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司法局2013年工作總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2013年,我局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市司法局的指導下,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積極落實省、市司法行政工作會議精神,緊密圍繞區委、區政府工作中心和大局,主動作為,創新服務,提升職能,為我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和法律保障,有利于創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
一、主要工作及成績
(一)服務全區中心工作,助力我區經濟社會發展。
1、全力服務我區重點項目建設。2013年,我局按照區委、區政府的工作部署,順利完成演豐風情小鎮土地征收工作,積極參加城市管理年活動,在違法建筑綜合整治工作中,做好法律宣傳,形成聲勢浩大的社會影響,為和諧拆違營造氛圍;在城市道路交通秩序綜治整治工作中,通過法律“六進”等宣傳教育形式,大力開展交通法規的專項性宣傳,提高了市民遵章守法的意識。我局主要領導作為矛盾糾紛調處組副組長,親自帶隊參與江東大道、靈山鎮東營外墩村、外坪村等多處的拆違工作,引導群眾正確理性地表達訴求,實現和諧拆違。一名副局長長期駐扎區中心工作組,全力做好法律保障工作。同時派出精干力量長期參與上賢(沙亮)片區的征地拆遷工作,作為政府的法律顧問,架起了被拆遷戶與政府之間溝通的橋梁。在演豐鎮城鄉統籌示范點建設工作以及靈山鎮、演豐鎮片區的打黑除惡專項行動中,我局下足功夫,做大宣傳,打好輿論戰。全力參與我區清理土地承包“三過”問題,發揮法制宣傳職能,編印相關法律法規及案例匯編共計1500冊,提高了農民群眾的維權意識,保障了清理工作的順利完成。
2、規劃法治文化廣場,落實為民辦實事項目。圍繞“科學發展、綠色崛起”的主題,我局上報的“法治文化廣場”項目被列入2013年為民辦實事項目,受到區委、區政府的高度重視。該法治文化廣場是一個集法治、文化、藝術、休閑元素于一體的主題廣場,該項目已開工建設,年底可以建成。建成后,將為群眾提供一個了解法律知識的休閑文化廣場,將進一步提升市民法治素養,更是展現“法治”創建成果的需要,并最終服務于“和諧”的建設。
3、做好基層法律服務工作。圍繞為全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這一中心,認真做好法律服務工作,切實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2013年,全區法律服務所各類案件178件,業務收入19.1萬元,為41個村委會和單位擔任法律顧問,為基層組織和人民群眾提供了便捷高效規范的法律服務。
(二)落實六五普法,著力提高法治建設水平。
1、豐富載體,創新形式,開創法治文化環境新局面。為貫徹市、區六五普法規劃精神,創新普法形式,我局積極建設法治文化廣場,以此作為普法平臺,將有利于引導公民學法、懂法、用法,也是展現“法治”創建成果的需要。通過找準宣傳切入點,利用宣傳車、普法撲克牌、普法購物袋、普法年歷等多種載體,增強普法宣傳的廣泛性和實效性。聯合其它單位通過現身說法、知識競賽、編演節目等多種形式,增強普法宣傳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此外,還積極利用“司法行政網”、“普法網”、“電視臺”、“晚報”和“法制時報”等媒介平臺,及時對我局的普法教育工作進行動態報道,不斷提升我區普法教育的社會影響力,形成堅實的法治文化風尚。
