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腦卒中后手指拘攣的影響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中醫外治雜志》2014年第五期
1治療方法
刺激至患者患側手指伸展,此時患側前臂會有不自主的屈曲內旋動作,應保持其前臂伸直,并施以拇指揉法拮抗肱二頭肌的收縮張力,患臂放松后針刺肩髃、曲池、外關、合谷,若肱二頭肌肌張力過高配曲澤,拇指過度屈曲、內收則配合針刺陽溪穴,平補平瀉,患手以TDP垂直照射,留針30min。取針后康復治療師對患側上肢(尤其手指)進行抗痙攣模式訓練。每日1次,每周5次,2周為1療程,共治療2個療程。治療期間均給予相應的內科對癥治療。
2療效分析
2.1癥狀分級程度參照改良Ashworth痙攣評定量表擬定。1級:肌張力不增加,五指無明顯屈曲,被動活動無抵抗;2級:肌張力輕度增加,五指輕度屈曲,不能主動伸展或主動伸展不全,被動伸展有輕度抵抗力;3級:肌張力中度增加,五指拘攣,半握拳,不能主動伸展,被動伸展能完成,但有明顯抵抗力;4級:肌張力高度增加,五指拘攣、屈曲、強握,不能主動伸展,被動伸展十分困難。
2.2療效標準參照癥狀分級改善程度將臨床療效分為四級。顯效:針刺后手指瞬間伸展,癥狀改善2級以上;好轉:針刺后手指瞬間伸展,癥狀改善1級;有效:針刺后手指瞬間伸展,但2療程后癥狀改善不明顯;無效:治療時無即時效果,2療程后癥狀亦無改善。
2.3治療結果入組患者73例均完成2個療程觀察,其中顯效20例,好轉34例,有效19例,顯效率27.40%,好轉率46.58%,總有效率100%。
3討論
腦卒中后手指拘攣是臨床最常見的癥狀之一,常在發病后1周~3周內出現,是康復一大難題。其中醫病機為“陽緩陰急”,屬“經筋病”范疇,病位在筋,針灸治療本病療效肯定,如合谷透刺后溪、三間透后溪、八邪、三陽經穴、腕骨穴等均有顯著療效。腕骨穴是手太陽小腸經原穴,古人常用來治療多種頑疾。《針灸甲乙經》曰:“偏枯,臂腕發痛,肘屈不得伸,手五指掣不可屈伸,腕骨主之。”《針灸聚英》曰:“腕骨,手太陽小腸脈所過為原,小腸虛實皆拔之……主偏枯、肘不得屈伸、五指掣。”《一針療法》作者高樹中教授認為,其起效機理可能與“足太陽主筋所生病,而手足太陽脈氣相通”以及“在筋守筋”有關。
筆者發現,針刺腕骨穴后腦卒中患者拘攣、強握的手指瞬間伸展,即刻效應為100%,2個療程后顯效20例(27.40%),總有效率100%,說明針刺腕骨穴治療腦卒中手指拘攣療效確切。筆者的經驗是先針刺腕骨穴,讓拘攣的手指瞬間伸展,如引起患臂的屈曲、內收、內旋,則由上到下順沿肱二頭肌肌腹以輕手法按揉,患臂放松后針刺肩髃、曲池、外關、合谷;若患臂肌張力過高則針刺曲澤穴,拇指仍屈曲內收則針刺陽溪穴。針刺腕骨治標,諸穴合用治本,標本兼顧,疏通經氣。同時配合患臂的抗痙攣模式訓練,增強患者的康復效果。筆者認為,此法療效顯著、起效快,贏得患者及家屬的信任,增強患者的康復信心,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值得應用。
作者:王文禮張偉鄒俊杰單位:上海市黃浦區東南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