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縣級銀行機構市場定位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為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增強縣域經濟實力,近幾年國家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在農村地區設立機構,解決縣域“三農”、小企業金融供給和服務薄弱甚至空白問題。中央和有關部門的鼓勵政策,極大地調動了各方面的積極性。以內蒙古和林縣為例,在2008年僅有6家銀行業機構。2009年2月4日,內蒙古和林縣渣打村鎮銀行有限責任公司入駐并正式開業,成為英國渣打銀行有限責任公司在全球唯一的一家村鎮銀行。進入2011年,中國銀行和郵政儲蓄銀行在和林縣分別調研與籌備設立支行,中國建設銀行也醞釀在和林縣恢復設立支行,內蒙古銀行和包頭商業銀行也將在和林縣分別發起設立村鎮銀行。如果2012年上述5家銀行都設立機構,那么屆時和林縣將有12家銀行業機構。和林縣轄區面積3436平方公里,2010年人口約20萬;和林縣地區生產總值“十一五”期間年均增長16%,2010年為130億元;城鎮居民人均收入“十一五”期間年均增長17%,2010年為1900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十一五”期間年均增長13%,2010年為8000元。總體看,和林縣目前正處于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產業化快速發展階段,人均GDP雖然達到1萬美元,但經濟欠發達的現狀沒有改變。縣域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特別是“三農”、小微企業、就業、助學、保障房建設等經濟社會發展薄弱環節需要繼續加大投入。因此,現有的和一兩年內新設立的銀行業機構,如何合理布局和優化市場定位,如何科學確立自身經營發展戰略至關重要。
一、農村信用社、郵政儲蓄銀行及郵政儲蓄機構市場定位和經營發展戰略選擇
農村信用社近年來“非農化”、“去農化”傾向明顯,農村信用社對社員、農民、農業、農村經濟的支持力度和服務質量差強人意。在利率市場化不斷推進和進駐縣域銀行業機構增多背景下,和林縣農村信用社應當根據2011年6月26日的《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內蒙古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若干意見》中有關促進金融業發展政策,積極爭取股份制改造。通過股份制改造:第一,充實資本金。建立起穩定、高質量、多元化的資本補充機制,做實資本金,一步或分步達到監管部門的資本充足率管理要求。第二,完善公司法人治理。建立清晰的產權關系和全面的責任體系,真正形成規范、健全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切實解決長期以來所有權或產權代表缺位和虛置的核心問題,盡快形成科學高效的決策、執行和監督機制,在股東約束、內部制衡、財務穩健、信息披露、社會責任、團隊精神等方面初步達到地方股份制商業銀行的水平。第三,明確市場定位。秉承農村信用社優良傳統,發揮在農村的地緣關系和人脈資源優勢,繼續面向縣域“三農”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務。響應國家推動普惠金融號召,股份制改造后的農村信用社,為農村居民個人、農戶、中型小型微型企業提供量身定制的差異化貼心金融服務。第四,確立差異化發展戰略。農村信用社發揮多年來在縣域和農村建立的服務網絡、產品體系和專業人才比較優勢,不斷創新完善針對性強的服務模式和產品體系。準確把握和林縣農村經濟脈搏,圍繞東部山區和西部川區不同的種植、養殖、加工、流通、服務等業態,積極挖掘和培育農村有效金融服務需求。隨著農村經濟發展壯大和農村居民收入提高,學習借鑒江西省“婺源模式”的農村信用社小額農貸創新發展經驗,結合和林縣實際創新發展有自己特色的小額農貸,科學調整期限、額度、利率等要素,穩步擴大業務規模,積極培育、創建商業和財務可持續的農村信貸服務模式。郵政儲蓄銀行體制機制及運營管理具有優勢,在縣域鄉鎮可協議利用郵政儲蓄網點為農村市場提供金融服務,市場定位應當是服務城鄉居民、服務“三農”、服務小微企業并重,既利用郵政儲蓄機構的網點、渠道為鄉鎮農村的農民、農業、小型微型企業提供差異化特色金融服務,又為縣城和工業園區的小企業和城鎮居民提供優質金融服務。面對小企業財務信息透明度不高、銀企信息不對稱、擔保缺失、抵質押品不足等現實問題,郵儲銀行應當探索設計靈活多樣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通過制度創新和服務創新,遴選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環保政策、還貸意愿和還貸能力強、商業可持續的小企業為其提供優良金融服務。在為農民、農業、農村小微企業提供金融服務過程中,結合和林縣東部山區和西部川區的不同情況、特點,在細分市場和客戶基礎上,創建針對性強、特色鮮明的服務模式和金融產品。郵政儲蓄機構在繼續做好城鎮、農村居民儲蓄業務的同時,充分利用自身網點和人員優勢,積極與縣域內銀行業機構以及保險業機構開展業務合作,努力拓展、代辦等中間業務,增加服務收入,擴大收入來源。
