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矮身材兒童青春期早發育的觀察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醫藥論壇雜志》2014年第五期
1統計學分析
身高、體重、預測成人身高平均水平用均數±標準差表示,定量資料兩組比較采用t檢驗。數據整理與分析應用SPSS18.0軟件進行。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治療組與對照組年齡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兩組患兒治療前行LHRH激發試驗,均達到完全性性發育診斷值,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本組觀察結果顯示,經過GnRHa治療(23.0±7.6)個月(20~26個月),身高凈獲得為ICPP(4.1±1.0)cm,EP(3.7±2.2)cm,(P<0.05)。兩組治療后BA/CA比值呈下降趨勢,ICPP由1.22下降至1.16,EP由1.03下降至1.01,BA-CA縮小,P<0.01。ICPP和EP的TH-PAH分別由治療前的(9.4±4.1)cm和(8.5±3.9)cm下降至(4.6±2.2)cm和(3.9±3.1)cm,H/PAH明顯增大(CPP=0.06,EP=0.03),PAHSDS負值減少,P<0.01。兩組月經初潮CPP在停藥后(13.2±0.5)個月,EP在(16.7±1.1)個月,P<0.01。
3討論
近年由于各種原因導致兒童性早熟現象逐漸增多,其中一部分為ICPP,造成長骨骨骺提前愈合,生長期縮短,患兒最終身高較正常同齡兒矮小。GnRha作為治療兒童真性性早熟的首選藥物,其對第二性征的明顯抑制及抑制骨齡過快增長、改善性早熟兒童最終身高作用已被普遍認識,臨床得到廣泛應用。EP兒童因不符合性早熟診斷標準,臨床醫生及家長并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臨床觀察發現,若患兒身高較同齡兒偏低、性發育又較為提前的患兒,骨骺板生長較快,生長潛能較小,其最終身高也比正常同齡兒童明顯矮小。
EP女童具有與ICPP女童相似的發育過程,進入完全性性發育后,骨骺老化加速,剩余生長潛能受損。而對于本身身材比較矮小的女童來說,其預測成人身高進一步下降,終身高明顯矮小。為了改善此類患者的終身高,國外有學者提出GnRha治療,并進行了一些相關研究。我們研究發現經過GnRha治療,EP組與ICPP組凈身高獲得、治療結束時的BASDS/HSDS、BA/CA比值均有明顯改善,BA-CA、TH-PAH縮小,H/PAH明顯增大,PAHSDS負值減少,二組間沒有明顯統計學差異,提示GnRha治療矮小女童EP與ICPP一樣具有改善患兒終身高作用。從治療終點到月經初潮恢復時間兩組相似,提示后期性發育抑制的完全恢復在EP組也是良好的。
在EP治療中GnRha的劑量較ICPP略小,本組初始劑量為100μg/kg,及時獲得性腺軸抑制,其后為40~60μg/kg,經檢測其性腺軸抑制良好,同時生長速度也未明顯下降;大多數在治療中劑量是遞減的,且劑量與生長速度是負相關的,提示用藥時應根據生長速度和性征抑制情況調整藥物劑量。矮小EP兒童是否加用生長激素治療,各家報道不一。我們認為,若患兒身高矮小不嚴重,通過GnRha治療后,骨齡發展延緩,生長時間延長,預測終身高基本正常的情況下,可以暫時觀察;而生長速度持續低下、PAH預測過低時,建議加用生長激素治療。
目前認為GnRHa引起的性腺軸抑制作用是完全可逆的。治療停止后幾周至幾個月,即可恢復正常青春期發育,停藥后體格發育和青春期性發育的速率與正常青春期相近。大部分患兒停藥1個月可見LHRH試驗呈青春期式的反應,達到生育年齡的患兒可正常生育。
作者:張靜單位: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兒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