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國家安全新形勢下的國防教育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理論觀察雜志》2014年第九期
一、國家安全新形勢為推動國防教育提供了新動力。
國防教育作為鞏固和加強國防而對公民進行的教育,是建設和鞏固國防的基礎,也是增強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素質的重要途徑。要進一步明確國防教育工作的總體要求、目標任務、方法途徑、保障措施等,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普及和加強全民國防教育奠定基礎。黨的十八大指出:堅持走中國特色軍民融合式發展路子,堅持富國和強軍相統一,加強軍民融合式發展戰略規劃、體制機制建設、法規建設。要抓住機遇,乘勢而上,圍繞促進軍民融合發展,搞好全民國防教育,教育引導廣大干部群眾,把愛國擁軍熱情轉化為推進經濟建設和國防后備力量建設協調發展的實際行動,不斷深化國防教育成果。
當前,我國正處在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國家安全形勢保持總體穩定,但國家安全問題的綜合性、復雜性、多變性趨勢不斷增強,對搞好國防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適應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新形勢的需要,不斷加強新形勢下國防教育是鞏固國防,促進國家安全的重要任務。加強新形勢下國防教育,必須圍繞時代主題和形勢任務,樹立與科學發展觀要求相適應的國防觀。要著眼推進經濟建設與國防建設協調發展,大力宣傳黨和國家關于國防建設的方針政策,加強國家安全新形勢教育,普及和深化國防法規宣傳教育,引導廣大干部群眾牢固樹立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的觀念,樹立富國和強軍相統一的觀念,樹立軍民融合式發展的觀念,樹立依法履行國防義務的觀念,切實打牢建設和鞏固國防的思想根基。
把國防教育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開展“中國夢”宣傳教育與國防教育統一規劃、同步實施、共同推進。動員全社會共同參與國防教育,調動各層面、各類群體的積極性,依法開展國防理論、國防知識、國防歷史、國防法規、國防形勢教育,把國防教育成果轉化為企事業單位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員工素質、履行國防職能的實際成果,轉化為雙擁共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實際行動,增強國防教育的系統性、針對性和實效性。要堅持齊抓共管,按照《國防教育法》規定,健全黨委、政府統一領導,國防教育辦公室組織協調,軍地有關部門各負其責的工作機制,形成整體合力,認真開展宣傳教育,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熱愛國防、關心國防、獻身國防的積極性。統籌國防教育與城市文化傳播,把國防教育融入城市歷史文化宣傳活動,在弘揚城市文化的過程中,強化公民責任意識、危機意識和國防意識。
二、國家安全新形勢下深化國防教育的新舉措。
雖然我國安全形勢不容樂觀,但我國全面深化改革,經濟社會持續向好發展的總體趨勢不會改變。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正帶領全國人民攻艱克難,穩中求進,開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的偉大征程,全國人民對美好未來的信心更加堅定,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更加充滿期待,強國強軍、鞏固國防已成為全國人民的普遍共識。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形勢和人們精神文化生活的新需求,為強化國防觀念,加強國防教育提供了新的機遇。要豐富載體、更新手段、創新舉措,加強思想引導,開展輿論宣傳,注重實踐培養,突出工作重點,使國防教育與時展合力合拍、同頻共振,為建設強大國防奠定堅實的思想基礎。
(一)要借助新興媒體開展國防教育。要適應信息生產和傳播方式深刻改變,媒體格局和輿論生態深刻改變的新形勢,用好互聯網、手機等新興媒體開展國防教育,開辦國防教育網站或網頁,建立新型國防教育宣傳平臺,把國防教育題材融入游戲、動漫、微視、微電影等,積極拓展信息化條件下開展國防教育的方法和途徑,不斷擴大國防教育傳播范圍。同時,要準確把握信息網絡全球化、普及化、開放化的特點,樹立保衛國家網絡空間安全的意識,重視網絡空間對國家發展和安全構成的嚴重威脅,自覺維護網絡信息安全〔1〕。
(二)要發揮紅色陣地作用促進國防教育。要充分發揮我市的紅色資源的教育功能,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國防教育基地建設,發揮好西滿革命烈士陵園、和平廣場、江橋抗戰紀念館等國防教育基地作用,搞好國防知識普及,開展生動形象的國防教育。組織機關干部、學生、企事業單位職工參觀“江橋抗戰”公園和“江橋抗戰”紀念館,觀看抗戰紀錄片,重溫抗日將領馬占山將軍指揮黑龍江省防軍在泰來縣江橋打響中華民族抵御外族侵略、有組織具規模的抗日第一槍的悲壯歷史和光輝戰例,深刻緬懷抗戰壯士,見證歷史、激勵斗志。
(三)要利用重大節日和紀念日引領國防教育。要利用9月3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八一、十一、8月15日“齊齊哈爾和平節”等節日深化國防教育。進一步明確中國人民抵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正義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近代以來中國反抗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深切悼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悼念所有在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戰爭期間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死難同胞,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戰爭罪行,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和愛國精神。
(四)要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深化國防教育。要通過“鶴城讀書月”、“道德講堂”、“道德模范評選”等活動,深入開展國防教育。建立以人武、專武干部為骨干,以民兵為主體的“為民服務隊”,開展社會志愿服務,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在傳播志愿服務理念的同時,增強人們的國防觀念,強化國防意識,使國防教育由“虛”變“實”。通過修建國防路、栽植國防林、建立國防教育基金等形式,動員社會力量共同搞好國防教育。選樹部隊、人武干部、退伍軍人中的先進典型,開展國防教育宣講、宣傳活動,營造濃厚的國防教育氛圍。采取每周播放愛國主義教育電影,每天播放國防知識,每天發送國防教育短信等形式,搞好社區國防教育宣傳,使國防教育向基層延伸〔2〕。
(五)要突出工作重點推動國防教育。抓好領導干部的國防教育。要把國防理論、國防法規、國防戰略等列入領導干部理論學習計劃,重點學習黨和國家領導人關于國防和軍隊建設的重要論述,特別是關于黨的新形勢下強軍目標的重要論述,強化國防建設與經濟建設協調發展、軍民融合發展等理念,提升從戰略層面認識和思考國防建設的能力〔3〕。抓好青少年學生的國防教育。要把國防教育納入學生素質教育之中,把國防教育同學校德育、素質教育同步推進,利用與部隊共建的平臺,開展軍校國防教育共建共管共育活動,向學校派出軍訓教員或國防教育輔導員,結合“軍營開放日”,組織學生參觀部隊榮譽室、隊史館、訓練場,觀摩官兵訓練,感受軍人的愛國主義情懷。舉辦“強軍夢、鶴城夢、我的夢”系列主題活動,開展“走出去、請進來、學起來”活動,組織學生參觀國防教育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感受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激勵愛國熱情。抓好民兵預備役人員的國防教育。著眼牢記使命,強化職能意識,圍繞高舉旗幟、聽黨指揮這個根本,突出抓好職能任務、形勢戰備、戰斗精神等教育,進一步增強他們建設祖國、保衛祖國的使命意識。認清國家安全新形勢,匯集各方力量,深化國防教育是黨委、政府和全社會的共同責任。要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堅持統籌兼顧、與時俱進,在深入開展國防教育中,進一步弘揚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喚起人民的憂患意識和民族危機感,為鞏固國防、強國強軍,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作者:李志濤單位:哈爾濱鐵路局人民武裝部齊齊哈爾民兵教導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