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民營快遞市場定位措施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從1993年國內第一家從事快遞的民營企業成立至今,隨著國家關于郵政和快遞法律法規的出臺,快遞行業正在逐步由廣泛化發展階段向優質化階段過渡。河南的快遞企業也正在經歷一場變革,截至2010年底,根據新的法律規范,河南省共有各種性質的快遞企業180多家取得了郵政管理局頒發的經營許可證或已經備案。民營快遞企業首次獲得了合法的身份,迎來了新的發展機會。
一、民營快遞企業的競爭環境分析
1、政策和法律環境。國家為鼓勵快遞行業健康發展,制定相關法規來規范和引導其升級轉型及有序競爭。近年來有關快遞業務經營許可的法律依據和相關文件包括: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法》、《快遞業務經營許可管理辦法》和《快遞業務經營許可條件審核規范》等。這些法規的出臺對國內民營快遞企業的影響有三:一是新法首次明確了民營快遞企業的合法地位,規范了快遞服務市場競爭秩序;二是對外商經營范圍的限制,避免了民營快遞在國內信件領域免受國際快遞企業的沖擊;三是國務院規定范圍內的信件寄遞業務由郵政企業專營,在某些領域限制了民營快遞的發展空間。另外,對于河南的快遞業來說,政府關于“將鄭州建成全國重要的郵政快遞集散中心和全國重要物流節點”的規劃也為其營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2、市場環境分析。據河南快遞協會統計,去年我省國際業務方面,幾家外資及合資企業約完成40%的業務量,郵政EMS約占50-60%,民營快遞在這一領域少有建樹。而國內業務方面,根據河南省郵政管理局統計,近年來,郵政特快專遞已從最高峰時期97%的市場占有率,下滑至目前的40%左右,并且仍然在一路下滑,與此相對應的是各種快遞公司業務與數量的激增,民營快遞企業已經成為河南省快遞市場強大的生力軍。
(1)外資快遞企業對民營快遞的影響。短期來看,外資快遞不會對民營快遞構成威脅。原因有二:一是新郵政法對外資經營范圍的規定,限制了其在國內信件領域對民營快遞的威脅;二是由外資快遞網點布局的特點決定的。申通快遞市場總監夏祖彬指出:外資快遞網點建設成本遠遠高于民營快遞,網點下沉到縣一級的成本很高。因此,外資快遞的網點主要集中于大城市,短期內是不會改變的。而淘寶物流業務覆蓋全國90%以上市、縣、區,達到2999個,外資快遞布局的速度遠遠不能滿足網購業務的需求。而伴隨著電子商務發展起來的民營快遞則通過特許加盟等方式以較低的成本完成了網絡布局。
(2)國有快遞企業對民營快遞的影響。以EMS為代表的國有快遞,在國內業務上對民營快遞的威脅不容小覷。中國郵政從1984年開始從事快遞業務,20多年下來,見證和引領了國內快遞市場的發展過程,形成了多項有特色的服務,其網絡覆蓋已遍及全國。2010年12月13日,中國快遞協會網站以“網購快件潮涌海南民營公司棄權積極組織旺季生產郵政忙而不亂”報道了民營快遞企業受配送能力的制約,面對井噴的業務量只能選擇部分放棄,同時展示了郵政EMS在異地業務方面強大的市場應對能力。同城業務方面,目前已經失去半壁江山的郵政快遞,開始在同城快遞市場舉起復興大旗。全天候、同城快郵的“橙色信筒”在廣州出現,紅色同城信筒在北京街頭安裝,按照北京市郵政公司副總經理王小東的說法,此舉正是為了應對民營快遞公司的競爭。新《郵政法》規定,無論是新修建的商業樓,還是使用多年的小區住宅樓,以及開發區、舊房改造區,2009年10月1日后都必須安裝郵箱,及國務院關于同城50克以下、異地100克以下郵政專營的規定更使民營快遞在這一領域的業務大幅縮水。可見,無論異地還是同城,國有快遞都是民營快遞主要的競爭對手。
二、河南民營快遞企業的市場定位策略
面對強大的競爭對手,河南的民營快遞亟需進行科學的市場定位,確定合理的營銷策略。現代營銷學之父菲利普.科特勒認為,定位是對企業的產品和形象的策劃行為,從而使其能在目標顧客心目中占有一個獨特的、有價值的位置。營銷定位的內容包括:產品定位、品牌定位和企業形象定位。
