目管理辦公室提供可參考的項目內容、項目申報書樣表、項目申報類別(校級項目、院級項目、指導項目)、項目資助方式。評審立項制度:確定項目評審組成員、做好評審人員職責分工、通過調研制定相應的評審標準、召開評審會議并按規定完成評審、做好評審結果爭議的處理。監督反饋制度:制定活動評價反饋表,各項目安排專人負責監督,如發現有與目標偏離的情況,及時反饋給學院項目總負責人,便于與項目負責人進行協調、解決問題。評優獎勵制度:制定活動項目評分總表,結合立項等級及項目完成情況,評選出優秀活動項目,通過多媒體及其他交流方式進行廣泛的宣傳學習。資金管理制度:項目管理辦公室負責資金的發放,校級項目、院級項目、指導項目視實際情況給予資助。明確活動項目化管理環節:(1)項目申報階段;(2)審批立項階段;(3)活動實施階段;(4)監督反饋階段;(5)項目結項宣傳階段。及時相應活動項目化階段的通知要求,如關于申報心理健康教育活動項目通知、關于公布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評審結果通知、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方案等通知,確保如期開展各階段工作。做好項目驗收及評優宣傳工作。將活動項目化工作開展情況納入年終目標責任考核,并作為二級學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據;對活動組織部門和參與的個人進行評估獎懲;對確有亮點、反響好的項目,以組織經驗交流或召開現場觀摩會的形式在全校推廣。
2.4心理健康教育活動項目化其它注意事項
強化主體責任。項目管理辦公室是活動項目化管理的實施責任主體,要將此項工作列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日程;活動項目負責人為第一責任人,要親自抓,做好項目的實踐探索工作,保證項目的順利實施。注重監督檢查。責任人要注意看項目是否貼近學生實際、學生是否樂于參與、是否產生了較好的效果;堅持定量與定性相結合,既兼顧過程又注重實效,全面評價項目實施的綜合效果。合理進行獎勵。根據項目驗收的結果,應召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大會,適當對活動項目化管理的先進部門和個人進行表彰和獎勵,特別是學生為負責人申請的項目。各層級責任人按要求進行組織協調、制定工作方案、認真組織實施;項目管理辦公室加強對活動項目化實施過程的管控,按活動時間對各學院的活動項目實施情況進行督查,加強優秀活動項目的推廣宣傳。
3活動項目化管理對大學生的積極意義
3.1優化校園資源配置
注重參與過程。活動項目化管理以項目申報為紐帶,鼓勵學生積極進行申報,在申報的過程中,全面動員各學院師生,各個專業的學生廣泛參與,全校范圍內集思廣益。不同的學院、不同的專業、不同的場地資源,開展什么樣的活動、怎樣開展活動、能夠覆蓋多少人、多少人可以受益,是否能夠開拓新的資源等,爭取充分利用校園相關資源開展活動。具有一定競爭性。活動項目化管理設置重點項目、一般項目和指導項目,項目化方案通過選拔、論證、推敲才最終形成的,特別是項目的可行性、創新性、團隊協作、覆蓋面、有效性等方面,經過評委的充分認可,才能獲得立項,這就對參與項目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項目的設計以及實施都要做到有條理更清晰,在項目評審的過程中才有競爭力。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活動項目化管理,沒有確定的活動方案,學生可以不受條條框框的限制,充分發揮想象力,積極參與進來,在多個方案中評選出學生最需要、對學生教育意義最大的活動內容,形成最佳的活動方案。從項目的設計、完善、競爭、實施這個過程,讓學生的能力、素質不斷得到提升,同時有很強的獲得感。
3.2突出大學生的主體地位
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立項環節是活動項目化管理的關鍵,是活動順利開展的重要環節。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將學生關注的、參與面廣、易于操作、效果明顯的活動列為精品項目,將學生成長成才的需要與社會的需求結合起來,在活動的過程中,形成學生自主模式,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的參與感增強。在活動項目化管理的各個環節,學生全程參與。在立項環節,學生進行活動設計、寫活動策劃、完成項目申報書;在實施環節,項目組成員依照項目申報書開展相關活動,從活動的組織協調、經費的使用到活動的開展;在結項環節,學生完成活動總結、將成果制作成PPT進行展示。全部過程中,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廣泛參與,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干部得到鍛煉。在活動項目化管理模式中,學生干部大多為項目組主要成員,在項目執行的過程中,行使人員組織協調、經費支配使用的權力,對整個活動流程負責。同時,在日常的工作中,他們是學生組織的成員,負責學生組織的相關工作。兩個不同的身份角色,在工作開展的過程中,需要發揮相應的管理水平,學生干部也要及時進行角色轉換,不斷提升自己的管理組織能力。
3.3提升大學生心理健康素養
增多大學生積極的情感體驗。活動項目化管理模式充分調動了廣大學生參與的興趣和積極性,最大范圍的開展體驗式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和體驗需要;學生的工作責任感、人際交往能力等方面的積極特質都得到了提升;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增強了他們個人積極的情緒體驗,培養了學生積極的素質,在活動中獲得了幸福感和滿足感。營造健康的校園文化氛圍。全校范圍的心理健康教育月系列活動,豐富了學生的第二課堂生活,不僅增強了學生的自尊自信、積極向上的心態,同時在活動項目化管理的過程中激發了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鼓勵學生積極思考、探究,間接學習心理健康知識的過程,既培育了學生良好的心理健康素養,又能營造了健康的校園文化氛圍。有助于大學生健康成長成才。心理健康教育月系列活動的開展在提升學生身心健康的同時,可以促進學生各方面智力的協調發展,幫助學生具備較好的心理素質以及社會環境的適應力,為學生養成良好的品德奠定了基礎,幫助學生成長為有責任、有擔當、合格的社會公民。
參考文獻
[1]馬悅.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存在的問題及優化路徑[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8,(4):161-162.
[2]李自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動體系研究與實踐[J].瀘州職業技術學院•酒城教育,2017,(4):73-78.
[3]鄭培亮.當代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培養研究[J].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5):116-119.
[4]陳燕妮.高職大學生參加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意向調查[J].高教與成才研究,2019,(12):4-5.
[5]譚靜.高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動體系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4,(11):104-105.
[6]楊勇.基于積極心理學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科技風,2019,(10):248.
[7]郭潔.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提高大學生積極心理資本的實驗研究[D].呼和浩特:內蒙古師范大學,2014.
[8]王云彪,張國成,楊倩音,等.中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J].2011,(12):27-29.
作者:李琳 單位:湖北師范大學學生工作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