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團區委情況小結及安排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按照區委領導“各級黨組織要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周密部署,結合本地區、本部門的實際,切實抓好四中全會精神的學習貫徹”的指示,團區委開展了關于“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的傳達、學習、研討活動,團區委副書記高文娟、朱立達及全體機關黨員干部參加了此次會議。
會上,機關黨員干部對《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報告》及《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會議公報》進行了導讀學習,結合學習內容,針對“如何運用全會精神指導和推進基層黨的建設”及“如何結合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推動科學發展”,機關黨員干部開展了熱烈討論?,F將學習貫徹情況總結如下:
一、用全會精神指導和推進團區委黨建工作
(一)團區委黨建情況概述
目前團區委共有35歲以下青年13人,黨支部1個。團區委將黨建工作與青年文明號、青少年文化節、青年志愿者等活動結合起來,通過發揮團組織的作用來服務青年成長成才和全局建設,收到了良好效果。黨建帶團建豐富了黨對共青團工作領導的實踐方法,同時也極大地促進了團組織的自身建設,增強了團組織的適應力、吸引力、凝聚力和戰斗力。
幾年來,團區委堅持做到了“五帶一優化”,即帶思想建設、帶組織建設、帶班子建設、帶隊伍建設、帶工作發展、優化工作環境,逐步形成了“以黨建帶團建,抓黨建促團建,黨團共建促發展”的工作格局。
1、帶思想建設,切實加強黨團員的政治思想教育
思想建設是黨團建設的首要任務。團區委黨支部要求各基層團組織把指導共青團加強思想建設擺到重要位置,用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構筑青年一代強大的精神支柱,加強對團員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團干部和團員青年的思想政治素質。
堅持落實“”制度,為團區委黨支部的組織建設提供制度保障。全年每個季度召開一次支委會,如有特殊問題需要研究時隨時召開支委會;定期召開黨員大會,堅持黨課教育制度。
繼續抓好黨員民主生活與評議制度。黨員結合一年來個人思想、學習、工作情況,特別是履行崗位職責情況和模范作用發揮情況進行小結。在個人小結的基礎上,黨支部認真組織黨員進行民主評議,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在民主評議的基礎上,評選支部優秀黨員。
2、帶組織建設,健全完善全區基層團組織
團區委黨支部堅持對基層團組織進行分類指導,積極調整組織設置,創新工作方式,拓展工作領域,不斷擴大團組織的覆蓋面和在青年中的影響力,鞏固黨執政的青年群眾基礎。在基層團組織建設方面,堅持以開展黨建“三級聯創”活動為契機,建立健全基層團組織的各項工作制度,切實加強了基層團組織建設;以爭創“五四紅旗團委(總支部、支部)”為抓手,在全區基層團組織中開展“達標創優”活動,促使各級黨組織和行政領導提高對團的工作的關心和重視,并定期討論研究團的工作,聽取團組織的匯報,對團組織開展工作給予經費、物質、人員保障,推動了基層團組織建設。
3、帶班子建設,增強團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
區委一直非常重視團區委班子建設,從班子成員的配備、活動的開展、團干部的轉崗等方面,對團區委給予更好的關注和關愛,極力給共青團工作營造良好的環境。
年月成功召開了共青團北京市區第十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了新一屆團區委班子,新一屆班子年齡、文化、結構比較合理,是一個區委滿意、團員信任、青年認可的班子,為開創區共青團工作新局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根據《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章程》和《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地方各級代表大會組織選舉規則(暫行)》的有關規定,年月召開了共青團北京市區第十一次代表大會。為建設更扎實的區共青團領導班子打下堅實基礎。
4、帶隊伍建設,為黨組織不斷輸送新鮮血液