2、依托“六進”,大力開展法制宣傳教育。通過開展“法律進機關”活動,不斷提高依法管理和執政的水平。結合我區開展機關紀律作風建設推進年活動,指導全區公務員法制理論和法律知識學習,提高公務員依法行政能力。開展“法律進鄉村”活動,引導農民群眾學法用法,為促進農村和諧發展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開展“法律進社區”活動,在村居換屆選舉期間,開展村(居)換屆選舉法律知識宣傳活動;結合特定活動,開展禁毒“流動課堂”、“公正司法為人民”等活動,促進轄區和諧建設,把法律服務送進社區,把矛盾糾紛化解在社區。開展“法律進學校”活動,推進青少年法律素質教育。指導法制副校長開展校園法制教育活動;與區職能部門開展學校周邊矛盾排查綜合治理,共同維護學校良好治安環境。開展法律進企業(單位)活動,利用主題活動或重大節日做深做大宣傳,促進企業依法經營、誠信經營。
3、繼續推進“民主法治村(社區)”創建工作。我局充分參照去年演豐鎮塔市村委會獲得全國第五批民主法治示范村的做法經驗,全面推廣落實村事決策“四民主兩公開”等各種制度,提高了民主法治村創建水平。
(三)大力拓展人民調解工作,有效地化解社會矛盾。
1、健全人民調解組織,保障社會和諧穩定。進一步健全了人民調解工作體系,實現了人民調解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上下貫通、左右銜接、依托基層、多方參與的人民調解工作機制。認真組織開展矛盾糾紛大排查大調解活動,做到“問題不查清不放過,矛盾不化解不放過”,有效預防減少各類社會矛盾糾紛。例如曾經被直播等媒體曝光的高家兄弟不贍養九旬老母親的事件,經過海甸司法所所長真誠、耐心、細致的調解,當事人在首次調解當場就達成了和解協議。我局白龍司法所所長,因在人民調解工作上耐心細致、任勞任怨,被評為全國模范人民調解員。2013年,全區共排查出矛盾糾紛2146件,調處2146件,調處成功2027件,成功率95%。
2、繼續完善訴前人民調解工作模式。為繼續完善訴訟調解與人民調解對接工作機制,我局堅持“四抓四促”,實現了人民調解和司法調解的有機結合,收到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一抓程序規范,促工作效能提升;二抓調解成效,促為民宗旨落實;三抓宣傳引導,促良好氛圍形成;四抓培訓學習,促整體素質增強。2013年,駐區法院調解室已受理案件100宗,成功調解60宗。案件類型囊括了房屋產權糾紛、勞務糾紛、合同糾紛等,調解成功的案件無一例強制執行,無投訴、無上訪,案結事了的效果十分明顯,達到了止訟息紛的目的,實現了訴訟效益最大化。
(四)扎實有效地做好社區矯正和安置幫教工作。
1、一是以“三個加強”為依托,切實承擔起社區矯正執行職責,確保了工作的嚴肅性。通過加強培訓,促使社區矯正工作人員依法規范地開展工作,增強工作實效性;通過主動加強與公安、檢察、法院等部門的溝通協商,進一步規范社區矯正交付、接收、宣告程序;通過加強隊伍建設實現了專業專職力量和群眾兼職力量的有效結合、優勢互補。2013年,我局共累計接收社區矯正人員611人,矯正期滿解除377人,現監管234人。二是以“個性化矯正”為切入點,深入探索社區矯正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我局針對社區矯正人員的情況進行深入細致的分析,制定有針對性的矯正方案。從思想上幫教、引導啟發,努力使矯正人員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順利回歸社會;從心理上幫教,對矯正人員進行心理疏導和心態矯正,使其樹立重新面對生活、面對親人朋友的勇氣和信心;大力幫扶社區矯正人員就業,積極幫助他們自食其力,使其重拾生活信心,順利回歸社會。
2、積極做好刑釋解教人員的安置幫教工作。一是通過開展摸查活動,進一步掌握了全區刑釋解教人員的情況;二是加強和派出所的溝通聯系,減少刑釋解教人員脫管漏管現象;三是認真組織全體司法所工作人員學習中央、省、市有關文件精神,不斷規范我區的安置幫教工作。2013年,共登記接收刑釋解教人員178人,接茬幫教178人,幫教率100%,安置刑釋解教人員152人,安置率85%。
(五)加大宣傳力度,做優法律援助工作。
