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報社專刊部年終總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很遺憾,第一次在今報這個大舞臺上,當這么多人演講,竟然不是征婚。而且,是要對歷史上過去的一個月糟糕的工作業績,做出一個客觀評價。
“終于有人愿意將今報專刊翻翻看看”,這是報社領導與各位同仁給予專刊部的最新評價。作為報社的一員,作為新專刊部的一員,我是應該知足的露出竊喜,還是該為今報專刊深感悲哀呢。這個問題實在不敢去深想,連本報的領導和同仁們都不看,那么何以求得讀者和客戶能夠對我們施舍關注的目光呢。
今天的今報專刊無非是剛剛步入正常起步的軌道。而這種起步,不是在3年前的基礎上上一個新的臺階,而是在重復。就猶如股票大盤跌破了千點之后,那不過是別人的一絲憐憫,或是今報人對自家自留地至于死地而后生的渴望罷了。
說實話,這次登臺的勇氣,不是自己的,而是老板給我的。我自認為,沒有與專刊部統籌這個職務相稱的資本和能力,又沒有與專刊部諸多姐妹們達成一片的姿色。
被調任專刊部的原命令,只為負責每周商業版新聞稿件采寫,及周五C疊頭版評論。之所以目前承擔了商業、家電、3C、家居四個版塊,是因為部門人手不足,分管副總希望能夠我能利用曾有的專刊操作經驗,前期先撐個架子出來,直至找到更為合適的人選。
那么懇請諸位同仁,看在我也是一只架子上的鴨子,不要拿拖鞋丟我。因為我很誠實,年我灰溜溜的跑到今報投誠的時候,只有一身晦氣,而沒有成功的光環的附身。
今報專刊自9月份改版之后的一個月,所做的核心的工作,是在改造原有的運做流程、及擬訂新的工作章程。這是由專刊版面與前臺新聞版面的性質不同所決定的,也是目前“內憂外患”的現實環境所決定的。
先談談“外患”。今報每年要完成的廣告業績指標,只會越來越高。今報的舞臺很寬廣,但一個市場的核心廣告客戶其實就那么幾個。很多前臺新聞版面的兄弟們沒做過專刊,只是認為新聞技術和稿件質量的競爭很激烈,事實上,媒介的競爭的核心當然是在經營競爭方向上。新聞采編的質量是決定報紙生存能力和地位的長期基礎,但稿子寫的牛比與否,與廣告經營并無直接關系。不久前曾聽曹總說,今報成立之初,也曾考慮不設立專刊,因為大部分新聞人不愿意相信非要整個專刊服務廣告商才能把廣告整過來,難道新聞做的好,做的響亮不是基礎么?事實證明,我們被市場打敗了。基于此,才有了專刊部。我想不用我去解釋,我們每個人的薪水都是廣告商送錢,那么你的調查寫的再牛比,廣告商看來,都不如多給個折扣、版位,或者超值贈送實惠。
鄭州四大都市報的競爭到今天的“白熱化”狀態,幾乎沒有詞可以形容了。如果非要挖個詞,那我大言不慚一句,真是到了“不必再談尊嚴”的時候。由此,我前期曾在論壇里發了個帖子,稱“做專刊也是有尊嚴的”,現在不得不承認,帶有一定的理想主義色彩。看到大河賣場,就是一個軟文特刊,大河報都如此,可想而知,我們在某種程度上而堅持專刊新聞主導,我們的領導承受了多么大的決心,拉廣告的兄弟姐妹們承受了多大的壓力。更何況,大家仍認為今報在廣告商的眼里的投資價值不可動搖么。我曾聽過廣告商說過一句話,只需要找到一個第一,一個最便宜的,足夠了。
但我個人認為,大河報的專刊軟文主導化,只是某個特區或某個時段的手段。它在應對慘烈競爭的時候,拿出幾個鄭州版面沖擊一下市場,這就足夠了。而它其他的強勢版面或獨有版面,則是一片藍海。那么我們到底要不要跟,或者是怎么跟。還是先走走看,在專刊新聞主導化目前未能成型和順暢之前,前期軟文主導化方向已經失敗的狀況下,請不要輕易下結論專刊改版是失敗的,或改變不符合市場時機。這或許會牽動很多廣告部兄弟姐妹的利益,但我同樣認為,陣痛總比閹割持久的利益要強的多。
還有一種狀況,是介于“外患”與“內憂”之間的。
舉兩個例子,我3次操作家世界資金鏈調查,第一次給我印象最深。我個人認為兩周調查做的密不透風,全部靠內線支持,繞過了其原河南分公司潛在對稿件打壓的風險,完成了稿件采寫。當我得意洋洋的時候,稿件上版的那一天,我借到了該河南分公司宣傳負責人的電話,開頭就講,“我們真的有深仇大恨。你以為你的稿子沒有聯系,我就不知道,你的稿子什么內容不但我這里已經有了,而且這個稿子在那幾個老總那里看過,我都一清二楚。”
第二個例子,萬家出現股東資產糾紛的時候,我們用一個下午泡在劍拔弩張的環境中,大河報的被保安拉出來兩次。結果這個稿子我們回家準備采寫的時候,廣告業務員強烈反對,因為還有3萬賬款未結算,要求停止此稿件的采寫。但是根據其老板自己的說法,當時賬面只有700塊了,拖欠供應商100多萬賬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