幾年來,團區委要求各級基層黨組織要加強指導團組織做好經常性發展團員的工作,加大了“推優入黨”工作力度。在實施青年干部培養和推薦過程中,加強了對青年干部的培養、教育,共舉辦青年干部培訓班2期,培訓青年骨干70多人;狠抓了團員發展,在區委和各級黨組織的指導下,各級團組織積極發展新團員;強化了“推優入黨”工作,把外來務工青年、在校優秀中學生、創業青年等作為“推優入黨”的重點對象,通過定期培訓、掛職鍛煉等形式,搞好了推優對象的培養。
5、帶活動開展,充分發揮共青團生力軍和突擊隊作用
全區各級團組織結合黨政在各個時期的中心工作,精心開展形式多樣、青年歡迎、社會需要、黨政滿意的主題活動,以活動凝聚團員青年,充分發揮共青團生力軍和突擊隊作用,服務我區現代化新城區建設。幾年來,團區委先后舉辦了青少年文化節、區大學生村官風采大賽、首都青年公務員風采大賽賽區比賽等活動,深入開展了希望工程、星光自護夏令營、青年文明號創建、青年崗位能手創建、北京奧運會殘奧會城市志愿者服務等共青團品牌活動。通過開展活動,豐富了全區團員青年的生活,陶冶了團員青年的情操,增強了團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6、加強領導,進一步優化團建工作外部環境
幾年來,區委站在保障黨的事業后繼有人的高度,始終把共青團工作作為黨的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切實加強對共青團和青年工作的領導。團區委還注重引導基層團組織主動爭取同級黨組織對青年工作的領導和重視,極大地優化了團建工作的外部環境。
(二)以全會精神指導團區委黨建工作新思路,保證團建工作再上新臺階
共青團是黨領導的先進青年的群眾組織,是黨的青年工作的重要力量,是黨的助手和后備軍。團的建設作為黨的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始終與黨的建設息息相關,緊密相聯,是黨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一項基礎工程。加強基層團建工作,是鞏固黨的青年群眾基礎、為黨贏得青年、贏得未來的必然要求,是新時期黨建工作的內在需求。
黨建帶團建,目的在于以黨的建設帶領和帶動團的建設,實現黨團共建,充分發揮共青團組織團結、教育、帶領廣大青年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的生力軍作用。
1、黨建帶團建是優化共青團工作外部環境的需要。
隨著新的形勢發展,團的建設面臨著一系列的挑戰。黨建帶團建工作順應了時展的需要,通過相關政策的制定和實施,保證團的組織建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強團組織適應改革、建設和發展需要的能力,將有力地促進共青團工作的全面發展。
2、黨建帶團建是提高共青團工作管理水平的需要。
在黨組織的高度重視下,各級、各單位通過專題研究、規劃、部署共青團工作,使團組織制定的工作目標適應黨組織中心工作任務的要求,更加科學合理,富于實效。通過加強管理,團組織自覺汲取黨組織工作的先進經驗和方法,在黨組織的指導幫助下不斷充實和完善自身的管理手段,健全和改進自身的工作方法,鞏固和提高了工作管理水平;通過帶班子,使團干部在實踐中得到充分鍛煉,為團干部堅定政治方向,提高政治素質創造條件,開闊團干部的工作視野。
3、黨建帶團建是增強黨團組織戰斗力的需要。
發展是第一要務,迫切要求共青團組織要以黨政工作為中心,在現代化新城區建設中發揮生力軍和突擊隊作用,而黨建帶團建要求黨團組織開展好黨團共建活動,通過黨團員共建突擊隊、黨團員共建責任區等行之有效的黨團活動,增強了黨團組織參與全區經濟社會建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有效提高了黨團組織戰斗力。
二、結合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推動共青團工作科學發展
科學發展觀是指導我們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將貫穿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全過程,是我們所必須堅持的當代馬克思主義。深刻理解和自覺掌握這一理論并用以指導實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團干部特別是團的各級領導干部學習和實踐科學發展觀要在改造客觀世界和改造主觀世界上尋找結合點。要把深入學習和實踐科學發展觀與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和團十六大精神結合起來,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各級共青團組織的重要任務,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學習實踐活動中去。用理論上的清醒,保證行動上的堅定。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改造主觀世界,實現自身政治上靠得住、過得硬,做讓黨放心、讓青年滿意的團干部。
