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地方降低企業負擔工作總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按照《縣2010年減輕企業工作負擔意見》,我局堅持把企業減負工作與優化服務環境、促進發展,建設和諧社會緊密結合起來,與作風建設加強年活動、黨風廉政建設結合起來,以切實維護企業合法權益,努力助推企業健康較快發展?,F將我局2010年減輕企業負擔工作總結如下:
一、健全企業減負機制,維護企業合法權益。
一是堅持服務與監管并重。完善首問制和承諾制,對重點工作進行跟蹤督促落實,明確人員到崗,責任到人,堅決查處一切影響政府機關形象的言行舉止,建立重點企業聯系制,寓服務于監管,對重點污染企業勤走訪,及時解決企業所需、企業所想、企業所盼。對企業的環境違法行為,我局秉承以教育整改為主的執法理念,以糾正、規范企業環保行為為目的,對首次違法未造成嚴重危害的,給予提醒告知、免于處罰,真正做到服務在前,查處在后,教育在先,處罰在后。
二是規范健全減負工作制度。履諾減負措施,明確把減負工作作為一項政務公開的承諾事項,明確監測費用按70%收取,并在局網站和辦公場所進行公示、公開,增加減負透明度,接受社會監督;建立企業減負監督機制,以“千局萬站優化環境發展”活動為抓手,加大涉企科室行風建設,充分調動100名環保監督員和行風建設監督員作用,自覺接受人大、政協代表、委員監督,形成監督網絡,確保環保各項減負措施落到實處。
三是加大服務企業力度。扎實開展“萬人萬家全程組團服務”主題活動,確定局30名中層以上和主要業務科室成員每人聯系1—2家企業,建立服務工作臺帳,要求全局干部職工切實轉變工作作風,暢通聯系企業聯系基層的渠道,在一線解決問題,在一線服務指揮,使服務更加優化,幫助企業解決生產經營困難的措施更加有力。建立異地聯動服務機制,協調異地環保部門在項目引進、關系處理、企業信息等方面給予支持和幫助,陪同金治電力、誠泰化工等項目業主實地參觀考察生產基地、蕭山生產現場,全面了解生產工藝和污染治理技術,提出建議,加快推進項目落地。在開發區園區環境整治中,針對盛信辦公家具等企業環保驗收問題,主動聯系環評機構,到企業現場辦公,并根據實際情況簡化驗收程序,為企業接單提供了保障。目前園區82家企業全部通過環保驗收。同時對該區域拆遷中因遺失環評(顧劍鋒竹制品廠)和補辦環保手續的企業(元隆竹制品廠),幫助企業查找文件,落實拆遷補償政策,對搬遷企業提前幫助落實有關環保手續,減少企業損失,縮短搬遷時間,盡快恢復其生產。
二、規范涉企收費行為,加大企業減負力度。
1、規范監測服務收費。我局環境監測站嚴格按照國家技術規范要求,積極開展環境監測標準化建設,并于2008年通過了省計量認證復審,具有計量認證資質的監測分析項目共60項。委托監測主要有環境影響評價監測、企業“三同時”驗收監測和企業14000環境質量體系認證、清潔生產、外商驗廠等委托監測,我局嚴格執行標準執行,按規定允許在基礎標準上上下浮動25%,但我局從未上浮收取,同時在我局公開承諾中明確監測收費下調30%收取,明確規定對于企業調試樣品監測、企業監測人員培訓例行環境監測、污染源監督監測、飛行監測、社會公益性服務項目等均不收費。今年以來,我局共監測各類樣本1800個,共出具監測驗收報告共計297份,其中免收企業送檢150份樣本監測費用共計4萬余元,切實為企業減輕了負擔。
2、規范排污費征收。首先我們始終堅持依法、公開、公平地開展排污費征收工作,將開征的法律依據、標準、計算方法在政務公開欄和局網站上向社會公示,充分尊重企業的知情權、陳訴權,通過企業申報、局現場審核確定征收額度。同時,將開征的每一項費用都以核定通知單書面告知企業,并隨時接受企業的咨詢與查實;嚴格按照國務院第369號令《排污費征收使用管理條例》和《排污費征收標準管理辦法》的規定依法收取,同時,對符合緩繳排污費要求的生產經營困難企業,主動服務指導,及時按程序辦理手續,2010年,我局共依法征收排污費175萬元(數據截止到二季度)。
