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人口管理信息系統建設制度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建設目標
按照國家、省、市及區的要求,結合鎮實際,制定鎮人口管理工作制度與規范,建設鎮人口管理信息庫,采用自主采集,部門交換,信息整合等各種方式,實現人口信息的及時更新,形成適合本鎮實際的人員人口個案數據和流動人口個案數據采集及變更工作機制,推動與公安、民政、衛生等部門的人口信息交流與共享。基本建成標準統一,管理規范,覆蓋全部人口的個案信息庫,建立人口信息化應用程度、數據、資源開發利用能力,提升人口計生科學決策、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水平。
二、主要內容
1、統計口徑。
全員人口信息。全員人口信息系統的管理統計對象為常住本地及戶籍在本地的所有人口,以戶為單位進行統計登記。
流動人口信息。離開本鎮市區域30日以上(流出人口),流入現居住地30日以上(流入人口),以工作、生活為目的異地居住的成年流動人口和隨其一起流動的未成年人口。其中:市區與區之間人戶分離人口及婚嫁人員除外;因出差、就醫、旅游、探親、訪友、服現役、中等以上學校在校生等人口除外。
2、主要項目。
全員人口信息。主要項目包括:現居住地址及代碼、戶籍地址及代碼、門牌號、戶編碼、聯系電話、居住類型、姓名、與戶主關系、性別、身份證、出生日期、戶口性質、民族、文化程度、婚姻狀況、建卡日期、退出日期、退出原因、配偶姓名、配偶身份證、父親姓名、父親身份證、母親姓名、母親身份證、領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日期、納入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制度日期、納入計劃生育家庭特別扶助制度日期等。
其中領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日期、納入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制度日期、納入計劃生育家庭特別扶助制度日期等信息項可從省育齡婦女信息系統、獎勵扶助信息系統中自動獲取。
流動人口信息。采集流入人口和流出人口的信息包括基本信息、家庭戶信息、戶籍所在地地址、公民身份證號碼、出生日期、文化程度、戶口性質、流動原因、流出(返回)日期/流入(離開)日期、婚姻狀況、聯系電話等12個;家庭戶信息項目包括:是否家庭戶流動、(已婚人口)配偶是否隨同流動等2個。
3、數據標準。
全員人口信息的數據標準按照《關于印發全員人口個案管理信息系統基礎數據結構與分類代碼(試行)的通知》(人口廳發[2008]59號)、《育齡婦女信息系統(WXS)基礎數據結構及分類代碼》國家標準、《人口和計劃生育系統區劃代碼應用管理規范(試行)》、《省人口和計劃生育綜合信息平臺》相關代碼等現有標準執行。
全員流動人口信息的數據標準按照《全員人口管理基礎數據結構與分類代碼(試行)》、《育齡婦女信息系統(WZS)基礎數據結構及分類代碼》國家標準、《人口和計劃生育系統區劃代碼應用管理規范(試行)》等現有標準執行。
三、工作流程
人口管理信息系統工作流程一般為:信息采集與變更、信息錄入與上報、信息匯總與分析、信息接收與下載、信息審核與監控等。
1、信息采集與變更。
⑴初次信息采集。
村(居)委會按照統計口徑和指標的要求,參考公安、民政、衛生、勞動保障、統計等部門帳冊、戶籍等資料,集中時間入戶調查,采集核實修正人口相關信息,認真填寫人口信息登記表。
⑵變更信息采集。
人口變更信息的采集依靠系統自采,部門共享獲得,村級根據信息進行核實、修正,保持信息收集的連續性和及時性。
2、信息錄入與上報。
經核實無誤后,由(區)組織人員負責將個案信息錄入人口管理信息系統;以部門共享等方式獲取的相關信息,經確認后再入庫,數據錄入變更一般在每月5日前完成,通過信息網絡上報區人口管理信息系統。
3、信息匯總與分析。
