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建設市場準入及管理辦法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第一條為進一步規范縣建設市場秩序和房地產開發經營行為,不斷提高縣建設工程施工安全質量管理水平,促進和保障房地產業的健康發展,依據《建筑法》、《招投標法》、《城市房地產管理法》、《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建筑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城市房地產開發經營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結合縣實際情況,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規定適用于在縣境內從事建設工程的建、擴建、改建等有關活動的建設單位、勘察、設計、施工、監理、房地產開發企業及中介機構。
本規定所稱建設工程,是指土工程、建筑工程、線路管道和設備安裝工程、市政工程及裝修工程。
第三條為加強建設市場管理,成立建設市場準入及管理審核委員會,其主要職責是:制定建設市場準入及管理的相關政策規定;對進入參與建設工程活動的相關企業進行準入資格審核;組織協調指導全縣建設市場的管理。委員會下設辦公室,負責日常管理工作。
第四條建設市場管理實行資格審核準入備案制度,凡進入縣建設市場進行建設工程活動的工程建設、勘察、設計、施工、監理、房地產開發企業等相關企業及中介機構,在參加招投標和進入市場前均應向審核委員會提出申請,經審查批準后方可參加招投標、建設開發和中介服務活動。
第五條鼓勵資質等級高、信譽好、綜合實力強的企業參與縣建設工程的施工、監理及房地產開發。
第六條建設工程的各方主體及中介服務機構應按照相關法律、法規正確履行各自職責,承擔相應義務,共同維護好建設市場秩序。
第七條建設單位應將工程發包給有資質的施工、監理企業,選擇信譽度好的中介機構并負責及時辦理工程招投標、施工許可、質量安全監督備案、組織竣工驗收。未進行竣工驗收的工程不得交付使用,否則依據相關規定對建設單位及負責人進行處理和處罰。
第八條勘察、設計單位應當在相應的資質等級許可范圍內承攬工程,設計文件應達到國家規定的設計深度,并對設計文件負責。勘察、設計人員應隨工程進度及需要及時到達施工現場進行驗收、認證。對違反標準規定勘察、設計造成質量安全事故、經濟損失、服務不到位的,記入“不良行為信用檔案”;按相關規定予以警示、告誡、罰款;情節嚴重的取消1-3年在縣設計準入投標資格,并報請上級行政主管部門降低資質等級、吊銷資質證書,清除出建設市場。
第九條施工單位應當依法承攬工程,加強工程質量安全管理。對弄虛作假承包工程、管理混亂、非法轉包工程、發生質量安全事故并隱瞞不報、不履行保修合同、惡意拖欠民工工資、組織唆使無理“鬧薪”引發極端或群體性上訪、信譽度差和有其他嚴重違規行為的,記入“不良行為信用檔案”;按相關規定予以投標警示、告誡、罰款;情節嚴重的取消1-3年在縣施工準入投標資格,并報請上級行政主管部門降低資質等級、吊銷資質證書,清除出建設市場。
第十條監理單位應當正確履行工程監理職責,按合同約定配備相關工程技術人員進駐施工現場,并按工程監理規范的要求,采取旁站、巡視和平行檢驗等形式對建設工程實施監理。對監理不到位,無證監理,與施工單位串通,欺上瞞下不認真履行職責發生質量安全事故的,記入“不良行為信用檔案”;按相關規定予以警示、告誡、罰款;情節嚴重的取消1-3年投標資格,并報請上級行政主管部門降低資質等級、吊銷資質證書,清除出建設市場。
第十一條凡在我縣從事房地產開發的企業,在開發建設過程中若發生不履行合同、資金不落實、拆遷補償安置不到位、工程不能按時竣工交付使用,室內外設施不配套,物業管理服務跟不上,售房過程中發生囤房惜售、哄抬物價、合同欺詐以及銷售過程中的面積縮水、一房多售、違規銷售等違法違規行為的,中止合同(協議)、責令停止開發銷售活動,沒收違法所得,記入“不良行為信用檔案”;并按相關規定予以處罰。造成群體上訪和不良影響的,情節嚴重的,報請上級行政主管部門降低資質等級、吊銷資質證書,清除出房地產開發建設市場。
第十二條凡屬縣的建筑工程項目,建設方和施工方必須按規定足額繳納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否則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不予發放施工許可證。開工后,建設單位應按雙方簽訂的施工合同及時支付工程款,施工單位應當按工程進度款的23%提取工人工資,并建立工程賬戶和個人工資臺賬,及時將工人工資存入賬戶。施工單位承包工程后根據工程的規模,做好用工計劃安排,簽訂勞動用工合同,及時到勞動部門進行審查備案。由勞動部門出具相關證明后到銀行專戶提款發放工人工資,并且向勞動部門上報當月工人工資發放表。
第十三條加強對招投標、造價咨詢、房產評估、工程檢測等中介機構及注冊執業人員的準入資格審核和從業活動的監管。對業務人員素質低、單位不認真履行職責、服務質量差、有不良行為的中介機構記入“不良行為信用檔案”;按相關規定予以警示、告誡、罰款;情節嚴重的,報請上級行政主管部門降低資質等級、吊銷資質證書,清除出縣建設市場。
第十四條相關行政主管部門應當依法加強監督管理,對監督不力、不作為、有違法違規行為的,將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嚴肅處理,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