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道德與法治課中體驗教學方式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體驗學習是學生進行道德認知,獲得道德情感,提升道德判斷能力的重要途徑。在道德與法治課中,教師開展體驗教學,通過旁觀式體驗、親歷式體驗、成功性體驗、挫折性體驗,給學生搭建自主學習的平臺,促進學生將道德認知轉化為道德行為。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體驗教學;方式
體驗教學是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有效方式,給學生創建了自主學習的平臺,讓學生成為真正的學習主體,使學生獲得真實的內心體驗。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筆者致力于體驗教學的研究,現對體驗教學的幾種常見方式及價值闡述如下。
一、旁觀式體驗,重外部感知
體驗學習是學生通過自身感官進行學習的一種方式。學習者以旁觀者的身份,用眼睛觀察,用耳朵聆聽,通過對外部環境的感知而獲得的體驗,我們將其稱為旁觀式體驗。旁觀式體驗注重的是外部感知和熏陶感染,是一種接受性體驗,旨在通過創設問題情境,營造寬松的教學氛圍,引導學生初步感知學習主題,一般用于課堂教學的導入環節。如在《逛商場》一課教學中,筆者通過多媒體播放商場的場景導入教學。視頻給予學生視覺刺激,喚醒學生的生活經驗,使學生自然進入“買東西的學問”的探究中。
二、親歷式體驗,重內在感悟
親歷式體驗要求學習者親身參與活動,在親手觸摸、操作等行為中獲得真實的感知與體驗。親歷式體驗是一種直接體驗方式,能讓學生與對象事物零距離接觸,使雙方有面對面交流的機會,感知更真切,感悟更深刻?;谟H歷式體驗教學的重大價值,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筆者經常采用親歷式體驗教學,為學生創造親身體驗的機會,激勵他們主動參與實踐活動,使他們在親身經歷中獲得深刻的感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如《我們的合作》一課,在教學“合作的經驗”的內容時,除了引導學生說一說自己的合作經歷和經驗外,筆者還安排了做一做、玩一玩的活動,使學生體驗到合作的樂趣,認識合作的價值,積累合作的經驗。
三、成功性體驗,重正面激勵
根據學習者所獲得的體驗結果來分類,體驗學習可分為成功性體驗和挫折性體驗。成功性體驗重在正面激勵,屬于一種外在驅動力,賞識教學多采用成功性體驗。成功性體驗的價值在于為學生創造獲勝的機會,讓學生享受到成功的快樂,從而增強自信,獲得更大的成功。自信是成功的保證,成功是自信的溫床。對那些自信比較脆弱的學生,教師要給予他們成功的體驗,保護他們的自尊,提高他們的自信。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筆者經常給后進生提供成功的機會,使他們也能像優秀生那樣享受到成功的喜悅。如《平安回家》一課,在教學“認認交通標志”的內容時,筆者了解到××學生交通方面的知識較豐富,雖然他平時不太遵守紀律,但筆者決定發揮他的長處,把做交通標志連線題的機會交給他。他都做對了,我立即表揚了他,并請他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些交通標志,于是成功的體驗激發了他的學習興趣。我趁機說道:“為了我們的人身安全,我們要了解交通標志,遵守交通規則。同樣,我們在學校也要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和紀律?!彼牶笕粲兴虻攸c點頭。
四、挫折性體驗,重自我驅動
有時讓學生遭受挫折并非壞事,有可能會成為學生前進的動力,成為他人生中寶貴的經驗。現在的學生屬于嬌寵的一代,在蜜糖中長大,有的甚至沒有遭遇過挫折,抗挫能力脆弱。為了學生的健康成長,教師有必要讓他們嘗嘗失敗的滋味,培養他們的耐挫能力,讓他們在挫折中成長。如教學《我們的合作》一課時,為了讓學生認識合作的重要性,筆者給學生安排了一些體驗活動,其中一個是拉玻璃球比賽:將學生分為6組,每組6人,然后在6個瓶中分別放入6個玻璃球,讓學生每人抓住一根系著玻璃球的線,看哪個組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將6個玻璃球全部拉出來。為了增加比賽難度,筆者故意選擇小口瓶,一次只能通過一個玻璃球。筆者一聲令下,所有的學生都想爭奪第一,紛紛搶著往外拉,結果玻璃球都堵在了瓶口,一個也沒拉出來。面對失敗,有的小組互相埋怨,有的小組垂頭喪氣。挫折給了學生增長智慧的機會,他們總結失敗的教訓,商討解決問題的辦法。通過討論,學生終于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想要成功就要合作,不能強調個人主義,要依次有序地往外拉玻璃球。這樣教學,挫折性體驗增強了學生的抗挫力和合作能力。體驗學習是學生進行道德認知,加深道德情感,提升道德判斷能力的重要途徑。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要開展體驗教學,讓學生在多元化的體驗中健康成長。
作者:陳曉穎 單位:江蘇啟東市南苑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