1、民營快遞企業的產品定位策劃。產品定位策劃是針對產品開展的,實質就是做產品的差異化。民營快遞在過去10多年中得到了廣泛的發展,通過特許加盟等方式迅速擴大了網絡布局,以較低的運營成本和靈活性逐漸贏得市場,這也解釋了在上述的市場環境中民營快遞為何能夠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那么在接下來的發展中,面對國有快遞競爭,民營快遞須繼續挖掘自身成本和靈活性優勢,避其鋒芒,拓寬業務領域。在國內異地業務領域可主攻電子商務,B2C和C2C。原因有二:一是網購者對快遞價格較為敏感,民營快遞通常因低于郵政EMS30%-100%的價格而受到消費者的青睞。二是截至到去年11月底,中國CPI連續13個月增長,而淘寶網消費價格指數(TCPI)卻連續小幅下降,同比降幅為1.4%。二者的反差促使更多人選擇網上購物。僅去年一年,河南人在淘寶網上就花了77.86億元,比2009年44.48億元的成交額,足足增長了75%,中西部地區網購已經崛起,網購帶來的快遞業務量自然是與日俱增。在同城快遞領域,盡管有國務院“同城50克以下郵政專營”的限制,民營快遞依然應該關注這一領域。因為隨著城市框架拉大,同城間親自送包裹和物品的交通與時間成本總和要遠遠高于同城快遞的價格,同城快遞很有市場。二是國人快遞意識有待開發,外國人70%的商品都是通過快遞服務中介來進行的,而中國人目前只有10%的人有這個意識。三是特色攻略也不妨作為民營同城快遞的一種選擇,如王府井大街工美大廈上的小丑快遞服務公司的經驗值得借鑒。
2、民營快遞企業的品牌定位策劃。所謂品牌定位,就是指基于顧客的生理和心理需要,尋找產品品牌、企業品牌獨特的個性和良好的形象,將其凝固于消費者心目中,占據一個有價值的位置。當有快件要寄往國外時,多數人都會選擇四大國際快遞巨頭———UPS、FedEx、DHL或TNT,這就是品牌的力量,也是目前國內80%的國際快遞業務掌握在這些國際快遞巨頭手中的原因所在。近年來河南民營快遞公司業務與數量激增,但由于快遞公司服務不規范,快遞物品丟失等引起的糾紛,也日漸成為消費者投訴的重點。雖然國家實施了《快遞業服務標準》,河南快遞投訴卻沒有減少,且主要集中在民營快遞公司。居高不下的投訴率伴隨著急速增長的數量對于民營快遞的品牌成長是非常危險的,因為消費者心目中能夠容納的品牌是極其有限的。民營快遞企業要想真正做大做強,提升服務安全性,進行品牌化升級是當務之急。
3、民營快遞企業形象定位策劃。形象定位策劃是指企業基于顧客需要,通過其產品及其品牌,將企業獨特的個性、文化和良好形象塑造于消費者心目中,并占據一定的位置。如DHL速遞公司曾以“對DHL全球速遞公司來講,世界很小,不論你的物品要快遞到何處,DHL總是很輕松辦到”來強調其網絡覆蓋的廣泛性;通過“送東西像翻書一樣”強調其速遞服務的快捷性;以“DHL,一路成就所托”突出其服務的可靠性。那么,以國內快遞服務作為主打產品的民營快遞企業又該突出怎樣的形象定位呢?營銷的目標是對消費者進行說服和打動的行為,因此企業做營銷一定要學會換位站在消費者的角度思考問題,哪些因素是消費者最關心的,什么樣的訴求最能打動他們。不同的消費者選擇快遞服務時考慮的因素不盡相同,但是下面幾點被考慮的幾率最大,分別是:網絡的覆蓋情況、快遞價格、安全性、方便性、速度等。其優先程度因人而異,但網絡覆蓋情況可被看作快遞公司的經營之本。民營快遞以其方便顧客和價格優勢被市場接受,又因安全性差等問題為消費者所詬病。民營企業若能保持原先優勢的同時,針對客戶需求提升服務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減少市場的差評率,從而改善民營快遞企業的形象。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這幾個因素都是消費者所看重的,但是企業形象定位不易太多,反之特色不明顯,不易被消費者識別和記憶。河南民營快遞企業應根據自身實力和提供服務特點,突出企業的特色,并通過多種媒介對企業形象進行宣傳和強化,以在消費者心中占據有價值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