3、規范環評中介行為。環保咨詢、環評、工程監理等涉企中介機構是環保工作必不可少的重要力量,但同時也是企業認為在收費服務方面存在較多問題的單位,我縣所有環評等中介服務機構均為民營企業,與環保局無隸屬關系,同時環保部門對違規行為也無處罰等行政職權,但作為業務聯系部門,責無旁貸應該加強對這類機構的監督管理。針對我縣實際,我局采取了多項舉措優化服務,提高質量。一是引進競爭機制。引入大學環評中介機構進駐我縣,改變以往縣內只有市環科所一家獨大的局面,計劃再引入工業大學等環評中介機構1—2家。目前在我縣常設環評機構2家,備案在冊省內具有環評資格的中介機構24家,供企業參考選擇,形成環評市場的良性競爭機制,用市場化手段降低環評收費。二是創新環評制度。全力實施工業園區規劃環評,將工業園區作為整體進行區域環評,所有進駐園區的企業因此可沿用園區區域環境評價數據,為企業減少了環評環節,有效減少了企業環評審批時限和環評費用,三是建立專家點評考核制度,組織省市環保專家和局業務骨干每季度定期對我縣常設和備案的中介機構環境影響評價文本評價過程和文本質量進行抽查點評,并將點評結果在局網站上公開,對連續兩個季度排名最后兩位的中介機構不予推薦,以此來促進環評文書的規范,提高環評質量。
4、規范行政執法行為。制定出臺《行政執法責任制管理辦法》、《行政執法錯案追究辦法》,《行政處罰管理辦法》,《局案件審理委員會議事規則》,對行政處罰案件從立案、調查取證、案件審理、處罰都作了方法程序上和流程上的規范,對每起行政處罰案件都實行集體討論,較大案件必須經局案審委討論通過后執行,使環保行政處罰更科學、公正。開展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工作,制定《行政處罰自由裁量管理辦法》,對現行的27部環保法律法規的處罰標準,進行了細化分解成700多項適用標準,力求做到依據更準確、處罰更公正。今年以來共發出行政處罰決定書39起,處罰金額278萬元,未發生行政撤銷、行政復議等現象。堅持和完善“12369”污染投訴聯動機制,對信訪問題勤協調,力求做到既保護群眾合理要求,又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使群眾滿意,企業認可,今年以來,共處理各類舉報投訴335起,答復率100%,群眾滿意率保持在95%以上。
三、履行監管職能,加大減負監督。
專門成立由局長任組長,局紀檢組長任副組長,各相關科室負責人為成員的環保局減輕企業負擔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局法規科負責具體牽頭落實各項具體工作。加大減負工作監督,對我局所有行政許可項目進行了全面清查,行政審批許可的項目一律不收取任何費用。加強局干部廉政效能建設,開展環保系統崗位廉政教育,下發教育讀本人手一冊,通過局各科室崗位責任風險教育,對照廉潔從政工作要求,開展科室企業減負工作自查,進一步強化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崗位廉政教育,改進教育方式,提高教育實效。充分發揮局紀檢組監督作用,組織局辦公室、法規科、黨支部等職能科室人員,共組織32人次不定期對局涉企科室行政行為進行10次明查暗訪,有效糾正違反效能建設行為1起。
接下來,我局將以這次縣減負辦對我局的檢查為契機,認真履行環保工作職責,進一步創新減輕企業負擔工作措施,落實各項工作舉措,為進一步優化企業發展環境,推動我縣經濟又好又快發展作出環保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