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市場經濟負面效應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在市場經濟需要充分發展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市場經濟負面效應的存在雖然是不可避免的,但卻是可以控制的,只要搞得好,完全可以把它控制在最低限度,即控制在人們可以承受的,不影響現代化建設事業順利進行的限度以內。
市場經濟負面效應主要有二:其一是作為犯罪等社會消極現象重要誘因的拜金主義產生于市場經濟元素形態的商品貨幣之中,其二是市場經濟運作為犯罪等社會消極現象提供了外部條件和相關因素。
1市場經濟負面效應的產生和表現
作為犯罪等社會消極現象重要誘因的拜金主義產生于市場經濟元素形態。
商品經濟作為市場經濟的元素形態,比市場經濟歷史更為悠久,它是人們交換勞動的一種生產關系。但在商品關系之下,人與人交換勞動的社會關系卻表現為物與物之間的關系。這樣商品就獲得了一種神奇的魅力,似乎是一種凌駕于人之上并統治著人、支配人的命運的東西,從而一些人便對它頂禮膜拜。這就產生了商品拜物教。當貨幣出現以后,又產生了貨幣拜物教。貨幣拜特教是商品拜物教的發展形態,不過它更耀眼、更明顯。對貨幣拜物教的信徒來說,貨幣成了“最高權威”的東西,簡直是“萬能的上帝”。這就產生了拜金主義。拜金主義者崇拜貨幣就象天主教徒崇拜上帝一樣。當商品貨幣關系發展到市場經濟以后,拜金主義更是日甚一日地膨脹,迅速成為多種社會消極現象的驅動力,也成為多種犯罪增多的重要誘因。
市場經濟條件下,對金錢追求與占有的一般想法并不一定是拜金主義。所謂拜金主義,是指貨幣追求者為了滿足對貨幣的貪欲,不顧社會公德,不擇手段,甚至用違法犯罪的辦法占有貨幣的一種思想作風。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引用了哥倫布1503年信中的話,形象地提示了金錢的魔力:“金錢真是一個奇妙的東西!誰有了它,誰就成為他想要的一切東西的主人。有了金錢,甚至可以使靈魂升入天堂”。(《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151頁)中國有句俗話,叫“錢能通神”,“有錢能使鬼推磨”也說明了這個問題,在拜金主義泛濫的地方,金錢可以使黑的變成白的,錯的變成對的,壞人變成好人。因此一些人很容易變成追求貨幣的拜金狂。在拜金主義泛濫的地方,以牟取金錢為目的刑事犯罪觸目驚心,官員腐敗與經濟犯罪層出不窮,社會丑惡現象五花八門。
在市場經濟需要充分發展的社會主義國家里,商品拜物教,貨幣拜物教和由此產生的拜金主義也必然存在。前幾年,社會上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世界上最好的圖畫是鈔票,最好聽的聲音是點票子的“沙沙聲”。一些拜金狂把鈔票作為唯一的希望,讓它主宰一切,為了鈔票有的自殺、有的發狂,有的犯罪,有的去搞社會丑惡活動。
2市場經濟運行為犯罪等社會消極現象提供了外部條件和相關因素。
在市場經濟運行中,我們可以從生產、流通、分配、消費各方面看到一些消極現象。
市場經濟以承認不同利益所有者為前提,如果這種不同利益脫離了社會約束,走向極端,就會成為反社會行為,從而發生犯罪等現象。比如,有的人為了獲得高額利潤鋌而走險,這是走私販私,販賣等犯罪活動屢禁不絕的重要原因。
等價交換原則一旦侵入政府官員頭腦,就會使公務活動扭曲變形,導致錢權交易,出現腐敗現象。此等事例,不勝枚舉。
市場經濟運行引起的人、財物大流動,為犯罪等社會消極現象提供了條件:
第一,各種不法分子利用人、財、物的全方位大流動作掩護,混雜于流動人口之中,乘機進行違法活動。
第二,大批流動人口長期在外,在等社會丑惡現象提供了條件。
第三,在流動人口中,信息傳遞特別快,違法手段更加狡猾多變,發案后又難于取證查處。
競爭機制使一些脫離社會約束的利益主體采用假廣告、假商標、假合同和賣假貨等手段,撈取非法收入;激烈地競爭還使一些企業因虧本而破產,因破產而被淘汰。破產的企業主和大批失業者,有可能認為社會拋棄了他們,從而產生對社會不滿或怨恨心理,一旦遇到適當機會,其中有些人可能走上犯罪道路。
分配不公特別是個人收入過分懸殊是市場經濟發展不可避免的一種社會現象,那些收入低微而又品質不好的人難免產生“紅眼病”,其中有些人便可能走上犯罪道路。
