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學生管理和法紀教學的規定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進一步加強學生管理
不僅關乎到學生的學業進步,學生管理是教育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決定著學生的行為習慣和人生走向。要把學生管理作為教育管理的最主要環節抓緊抓實抓好。
健全黨支部、政教處、團委、少先隊等組織機構,一要加強學生管理工作的領導。要確定一名領導專門負責學生管理工作。充實人員,合理分工,靠實責任,保證學生的一切活動都在學校管理視線之內。學校校長是學校管理的第一責任人,也是學生管理的第一責任人,要大力支持學生管理工作,從人員配備、工作安排、時間分配、經費等方面給予支持和關心,保證學生管理工作機制的暢通運行。今后,那個學校對學生管理工作不重視,責任落實不到位,造成重大后果的要嚴肅追究鄉校負責人和有關人員的責任。
從門衛制度、課間管理、活動管理、就餐管理、住宿管理等方面建立具有科學性和可操作性的制度。要探索建立制度落實保障機制,二要嚴格落實學生管理制度。要加強學生管理制度建設。把學生管理作為全體教師的主要工作內容,發動全體教師參與學生管理。特別是科任教師要增強管理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掌握學生思想狀況,自覺履行管理職責,不能只忙于所教學科成績,漠視學生管理,把責任推給班主任,導致學生畸形發展。要保證學生從入校到回家都有制度的約束,有教師的監管,不留盲區。要進一步研究校外住宿生管理制度,從學生自我約束、自我管理和學校管理兩方面健全制度,把學校管理的觸角延伸到學生住宿點。要堅持責任制管理,進一步細化責任指標,向店主、家長交清責任,嚴格控制學生私自外出。要建立與店主、家長溝通交流機制,以便隨時掌握學生去向,保證學生在校內、校外、家庭時時處處有人管理。要集中開展一次學生不良行為專項治理活動,重點掌握學生抽煙、酗酒、賭博、進網吧情況,積極與家庭聯系,掌握每個學生的思想狀況和行為表現,梳理歸納,有針對性地開展重點幫扶教育活動。要注意教育的方法,多發現學生的閃光點,以正面引導為主,積極開展師生談心活動,切忌生硬的批評,甚至采取高壓政策或其他過激手段,影響教育效果。
也是薄弱部位,三要加強重點部位重點時段的管理。校外住宿生管理一直是學校管理的重點部位。學生在校外的活動是學生管理的重點時段,也是薄弱時段。要落實校外住宿學校考察劃片和校外住宿生查宿制度。學校要負責把那些住宿條件較好,富于責任心的家庭作為學生住宿的首要選擇點。要堅持每晚查宿,弄清學生在住宿點的活動情況,有異常情況要及時向學校報告,不得隨意拖延或者隱瞞不報。要定期召開家長和店主會議,教給管理方法,要求家長、店主發現學生違反學校規定或其他異常情況及時向學校報告,努力形成家庭、店家、學校共同管理學生的良好機制,從管理上保證學生在法紀允許的范圍內活動。
二、進一步加強學生法紀教育
加之社會各種不健康思潮的沖擊,青少年正處在心智快速發育的重要時期。學校教育稍有疏忽,學生的非觀念就難以形成,甚至扭曲。因此,必須加強學生的法紀教育,讓學生知道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是違法違紀的不能做,從而把自己的行為約束在法紀允許的范圍之內。
切忌臨時性隨意安排。要確定每學期專題教育活動的主題,一要重視法紀教育。各鄉校要把法紀教育活動作為學校教育的主要內容在開學初做出安排。增強計劃性和針對性,每學期專題教育活動不少于三次,每次專題教育活動都要精心準備,做到有的放矢,保證效果。
以案說法,二要創新法紀教育方法。要聘請司法界專業人員開展法制教育專題講座。以生動的實例教育學生。同時要鼓勵學生向司法專業人員現場提問,解決心中的困惑,從而知法懂法,進而自覺守法。要加強紀律教育,特別是每學期開學后要集中二到三周時間開展紀律教育,要選擇具有教育意義的典型事例,特別要抓住身邊的人和事教育學生,讓學生明白什么事是學生可以干的什么事是違反學校紀律的不能干。集中教育的基礎上,要把法紀教育作為常規工作經常抓,抓經常。要把法紀教育滲透到教學活動中去,時時提醒學生。要重點學習《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法》讓學生感到法就在自己的身邊。要通過法紀知識競賽、法紀教育征文、演講比賽、讀書等活動的方式讓學生在自己的閱讀創作中受到實實在教育。要讓學生在學習和活動中感受和內化法紀知識,從而自覺抵制不良誘惑,遵紀守法。
三、進一步加強學生思想道德建設
更重要的要教給學生如何做人。要遵循教育規律,學校不僅要教給學生知識。把學生思想道德建設放在學校工作的首位,充分認識思想道德建設對學生一生發展的重要意義,工作中滲透,生活中滲透,把每一個學生都培養成具有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人。
引導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學會自我教育。要大力開展專題教育活動,一要改變德育工作方法。要加強學生的道德實踐活動。通過在全校全班開展先進人物事跡報告、故事演講、讀后感等主題活動引導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明確人生航向。要落實一周一次班會制度,堅決禁止文化課擠占班會、活動課的現象。要加強班會的指導,倡導科任教師參加班會,和班主任一起組織教育活動,多召開主題班會,一周一個主題,充分發揮班會在學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積極作用,避免把班會開成批評會,使學生從心理上拒絕接受,影響教育效果。要通過具體的活動讓學生從中感悟,增強是非觀念。要把德育工作滲透到學校一切工作之中,包括教學活動、校園環境、學生生活等方面,不要把德育工作和其他工作簡單割裂,形成“管而不教教而不管”被動局面。要堅持“教”管”并重,既要教給學生文化知識又要教會學生如何做人。特別對那些違反了學校紀律的學生要通過事件分析學生心理,從中發現學生違反紀律的根源,再進行耐心的教育。要通過一件事教育一大批學生,避免那個學生違反了紀律批評那個學生,批評完了事,結果學生還是想不通,錯誤還是照樣犯的簡單辦法。
如果德育工作不能深入到學生的內心,二要細化德育工作手段。德育工作是一項細致入心的工作。就沒有任何效果。要細化德育工作手段,把德育工作做到學生心里去。要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每學期都要開展心理健康專題教育活動,有條件的學校要設立心理健康咨詢機構,主動為學生解決心理困惑。要正確處理教學與課外活動的關系,落實每天1小時的體育活動時間,緩解學生緊張的心理壓力。要注意發現學生的心理動向,不能把師生關系簡單化為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多和學生談心溝通,多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問題,特別對那些經常違反紀律、調皮的學生更要傾注大量的愛心,發現他身上表現出來的優點,并以此為切入點正面引導,幫助學生解開心結,鼓勵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要加強班主任和科任教師的聯系,多討論學生的行為習慣,發現學生身上的苗頭性問題,共同制定教育目標,不同的課堂上共同關注那些問題較多的學生,形成幫助教育這些學生的愛心氛圍,促使他進步,逐步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學會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促進學生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