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汽車金融市場調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我國汽車金融市場潛力巨大,正面臨著發展的大好機遇。但在我國現階段汽車金融市場中,存在著以下三點突出問題。
(一)受銀行信貸緊縮政策影響,商業銀行凍結車貸,使得汽車信貸業務萎縮,難以拉動汽車市場的增長,車市低迷反過來又使得車貸市場低迷。
(二)控制信貸風險并無良策,汽車信貸違約現象突出,商業銀行和汽車金融公司開展此業務風險高,從而導致積極性低。
(三)幾大汽車金融公司雖然成立,但受各種條件的制約,業務開展仍然困難,短期內難以挑戰商業銀行在汽車信貸市場的壟斷地位。
二、汽車信貸市場所存問題的病根所在
(一)表面原因——汽車自身特點所致
與建筑物不同,汽車易轉移和隱匿,作為抵押物難以保全。特別是目前汽車進口關稅和國內汽車價格不斷下調,汽車的市場價值以很快的速度下降,如果再加上正常的折舊,抵押車的價值將難以抵償所欠貸款,這影響了借款人的還貸意愿,導致了以車抵貸的現象出現。
(二)深層次原因——社會信用制度的缺失
汽車消費信貸高風險的背后是社會信用缺失環境下嚴重的道德風險。
1.消費者信用缺失
由于我國缺乏個人信用制度,對于違約者沒有有效的處罰措施,這實際上等于對違約行為的一種鼓勵。激勵機制顛倒所形成的示范作用是導致一些貸款違約的根本原因,也是引發貸款詐騙的重要因素。
2.汽車經銷商信用缺失
一些汽車經銷商與借款人勾結向銀行提供虛假資料套取貸款;還有些經銷商虛抬車價,為借款人騙取銀行的“零首付”貸款等等。所有這些均是社會信用獎罰機制不健全的環境下社會信用扭曲的必然表現。
3.信用制度缺失對銀行開展信貸業務的不利影響
我國社會信用制度缺失對汽車等消費信貸帶來的另一個負面影響是增加了銀行信用評估的困難。面對這種狀況,商業銀行在剛剛進入消費信貸領域時曾采取了提高貸款標準、嚴格控制風險的措施。這樣做的結果使貸款規模增長緩慢,貸款成本上升,利潤也受到影響。此外,這樣做還因貸款手續繁瑣,操作程序復雜而引起消費者及社會各界的不滿和批評。
三、對汽車金融市場發展的理性判斷和思考
(一)汽車信貸市場當務之急是培育和規范市場,而不能急功近利。
1.對于信貸業務的提供者來說,需要打破銀行壟斷,將供給方培育成一個充分競爭的市場,讓消費者有更多的選擇,另外也可以共同分擔風險。
2.信貸市場進程中,消費者資質、個人信用制度以及供需雙方競爭行為需要強化和規范。
(二)引入信貸信用評估系統
在汽車信貸業務中如何進行有效、準確、快捷的客戶信用評估已經成為銀行面對汽車信貸市場的種種困難時必須解決的問題。人為進行汽車貸款前的信用評估難免出現徇私舞弊、玩忽職守、被惡意蒙蔽等缺陷。為此,商業銀行應向西方學習,引入信貸信用評估系統。
(三)推動我國汽車金融市場健康發展
1.引入和完善汽車金融公司模式
與銀行相比,汽車金融公司的首要任務是促進母公司汽車的銷售,因此能夠保證對汽車業連續穩定的支持。這對汽車業的發展十分重要。新的《汽車貸款管理辦法》允許國外汽車金融公司開展車貸業務,開了一個口子,但受《汽車金融公司管理辦法》及中國特殊國情的限制,汽車金融公司在短時間內不可能達到預期的作用。因此,推動汽車金融公司在國內有效地開展業務,真正實現其自身的價值,國內市場還應逐漸放開以下業務:①汽車租賃業務;②發行公司債券及商業票據;③吸收儲蓄存款。只有這樣,汽車金融公司才能按照其預定的軌道快速前行。
2.建立健全個人破產法
從目前我國實際情況出發,我們認為要促進汽車金融市場的發展,我國應建立個人破產制度。
①實施消費信貸政策的需要
個人消費信貸種類的不斷擴大和數額的急劇攀升是我國建立個人破產制度的重要事實依據。為了適應國際經濟形勢的需要,確保消費信貸借、貸雙方的權利,繼續推行刺激消費增長的擴大內需政策,允許個人破產作為最后一道防線是十分必要的。
②經濟全球化及與國際慣例相符的要求
全球統一大市場的逐步形成,意味著地域的陷落,國與國的關系將更加密切。作為上層建筑的法律制度必然會沿著國際一體化的方向發展。同時,我國加入WTO的事實也要求國內法律制度必須盡快與國際慣例接軌,個人破產制度從可能性變成實踐中的急需品,絲毫不能拖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