二、村鎮銀行市場定位和經營發展戰略選擇
作為新型農村銀行業金融機構,村鎮銀行資本來源、發起設立、市場定位、服務方向等制度設計科學合理。已經落戶的由英國渣打銀行獨資發起設立的內蒙古和林縣渣打村鎮銀行和下一步落戶的地方性商業銀行發起設立的村鎮銀行,結合和林縣農村實際,重點在金融服務模式、目標客戶、產品、工具、技術、渠道和營銷方式等方面創新和突破,在深入研究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特點、農村市場和農村文化背景基礎上,突出重點,辦出特色,使村鎮銀行成為縣以下村鎮金融服務的生力軍。筆者通過調查研究認為,村鎮銀行以其小而靈活、專而精準的優勢,應當重點服務有文化、有見識、有一技之長、有經營頭腦、愿意在農村創業發展的返鄉農民工,農村養殖業能手或大戶和承包其他農戶土地的種植業能手或大戶,市場需求旺盛、價格高企的特色農產品種植戶,大學生村官的創業富民項目,經營效益良好的農村個體工商戶,設在農村的小型微型企業,村鎮銀行運用自身先進的理念、方法和技術,遴選符合自身服務標準的目標客戶率先支持。與此同時,村鎮銀行在農村地區大力推廣、培育自身的信用價值理念和信用文化,積極培養造就合意的目標客戶,逐步擴大金融服務覆蓋面。專注于農村地區農民、農戶和小微企業的村鎮銀行,必須積極研究并適應和林縣農村信息化程度不高、相對封閉、血緣地緣關系依然發揮重要作用的人文環境,建立與之契合的村鎮銀行文化,創造條件通過正式或非正式渠道、方式搜集客戶及潛在客戶的“硬信息”和“軟信息”,力爭以較低的成本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在為客戶提供金融服務時,利用自身的靈活性和彈性機制,發揮審批環節少、決策迅速、適宜開展和滿足小額融資需求的優勢,很好地平衡與農村地區客戶長期合作的成本和收益,控制雙方潛在的利益沖突,實現村鎮銀行的商業可持續并逐步發展壯大。已開業運營兩年多的和林縣渣打村鎮銀行,截至2011年8月末各項存款余額13374萬元,各項貸款余額238.5萬元,前8個月累計發放貸款289萬元。出資發起人英國渣打銀行對村鎮銀行的風險控制非常嚴格,要求必須結合和林縣農村實際情況,建立起有效的風險控制模式。強調經營發展的穩健性,力戒急功近利和盲目求快。重視客戶的誠信度和貸款的真實用途,目前最大的貸款農戶授信額度為12萬元人民幣。國際金融危機后歐美金融機構吸取教訓,突出審慎經營原則,加之對內蒙古和林縣農村經濟社會文化的陌生,渣打村鎮銀行強調經營發展的穩健性無疑是正確的。但是作為英國渣打銀行在全球唯一的一家村鎮銀行,應當積極主動深入研究和林縣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和人文環境,盡快了解熟悉服務對象,運用歐洲商業銀行先進的經營理念和技術手段,在審慎、穩健基礎上為和林縣農村、農民、小微企業提供全面廣泛的金融服務,走差異化競爭發展的路子,與和林縣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形成良性互動局面,盡快樹立起渣打優良的銀行業品牌形象。
三、地方性股份制商業銀行市場定位經營發展戰略選擇
目前,和林縣僅有內蒙古銀行呼和浩特盛樂園支行1家地方性股份制商業銀行機構。2003年該支行入駐時選址和林縣盛樂工業園區,市場定位是服務工業園區中小企業和縣城、園區城鎮居民。截至2011年8月末,該支行各項存款余額25390萬元,各項貸款余額11943萬元,前8個月中間業務累計收入1萬元,經過8年的經營發展業務規模還是偏小。對于內蒙古銀行盛樂園支行,下一步經營發展的重點任務應該是金融產品和服務的創新,闖出一條有別于縣域國有控股商業銀行機構和其他商業銀行機構的差異化競爭發展的路子。針對盛樂工業園區中小企業的實際情況,積極創新信用評級和抵質押擔保模式,探索為其量身定制金融產品、服務模式和提供全方位的金融解決方案,提高組織運營效率,實現零售資產業務的集約化、高效化,實現金融產品的集群開發、批量處理,實現同類客戶的快速融資問題。借鑒浙江省銀行業服務小企業的網絡聯保、橋隧模式、抱團增信、信貸工廠等經驗和做法,很好地滿足盛樂工業園區不同中小企業對金融服務的不同需求,為中小企業提供金融產品和服務的選擇權,提升中小企業對金融服務的滿意度。對縣城和園區居民的服務,也要開發不同于其他銀行業機構的產品和服務模式,樹立起內蒙古銀行良好的金融服務品牌形象。
四、國有控股上市商業銀行市場定位和經營發展戰略選擇
