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地區鄉村旅游發展的先進經驗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臺灣鄉村旅游發展概況
鄉村旅游,在臺灣稱之為休閑農業,又稱觀光農業,是指利用自然生態、農園景觀、農業文化、設施農業等各類資源,結合農林牧漁產業、農產品加工、鄉村文化及農家生活等,為民眾提供觀光、休閑,增進民眾對農業、農村和農民生活體驗的一種新穎農業生產經營形態,也是一種以農業活動為基礎,農業和旅游業相結合的生產、生態與生活三位一體的新型農業產業。早在20世紀60年代,臺灣地區的休閑農業就已逐步出現,開始萌芽。迄今,臺灣休閑農業發展成效顯著。休閑農業經營類型以產業類型和功能為標準,可分為以下幾種:休閑農場、休閑林場、休閑牧場、休閑漁場、觀光果園、觀光菜園、觀光茶園、觀光花園(圃)、市民農園、教育農園、度假民宿和農村文化活動等。
(一)主題鮮明,特色創意
臺灣山多、地少、面積小,因而開發休閑農業項目,不刻意追求項目規模,更多的是因地制宜,做精做深。在臺灣,許多成功的休閑農業項目幾乎都具備有極富個性的鮮明主題。經營者們非常注重精細管理,有意識地培植特色,融入創意,提升品質。為體現特色,不少休閑農業項目甚至選擇單一主題,不一定非要開發多大的面積規模,種植多少作物,養殖多少動物,獲得多高產量。一看很多休閑農業項目的名字,就知道其所經營的主要項目內容。如“飛牛牧場”,以奶牛為主的;“勝洋水草”,以水草為主;“養蜂人家蜂采館”,以蜜蜂產業為主;“大湖草莓休閑酒莊”,以草莓為主的。
(二)就地取材,精深加工
在臺灣的鄉村旅游開發中,將農業產品和觀光、體驗相結合,極大地延伸了產業鏈。以前往休閑觀光的旅游者為市場,對自有農副產品、特產進行開發設計,精深加工,從農作物產品鮮食、儲存保鮮、制煉干果到深度提取有效成分生產護膚美容品等衍生產品,一系列的農業資源開發技術,一應俱全。以苗栗縣大湖草莓休閑酒莊為例。大湖鄉位于苗栗縣南部,氣候溫和多雨,以草莓聞名,自1957年開始種植,至今60年,目前種植面積超過333.33公頃。大湖草莓休閑酒莊依托大湖鄉草莓種植,將小小一顆草莓延伸出了餐飲、購物、娛樂、游覽、采摘等旅游體驗。酒莊目前推出6種酒品,成為臺灣島內第一家生產草莓水果酒的酒莊,也是亞洲唯一的草莓酒制酒產地(全世界僅大湖、加拿大、美國有釀制草莓酒)。此外,還開發了各類以草莓為核心的加工及衍生產品,如草莓醬、草莓棒棒糖、草莓酥、草莓冰激凌、草莓香腸和草莓公仔等,以草莓為主線,打造出獨特的草莓文化。
(三)全面體驗,突出農趣
鄉村旅游體驗,理應是對鄉村生產、生活、生態的體驗。臺灣鄉村旅游開發中,圍繞以生產、生活、生態為核心的“三生一體”,在規劃建設中,尤其突出對農業生產、生活傳統的挖掘,讓旅游者進行體驗。臺灣休閑農業體驗中,類型多樣,內容豐富。濃濃的農家風味,是吸引游客體驗的首要因素。許多休閑農莊中都進行分區、設有設施,如烤肉區、采果區、游戲區、農耕體驗區等,供游客體驗。有的提供游客享受土窯烤地瓜、烤土窯雞的樂趣;有的提供與場內動物接觸的機會,游客可以喂養小牛、擠牛奶、剪羊毛,體會牧場農家生活。休閑農莊不僅是休閑娛樂、游玩,且是實踐、學習的好場所,平時還接待學校師生,用作畢業旅行或戶外教學。如苗栗縣飛牛牧場,從任何一個可能想到的方面,為游客提供全方位休閑體驗。牧場經營面積120公頃,現有服務設施面積50公頃,分為中心服務區、牧場生態區和DIY烤肉露營區。中心服務區有餐飲、住宿、商品等服務設施。DIY烤肉露營區有烤肉野炊區、露營區和多個體驗教室等。牧場生態區有飛牛廣場、蝴蝶生態區、黑山羊生態區、綿羊生態區和小動物區等。每個游人在這里都可以和大自然做親密接觸,親身種植蔬菜,體驗農場生活,了解動物們的生活狀態,欣賞蝴蝶翩翩起舞,給小白兔、黑山羊喂食飼料,在DIY區用牧場所產的牛奶制作冰淇淋、刨冰、餅干。在餐廳體驗牛奶開發的菜肴,品嘗新奇而有特色的牛奶火鍋。此外,飛牛牧場還接待學校師生前來進行戶外教學。
(四)深挖文化,打造資源
臺灣鄉村旅游開發特別擅于發現本土傳統、習俗、風情,深入挖掘文化內涵,化普通為特色,打造優勢資源。臺灣鄉村旅游在發展中做到依托自身資源,不盲目照搬,從本區域的自然資源、人文資源等各方面提煉特色,體現出濃郁的本地特色和當地風情。以新北市平溪區的天燈活動為例。燃放紙籠燈祈福是我國許多地區都有的節日習俗,但大多數地區并未加以關注,更沒有深度開發。大約于清朝道光年間(1821—1850),這種紙籠燈由大陸福建省惠安、安溪等縣傳入臺灣。隨后,燃放天燈的習俗就在平溪等地區扎根下來,逐漸形成了每年元宵節舉辦的活動,近年來更是被打造為聲名鵲起的民俗活動。天燈燃放地平溪老街位在臺北盆地外圍的偏遠山區中,每年天燈節期間,小小街道中要擠入15萬人,而平常時間前來,也可以進行天燈祈福。老街上聚集了售賣天燈及其衍生品的眾多商家,由此形成了平溪老街天燈文化現象。在這里,每年放飛的天燈超過了30萬盞,帶來的經濟效益不言而喻。
作者:雷揚 單位:四川旅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