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小麥抗旱促進春管制度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及早普澆“返青水”。返青期麥田保持充足的水分,有利于促根、發蘗,春發轉化。各地要克服靠天等雨的消極思想,全面發動,力爭普澆一次返青水。尤其是、西部、北部重旱區,要不惜一切代價,千方百計調度水源澆好“保苗水”。水源緊缺的地區提倡噴灌、潑澆方式,避免大水漫灌,盡可能提高水源利用率。澆水時間要選擇日均氣溫穩定在3℃以上,做到小水灌溉,當日下滲,地表無積水,避免夜間出現地面結冰現象。
二、適時普施“返青肥”。由于長時間干旱缺水,今年全市返青期苗情生長轉化量嚴重不足,各地要結合灌水抗旱,適時普施“返青肥”。對于旱情較輕的田塊,生長正常的田塊,每畝增施5公斤尿素,促其盡快生長;對于長勢差、旱情重、脫力落黃、發生旱凍疊害的田塊,要及早施用返青恢復肥,結合灌溉每畝增施10公斤尿素,促進生根發苗,促春發轉化,增加穗數。
三、搶時間做好化除和病蟲害防治。由于冬前麥田雜草出草率偏低,化除面積相對較小。春季化除時間堅持“宜早不宜遲”的原則,掌握在冷尾暖頭,日均溫在5℃以上搶晴用藥,以爭取防治時間,提高防治效果。以禾本科雜草為主的田塊,可選用精惡唑禾草靈、炔草酯、唑啉草酯·炔草酸等藥劑;以闊葉草為主的田塊可選用氟氯吡氧乙酸、唑草·苯磺隆、2甲4氯等藥劑。小麥返青至拔節期也是紋枯病、麥蜘蛛、麥蚜蟲等病蟲的危害盛期,要切實抓好測報與防治工作,努力減輕病蟲危害損失。
四、搶季節做好作物改種準備。對于旱情特別嚴重,麥苗死亡率較高的田塊,要根據實際情況,結合春播生產,及早準備種子和種苗,搶時改種適宜農作物,發展高效農業,調整農業結構,積極發展生育期在70天左右的蔬菜和瓜果的生產,待蔬菜瓜果收獲后,及時騰茬做好夏種;也可改種玉米、棉花、花生、甘薯等春季旱作物,減輕旱災造成的損失。
五、切實抓好服務與指導工作。要組織廣大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分析苗情、旱情、墑情,蹲點指導,進村入戶,動員農民科學抗旱,澆水施肥。要加強政策和信息引導,認真研究政策、把握政策,當前特別要抓好冬小麥抗旱澆水補助、冬小麥返青拔節弱苗施肥補助政策的落實,把中央出臺各項扶持糧食生產政策落實到基層,落實到農戶,最大限度發揮政策激勵效應。要堅持一手抓好抗旱春管,一手抓好春耕備耕工作,搞好農資供應,加強市場監管,開展技術培訓,確保春耕備耕工作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