國有控股上市商業銀行分支機構和林縣目前僅有農業銀行和工商銀行兩家,其中工商銀行為辦事處。今年,中國銀行和建設銀行醞釀在和林縣設立支行。近年來,農業銀行和林縣支行是唯一一家營業網點覆蓋縣城和盛樂工業園區的國有控股銀行,主要為大型上市企業蒙牛乳業、中小企業和農戶提供金融服務。對于經濟尚不發達的和林縣,工農中建國有控股商業銀行市場定位應當在縣域金融市場發揮主導和骨干作用,成為縣域金融主力軍,支持和服務領域既包括和林縣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又涵蓋薄弱環節,大力支持縣域內大中型企業、國家重點建設項目、城鎮和農村重要基礎設施建設、戰略性新興產業、科技創新項目和技術研發項目、新興產業孵化、環境保護、助學就業保障房建設等民生工程、“三農”和小企業,等等。配合和林縣經濟開發區打造國家級綠色食品和農副產品加工園區的目標,國有控股商業銀行應當大力支持入園企業進行技術改造和技術研發,不斷提升綠色食品、農副產品的品質、技術含量和附加值,諸如支持蒙牛乳業集團提高規模化、高水平牧場奶牛飼養能力,擴大優質奶源供應,提升乳制品質量和檔次,支持蒙牛乳業向世界十強挺進;支持和林縣東南山區的風力發電項目和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2009年和林縣被國家科技部確定為第三批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目前已建成5萬畝高標準農田示范項目,同時還在全縣推廣小農戶科技示范園,為把和林縣農業科技園區打造成產學研結合的農業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孵化基地、促進農民增收的科技創業服務基地、培育現代農業企業的產業發展基地、體制機制創新的科學實驗基地和發展現代農業的綜合創新示范基地,國有控股商業銀行應當將示范園作為支持“三農”的重點項目,以其雄厚的信貸資金傾力支持。國有控股商業銀行進入或重返和林縣,同樣面臨結合和林縣經濟、社會和信用文化特點等實際積極開展服務理念、模式和產品創新問題,縣域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不同于大中城市,不同地區縣域發展水平也存在差別,因而國有控股商業銀行在縣域應當按照做大事、干細活的原則,貼近縣域實際,找準定位,有針對性地創新金融服務和金融產品,也要走差異化競爭發展的路子。
五、農業發展銀行市場定位和經營發展戰略選擇
農業政策性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在和林縣設有支行,和林縣農業生產的重點是推進乳、肉、薯、沙棘檸條、小雜糧等優勢特色種養業發展。農發行和林縣支行發揮項目和流動資金貸款中央財政貼息的政策性金融優勢,大力支持農畜產品深加工產業發展,扶持企業新上項目或技術改造,更多地加工生產綠色安全、品質優良、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的農副產品和食品,從而帶動農民和農業企業擴大種養業規模,提高種養業效益,增加收入,這方面農發行已向蒙牛賽科星、宇航人、圣牧高科、華歐淀粉等企業發放了項目和流動資金貸款,下一步需要繼續加大對企業和項目的信貸投入;積極支持和林縣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建設和小農戶科技園建設,提高全縣農業科技示范和應用水平,促進農業增產增效、農民增收,實現科技興農強農;積極支持蒙牛乳業集團和其他企業大力發展規模化高水平牧場養殖奶牛項目,切實把和林縣奶業做大做強,推動蒙牛乳業向世界十強挺進,盡早實現2011年8月27日總理考察河北省沽源縣蒙牛塞北乳業公司時提出的一個愿望“,培養出自己的奶牛品種,生產出高品質的牛奶和乳制品,培養出自己的牛奶和乳制品品牌”;鼎力支持和林縣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重點扶植農業水利設施建設、農村自來水生產供應、農村沼氣太陽能風能等新能源開發利用,大力推進新農村建設。
六、小額貸款公司市場定位及相關情況
國家允許并鼓勵社會資本和民間資本投資創辦小額貸款公司,小額貸款公司是典型的新型社區金融機構。2009年以來,和林縣有3家小貸公司經批準開業經營,貸款客戶主要是個體工商戶和小型微型企業,貸款期限以6個月內的短期為主,貸款利率較高,據調查一般為月息2分,折合年利率24%,貸款方式全部為擔保貸款,一般是抵質押加保證,門檻較高,但審批發放效率高。據調查,小貸公司客戶貸款申請滿足率約為80%,2011年由于商業銀行和農村信用社受信貸規模控制,小貸公司的貸款供不應求,利率高企。由于小貸公司貸款利率較高,個體工商戶和小微企業借款主要滿足急需、臨時和短期資金需求,小貸公司在縣域金融市場較好地發揮了拾遺補缺作用,但是對農民和農業的支持作用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