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區域化營銷產品價格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科技的進步,把社會經濟引入前所未有的提速發展時代,企業運營的目的在于贏利,而贏利的根本在于企業的產品通過賣場來實現利潤。而賣場購買力的強弱,關鍵在于營銷產品決策與價格決策的科學性。這一直是我們探究的新課題。
一、產品決策
產品決策是市場營銷的首要策略。市場營銷的基本目標就是以企業的產品去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所有的決策都是以產品決策為龍頭展開的,產品決策在極大程度上決定著企業經營的成敗,市場競爭集中體現在產品上,消費者最終是從產品上感受到企業的風格與實力,是通過對產品的消費獲得對企業是否滿意的感受,而不僅僅由于企業的網頁設計新奇獨特就夠了。
那么企業怎樣的產品才適于網上銷售?或者說,面對EC,企業的產品是否適合呢?據美國國際數據公司的調查,在所有的上網公司中,使用因特網比例最高的是律師、保險、房地產、會計等專業服務行業,平均達到63%,上網最少的是零售、保健等行業的小公司。很明顯,零售業公司在物流上有著很大的缺陷,上網銷售并不太適合公司的發展。又比如服裝這類產品,消費者購買時大都需要到商場去挑選、試穿,而不會根據網上的衣服圖片和幾個數字的尺寸信息便輕易的購買。這時,相對于典型的BtoC零售網站,區域化網上賣場的優勢便凸現出來了。舉例來說,我們不可能希望一名河南的消費者在互聯網上到北京搜狐商城去購買一斤鮮豆腐或者其他的食品,除非這位消費者移居到了北京。同樣的,更多的商品如服裝、新鮮食品、日常生活用品等商品都在長長的配送距離面前望而卻步。但是,對于我們的這種區域化模式來講,由于地域范圍的針對性,賣場完全有能力實現任何商品的短距離配送,當日內將商品送貨上門,從而滿足該地域內消費者對賣場的需求。
對于區域化網上賣場來說,首要便利之處在于只要是傳統賣場的商品,在網上的銷售也都完全可以方便的實現。但需要注意的是,消費者仍然大都會在家門口的便利店購買牙膏或者其他的小商品,而且網上賣場的實施也仍然可能帶來類似模式的競爭,所以我們應當另辟蹊徑,尋求網上賣場的特色或不可替代性。我們以化妝品為例,在傳統的賣場里,高檔的化妝品柜臺其柜臺的租賃費、裝修費、員工培訓費、員工工資等成本的過多占用,造成化妝品價格高昂,我們調查證明,同樣一款紀梵希30ml的“粉紅魅力”女士香水,在河南省百貨大樓售價390元,而在搜狐網上商城涵蓋運費共售價270元,同時搜狐商城所獲得的利潤并不比百貨大樓減少多少,我們可想這里面的成本、利潤的巨大差別。對于消費者來說,永遠都是希望商品的價格下降的越低越好,而網上賣場如果能夠積極的抓住此類商品的地域內獨家權,將會首先把握一半勝機。因此賣場的產品定位應當以普通商品為輔,以高檔次利潤的商品為主,如化妝品、電子產品、通訊通信產品等。這樣才能更容易吸引消費者的購買欲望,既實現了商品價格同比降低,同時也降低了運營成本,提高了利潤,實現了消費者和網上賣場的雙贏。
二、價格決策
在企業的營銷工作中,定價是項重要、困難而又充滿風險的工作。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產品能否迅速進入市場,影響著產品和企業的社會形象,是構成企業競爭力的重要因素,價格還影響著企業的銷售收入和利潤。電子商務中的價格決策極富有網絡特性。通過因特網設立站點從事電子商務,其開支要比傳統企業發展時低廉的多,它不需要地皮增設店面,不需更多地招聘工作人員,因此雖然定價主要依據相應產品在市場上的行情,但是由于EC本身的特點,又比傳統商業中的價格定位有著更大的優勢。
電子商務與傳統商務活動相比有許多新特點,在此簡要歸納為:①書寫電子化,傳遞數據化,網上的咨詢與洽談能超越人們面對面洽談的限制,提供多種方便的異地交談形式。②沒有店面租金成本,節約了產品的附加費用。③沒有商品庫存壓力,經營規模不受場地影響。④很低的行銷成本,經營者不需要再負擔促銷廣告費用,又可以隨時接受需求者的查詢。⑤支付手段高度電子化。
我們從上述特點中看到,傳統商業活動無論從形式上、空間上、時間上都落后于電子商務。企業的產品在網上的價格趨于明朗化,其產品明碼標價,彈性小,沒有太多附加成本,少有人為因素的影響,傳統交易活動中討價還價的現象大大減少。同時由于空間上的無限制性,消費者可以輕松的貨比百家,這樣同時促使各企業不敢輕率浮動價格,放心了消費者。
但是,網上賣場的成功經營不能靠無謂降低價格,倡導最低價為主,由于區域化網上賣場模式銷售、配送、服務方便快捷的優勢,我們可以考慮將高利潤的商品的價格定位于傳統賣場和外地網上商城之間。
透過網絡的價格分析,我們可以得知,EC中價格決策不是在數字上做表面文章,它是一種臺上演戲臺下忙碌的過程,正由于EC的特性,它要求企業拿出真功夫,在保證企業產品不斷創新、質量不斷增強的同時,盡可能的節省企業的開支,減少經營中不必要的人力物力,有效的提高企業資源的使用率,從而降低產品的成本,制定更優的價格,才能促進企業在同行業中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