花花綠綠的商品世界,形形色色的廣告宣傳,必然會刺激一些人的消費心理,特別是那些控制力差、行為放縱、意志薄弱的青少年在超前消費和享樂主義影響下,便可能采用非法手段攫取錢財。
上述各種表現,在自然經濟解體、市場經濟起飛、經濟體制轉軌和對外開放的條件下特別突出,這個時期,加強社會控制就變得十分必要。
3社會控制的幾點思路
在市場經濟需要充分發展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市場經濟負面效應的存在雖然是不可避免的,但卻是可以控制是,只要搞得好,完全可以把它控制在最低限度,即控制在人們可以承受的,不影響現代化建設事業順利進行的限度以內。
市場經濟負面效應的控制力與市場經濟秩序有直接關系。在一般情況下,市場經濟秩序愈好,市場經濟負面效應的控制力愈強,反之相反。因此,經濟環境治理,首先要建立起正常的市場經濟秩序。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是通過法律、經濟、行政等手段建立起來的市場經濟運行的基本規則;它不僅包括反映經濟關系的秩序,而且也包括政治(民主、法律等)、思想在內的整個社會活動秩序。為此,以下各項措施都是必要是:
3.1全面堅持黨的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基本路線,加快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設。
控制市場經濟負面效應,歸根結底需要生產力的不斷發展。生產力的不斷發展可為市場經濟退出歷史舞臺提供物質基礎,從而為掃除商品拜物教、貨幣拜物教及由此產生的拜金主義創造必要條件。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既可增強經濟實力,又可在生活資料不斷豐富的基礎上改善人民生活。我國古代著名政治家管仲說:“民富則易治也,民窮則難治也?!比鎴猿贮h的基本路線,在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帶動下,盡快使全體社會成員共同富裕起來,這是控制市場經濟負面效應的一個重要條件。作為控制市場經濟負面效應重要手段的公安隊伍建設、法制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等,也都需要經濟的不斷發展來提供物質基礎。
3.2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加快民主與法制建設
依法從重從快嚴厲打擊各種犯罪活動,既是貫徹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方針的首要環節,也是控制市場經濟負面效應的必要條件。不嚴厲打擊那些破壞社會秩序的犯罪分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就無從說起。從這個意義上說,建立社會主義市場正常秩序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二者提法雖有不同,但實際內容是一致的。
搞好政治體制改革,加強民主政治建設。民主政治產生于市場經濟又服務于市場經濟,完善和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增強公民的民主觀念,既可加強民主監督,防止或減少腐敗現象發生,又可形成良好的社會秩序,各種犯罪也會減少。
加快立法,嚴格執法,加強法制教育。市場經濟在某種意義上說就是法制經濟。我國法制建設雖然已取得了很大成績,但還遠遠適應不了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因此,要堅決貫徹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違法必究、執法必嚴原則。只有堅決而實事求是地懲治違法犯罪的少數分子,才能震懾和挽救有輕微違紀違法行為的人。與此同時,要加強法制教育,加強公民的法制觀念,使人們學法,知法、懂法、守法,并嚴格依法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