1、創新宣傳形式,加大宣傳力度。為提高法律援助工作的社會知曉率和群眾認知度,我局配合有關部門積極開展了法律援助宣傳活動,先后開展了“3.5學雷鋒”、“深入開展法律援助,大力維護婦女權益”等社區法律援助宣傳活動。同時,加強與新聞媒體的合作,與法律援助中心、廣播電視臺等部門共同舉辦了《椰城儂家》戶外直播欄目“儂家與法”,走進白龍街道美舍社區,提高了法律援助工作的知曉率。
2、完善窗口建設,推行便民舉措。我局完善了信訪律師值班和駐區法院工作站工作機制,在區信訪接待大廳和區法院立案大廳這兩個窗口設專人值班,安排律師參與信訪接待和法院立案涉及法援工作。引導涉法信訪當事人通過法律途徑解決問題,為困難群眾提供現場法律援助咨詢。另外,為幫助解決疑難、重大的涉法信訪案件,我局多次派出工作人員參與調解工作,使信訪案件得到積極處理,有效地減輕了信訪工作壓力。
3、降低法援門檻,拓展業務范圍。一是降低法律援助門檻,擴大法律援助的范圍,讓更多的人享受到平等的法律援助的權利。二是加大法律援助非訴訟調解力度,充分發揮非訴訟手段化解矛盾。2013年,我局指派工作站辦理非訴訟調解案件115宗,調解成功率100%,通過非訴訟調解化解矛盾糾紛,減少了公眾維護權利的成本。三是公布咨詢電話,更進一步方便廣大群眾的法援咨詢,及時為困難群眾提供法律服務。2013年,我局共辦理法律援助案件716件,其中民事390件、刑事208件、行政3件、非訴訟115件,接待來電1701人次,接待來訪1186人次。同時還開展法律援助宣傳、法律咨詢活動8場次,發放宣傳資料6000余份。
(六)加強隊伍建設,著力增強司法行政工作發展動力。
1、加強干部作風建設,提升隊伍服務意識。2013年,我局積極貫徹落實中央、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我區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規定。積極開展好作風建設推進年活動,通過召開民主生活會、批評與自我批評、黨章學習等多種形式,開展黨風廉政宣傳教育系列活動,查擺建制、整改落實,繼續深入整治庸懶散奢貪問題,強化了司法行政干部的宗旨意識、責任意識、服務意識。
2、強化干部業務培訓,提高隊伍業務能力。2013年,我局加大了干部隊伍的教育培訓工作力度。參加了由國家司法部、司法廳、司法局和我區舉辦的各類業務培訓共14場次,干部隊伍的業務水平、群眾工作能力有了較大提高。
二、存在問題
(一)基層法律援助工作站基礎薄弱。基層法律援助工作站人員配備不齊,鎮街缺乏專職法律援助工作人員。隨著我市人均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和有關法援工作政策的調整,法律援助工作逐漸顯得人手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工作的開展。
(二)訴前調解的社會影響力不夠。很多當事人對訴前調解的工作模式不清楚,主動申請調解的情況較少,訴前調解的社會影響力不夠,宣傳力度有待加強。
三、2014年工作思路
(一)認真開展人民調解工作。繼續深入開展矛盾糾紛的排查調處,促進社會難點、熱點問題通過非訴訟、非對抗的方式妥善解決,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加強對訴前調解的宣傳力度,提高社會知曉率。
(二)繼續抓好法制宣傳教育工作。一是充分利用建成的法治文化廣場,通過積極宣傳打造成新的普法平臺。二是圍繞區委、區政府中心工作做好專項法律宣傳工作,在宣傳方式上力求創新,注重工作的實際成效。
(三)繼續創新服務方式,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改進原有的受理方式,方便當事人就近申請援助;積極與勞動部門協作,加大對勞動爭議案件的法律援助援助力度。進一步加強法律援助案件質量管理,確保法律援助案件質量。
(四)繼續加強干部隊伍建設。繼續抓好干部作風建設,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加強司法行政業務培訓,不斷提高司法行政隊伍的整體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