接收到信息后,鎮級對有關數據進行匯總與查詢,生成相關報表及各類分析表。
4、信息接收與下載。
通過信息網絡,鎮定期上報各種人口信息統計報表和流動人口個案信息,定期下載國家頒發的跨省流動人口個案信息,并由鎮級流動人口管理人員核查后再反饋區級人口管理信息系統。
5、信息審核與監控。
采取層級負責的方式,對人口管理信息系統建設工作進行質量監控。鎮規劃統計人員加強對信息采集、錄入、上報等環節的監控,提高信息準確率、上報及時率、信息完整率,確保數據質量。
四、工作安排
1、建立組織。
鎮建立人口管理信息系統建設領導小組,由分管領導同志任組長,由社會事務辦公室副主任、社會事業中心副主任、派出所所長任副組長,由財政所長、民政助理、鎮統計管理辦公室、農業服務中心副主任、企業服務中心副主任共五名同志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鎮人口計生線人員負責日常工作的組織落實。并按聯系的村(居)分片包干負責。
各村(居)由支部書記為第一責任人,全體村(居)干部參加,并分片包干。
調查員隊伍的建立。各村(居)應按不多于300人一個調查員的要求配備調查員。調查員必須符合工作認真、字體端正、熟悉調查組人口情況的要求,最好是退休教師、村干部、大學生村官等。
每村(居)落實數據錄入人員一名,必須高中以上文化程度,電腦操作熟練,工作責任心強。
2、時間部署。
年初步建立人口管理信息工作制度,基本完成全員人口信息和流動人口信息的采集。
鎮制定方案,組建領導班子,選調信息采集員。
完成信息采集。
完成數據錄入、修訂,并初步運行。
健全完善人口管理信息系統正常運行的各項制度,正常運行人口管理信息系統,全面建成人口數據庫,利用人口管理信息系統數據開展相關分析及宏觀研究,為政府決策提供支持。
3、考核獎懲。
鎮建立人口管理信息系統建設工作考核獎懲辦法,區鎮對各村(居)人口信息采集、錄入工作進行百分考核,得分95分以上為一等獎,90-94.9分為二等獎,85-89.9分為三等獎,85分以下不得獎。其中信息采集工作占60分,在11月20日前完成并通過驗收的此項工作占60分,在11月20日后完成的,每遲一天扣1分。信息質量占20分,主要考核數據項登記的全面性和準確性,人口信息登記表的工整性和美觀性;信息錄入占20分,要求做到及時錄入,準確無誤。具體以區、鎮考核登記為準。
這次調查采取以獎代補,根據考評總分、評出一等獎3000元、二等獎2500元、三等獎2000元,一等獎不受名額限制。
五、工作要求
1、加強領導,統一認識。
建設人口管理信息系統是關系全局的重要工作,是新時期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職能轉變的迫切要求,是提升人口計生科學決策、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水平的重要舉措。各村(居)一把手要高度重視此項工作,把人口管理信息系統建設作為提升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水平的重要內容。各村(居)要切實做好各項工作,確保按時完成任務。
2、制定規范,認真實施。
各村(居)要按照省、市、區、鎮的統一要求,結合各村(居)實際,制定具體工作步驟,明確分工,責任到人立即在全鎮范圍內全面開展全員人口信息和全員流動人口信息的采集、錄入、審核、上報工作,把人口信息采集工作落到實處,提高采集信息準確率。
3、強化質量,加強監督。
信息質量是系統的生命,建立數據評估制度。鎮對上報數據要進行分析和評估,切實把好質量關。定期進行各種抽查,檢查并考核系統質量。
4、加大投入,提供保障。
鎮政府切實保障全員人口信息管理工作所需經費,將采集信息、培訓維護等相關經費納入年度人口和計劃生育事業經費預算。要加強對村(居)人口信息采集人員的配備和培訓,提高信息管理的業務能力與工作水平,切實保證全員人口信息管理工作順利開展,保質保量按時完成人口管理信息系統的建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