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探求帶教老師的法律意識培育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引導學生換位思考,充分尊重、理解病人的權利:
學生在臨床時往往會遭到各種各樣的拒絕,特別是在進行技術操作過程中。我們應及時引導學生換位思考,學習《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中有關病人所擁有的權利,如病人的自主權、知情權、同意權、隱私權等,使其及早樹立法律觀念,增強法律意識。如曾經有位學生在給一位新病人進行輸液時遭到家屬的拒絕,顯得非常不滿意,自認為技術操作熟練,同病房的其他病人也給予了肯定。于是她采取了消極的做法,進出病房時對該病人及其家屬視而不見。帶教老師發現這一情況后立即找她談話,引導她進行換位思考,明確自己的身份,理解病人的權利。此后,該生立即向那位病人及家屬道歉,贏得了病人及家屬的信任。很多護生在遭到病人的拒絕后不再是消極對待,而且是在充分理解病人權利的基礎上注意“感情投資”,為自己創造了更多的實踐機會。
2加強職業道德教育,提高自覺性:
認真學習實習守則中關于職業道德的要求。每月公布出院病人點名表揚學生的名單,列舉發生在學生周圍的先進事例,使其樹立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尊重病人的人格,盡職慎獨,注意言行謹慎,巧妙使用溝通與交流的技巧,融洽護患關系,加強工作責任心,在護理病人時用法律規范自己的言行。
3加強實習過程中薄弱環節的監控:
如逢年過節時,因許多學生從未經歷過不按時休假,人在心不在,極易發生護理差錯。此外,雙節期間也應被視作是一個差錯的高發期。我們利用每天下臨床巡視的機會及時提醒、教育,同時主動關心學生的學習及就業情況,給予出謀劃策,使學生能安心完成實習。護生實習到中、后期時往往自認為護理操作已經熟練,部分學生也會因為擇業問題而放松對自己的嚴格要求,加之臨床經驗的缺乏,很難保證其不出差錯。據報道,護生在實習中、后期出現的差錯占實差錯的93%。對此我們加強實習中、后期的教育,首先在護士長例會上強調本階段學生的特征,加強對科室各級護理人員的管理,嚴禁擅自指使學生單獨進行各項護理操作。其次加強帶教老師的督導工作,加強責任心。另外,利用每月學生集中講座的機會,繼續強調護理工作中每一件小事如一句不恰當的用語,一個不穩重的舉止,一項不規范的操作,一段不及時的記錄等都可能引發不必要的誤會,甚至導致醫療糾紛等嚴重后果。
4調整實習質量的考核形式
隨機抽考學生護理程序應用的綜合能力,一方面觀察護生護理基本知識與技能的掌握情況,另一方面注重觀察護生對病人權利的理解與執行情況。嚴格規定學生書寫的任何護理文件記錄必須經過帶教老師的批閱,不得擅自記錄。
通過對帶教老師和實習護生的法律意識的培養,增強了他們的法制觀念,不但保護了病人的合法權益,也保護了護理人員及護生的自身的合法權益。近幾年來,護生在院實習時未發生嚴重護理差錯及事故,發生一般性護理差錯事故明顯減少,收到了較滿意的效果。
作者:于洪曼曲莉矯德鳳單位:武警黑龍江省總隊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