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曾國藩的治學思想及現實意義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傳承雜志》2014年第七期
(一)曾國藩論治學內容
治學目的確立后,就必須要解決治學對象與治學內容的問題,即到底選擇什么來讀的問題,曾國藩對治學的內容在其家書中也多有提及。1.治社會科學,主要是經史。曾國藩認為社會科學的書是要讀的,其重點是經史。經典是人類文明的積累和文化思想的結晶,它凝結了人類的智慧,具有超時代性、超種族性、超文本性。從經典中可以讀出亙古不變的人生哲理,從史書中可以讀出歷代王朝的興衰更替,讀出人生的命運沉浮。經史能夠啟迪人生智慧,提升人生品位。他提倡熟讀、精研經典,他在讀書計劃中把《易經》《詩經》《史記》《明史》《屈子》《莊子》、杜詩、韓文列為熟讀書。他告誡曾家子弟,買書不可不多,而看書不可不知所擇。2.治軍事學。曾國藩作為晚清的湘軍統帥,要取得與太平軍作戰的軍事勝利,必須具有相應的軍事知識。閱讀軍事書籍也就成為曾國藩治學的重要內容。例如,湘軍的編制與訓練繼承了大明戰神戚繼光的練兵之法,說明曾國藩讀過戚繼光的兵書。曾國藩說:“久戰之道,最忌勢窮力竭四字?!薄胺才c賊相持日久,最戒浪戰。兵勇以浪戰而玩,玩則疲;賊匪以浪戰而猾,猾則巧,以我之疲戰賊之巧,終不免有受害之一日?!边@個軍事思想的產生與他所看《左傳》中的軍事理論有關。
(二)曾國藩論治學方法
立志是治學的基本前提。曾國藩說“:蓋士人讀書第一要有志……有志則斷不甘為下流?!彼槍Φ艿軅冋f私熟不宜讀書時指出:“茍能發奮自立,則家熟可讀書,即曠野之地、熱鬧之場亦可讀書,負薪牧豕皆可讀書;茍不能發奮自立,則家熟不宜讀書,即清靜之鄉、神仙之境皆不能讀書。何必擇地?何必擇時?但自問立志之真不真耳!”志是人努力奮斗的目標與方向,明確的志向是人行為的內在驅動力,也是讀書治學的原動力,立志對學習的動機、情感、方向、目標發生直接作用,是學習達到成功的先決條件,治學是需要付出艱辛努力的,如果沒有內驅力,沒有自身的不斷激勵,往往在遇到困難時就會半途而廢。有恒是治學的必然要求。曾國藩指出:“學問之道無窮,而總以有恒為主?!彼涐槍Υ髢鹤釉o澤自訴為讀書記性不好而苦惱時,寫信指出:“爾讀書記性平常,此不足慮。所慮者第一怕無恒,第二怕隨筆點過一遍,并未看得明白。此卻是大病?!?/p>
他面對經過反復打磨將普通鏡片變成顯微鏡的事例有感而發:“天下凡物加倍磨治,皆能變換本質,別生精彩,何況人之于學,但能日新又新,百倍其功,何患不變化氣質,超凡入圣?”他反思自已不能有恒時曾說:“生平無恒,萬事無成,德無成,業無成,深以為恥。”有恒是人們成就一切事情的基本品格,也是治學有成的基本要求。在曾國藩看來,其一是要抓住當下,不可懈怠每一天。正如他要求曾紀澤看《漢書》那樣,每天至少看但也只能看二十頁,不能今日半頁,明天一頁,哪天有時間就看幾十頁或上百頁,如果有事就置之一邊。要把讀書治學作為自己每一天生活中的重要內容,作為一種生活方式,通過每一天的堅持來保證有恒、體現有恒。其二是培養情趣,情趣是有恒的催化劑,長時期從事枯燥無味的工作,對一個人的身心是一種摧殘,要使治學有恒,則必須從培養情趣入手,讓治學者能從中體悟人生道理,提高基本素質,領略人生樂趣,以情趣推進有恒。專一是治學的根本方法。曾國藩提出了他的根本方法:“求業之精,別無他法,日專而已矣。若志在窮經,則須專守一經;志在作義,則須專看一家文稿;志在作古文,則須專看一家文集。”
他曾以挖井來對子弟們作通俗說明,挖幾十口井不及泉水,不如只挖一井,挖到一定深度,終將及泉。讀書不專,見異思遷只會停留在表層,難以獲得精辟見解和心得,終其一生也難有專長。
二、曾國藩治學思想的現實意義
(一)有助于學子樹立正確的學習目的。目的是行為的歸宿,能調節人們的行為,起到方向作用,在治學的過程中,只有樹立了正確的學習目的,才能把握治學的金鑰匙,明白為什么學,應當學什么,需要解決哪些現實問題。曾國藩關于讀書是為了進德修業、衛身謀食、明白道路做好人、指導行動等治學目的,告訴我們為什么而讀書,選擇什么書來讀,把解決人生及社會中的現實問題與治學相結合,破除了治學過程中的盲目性、純功利性、雜亂性,增強治學的針對性、實效性,提高治學成效。
(二)有助于學子把握良好的治學方法。目的確立以后,還需要行之有效的方法與之相適應。良好的方法能夠改進我們的行為,使之事半功倍,相反,不適當的方法則會事與愿違,嚴重影響行為效果,可能導致我們最終放棄既定目標。對于治學來說,有些人由于不得要領,盡管忙碌一生,終無所成。把握切實有效的治學方法是通往學術殿堂的鑰匙,曾國藩的治學方法在今天仍然具有現實意義,每一個學人都應當將立志、有恒、專一、擇良師益友等治學方法貫徹到治學的全過程中,爭取治學成效的最大化。
(三)有助于學子轉變治學態度。治學態度不僅影響治學成效,而且通過學風作用于社會風氣??炭嚆@研、鍥而不舍、廢寢忘食、嚴謹踏實、一絲不茍、求真務實的治學態度,能通過廣大學子的示范效應來帶動社會風氣朝著好的方向轉變。因為良好的治學態度、嚴謹的治學作風體現在人的行動中。學習曾國藩的治學之道有助于我們克服治學目的的庸俗性、純功利性和治學行為的短期性、治學心態的浮躁性,培養有恒、嚴謹、扎實、專一的治學作風,造就十年磨一劍的治學精神,為社會的繁榮與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作者:江泳輝單位:中共婁底市委黨校馬列教研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