(一)在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方面取得的初步成效
近年來,團區委在創新機制、加強自身建設、推動科學發展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和實踐,科學決策的程序日趨完善,各項規章制度進一步健全,共青團事業得到長足發展,共青團各項重點工作均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加強機關整體建設。一是加強學習,提高班子成員的整體理論素養和水平;二是抓好團干部理論學習,進一步充實理論知識;三是加強干部隊伍建設,組織團干部開展學習培訓活動。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加強團的自身建設。近年來堅持“黨建帶團建”,以“三級聯創”為抓手,團的自身建設得到加強。一是以“達標創優”活動為載體,切實加強了基層團組織建設工作。二是加大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區建團工作力度。三是加強基層團干部隊伍建設。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充分發揮共青團組織在精神文明建設中的骨干作用。一是積極組織開展扶貧幫困、“送溫暖、獻愛心”等活動;二是積極發揮先進典型的引領和帶動作用,建立青少年先進典型評選表彰機制;三是廣泛開展青年文明號創建工作,發揮青年文明號集體在精神文明建設中的整體輻射功能;四是廣泛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青年志愿者服務社會公益活動,贏得了社會各界的肯定和廣泛認同。五是通過“青少年維權崗”等載體大力開展青少年維權工作,維護青少年的合法權益。
(二)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改革創新的精神推進團的建設和事業發展
一是切實履行團的根本職責。從大的方面講,不斷鞏固和擴大黨執政的青年群眾基礎,團結帶領青年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這是共青團的根本職責所在。具體到區共青團來講,團結帶領全區團員青年為的政治穩定、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展而努力奮斗,是共青團的根本職責所在。我們要堅持用科學發展觀指導和推動區青團的工作,引導廣大青年堅定理想信念,積極踐行科學發展觀,最大程度地調動各族團員青年投身于經濟社會建設的主戰場,不斷開創共青團事業發展新局面。
二是著力增強基層團組織對青年的吸引和凝聚。團的各項職能作用最終要靠基層去實現,共青團與廣大青年的聯系歸根結底是由基層組織來實現的。結合共青團實際,就是要重視團建創新,積極探索一切可能凝聚基層青年的活動載體和組織形態,努力構建適合基層實際,便于吸引凝聚青年的工作網絡。要把工作重心下移,把資源向基層傾斜,切實增強基層組織聯系服務青年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實現胡總書記對團組織提出的“力爭使團的基層組織網絡覆蓋全體青年,使團的各項工作和活動影響全體青年”的要求。
三是全面實現團的總體功能。要通過開展學習實踐活動,準確把握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對共青團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創新發展思路,根據不同青年群體有的放矢的開展工作,真正形成具有廣泛社會影響、符合發展規律、經得起實踐檢驗的工作品牌;要創新工作方式,積極探索參與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有效途徑,主動給黨政職能部門當助手、做幫手,搞聯建、促共贏,在更廣領域發揮作用;要創新團的工作布局,調整城市共青團工作格局,整體活躍農村共青團工作。要創新工作機制,努力建立健全富有效能、更具活力的共青團工作機制,切實提高共青團組織青年、引導青年、服務青年和維護青年合法權益的能力,推動共青團事業實現持續健康發展。
四是進一步加強團的領導班子建設。要全面加強團的領導班子建設,班子作用發揮如何,直接反映著團干部的精神狀態和團組織的工作水平。因此要不斷深化各級團的領導班子對科學發展觀的認識,不斷增強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要把思想認識統一到區委的決策部署上來,講政治、顧大局、謀長遠,密切配合,帶好隊伍。要樹立強烈的政治意識、責任意識和學習意識,把工作激情、科學精神和務實作風結合起來,艱苦奮斗,開拓創新,謙虛謹慎,廉潔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