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鄉鎮年度脫貧攻堅工作總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我鎮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的決策和部署,落實好各級扶貧工作會議精神,集中力量、精準發力,連續三年綜合考核名列全縣前三(2017年脫貧攻堅年度考核全縣排第三,2018年脫貧攻堅年度考核全縣第三,2019年上半年脫貧攻堅綜合排名全縣第一),現將扶貧工作情況簡要匯報如下。
全鎮16個行政村,農業人口39020人,共有貧困村4個,貧困戶549戶1686人,已脫貧491戶1556人(其中2014年至2018年脫貧375戶1259人,2019年脫貧116戶297人),未脫貧58戶130人(預計2020年脫貧)。
一、七大行動方面。
(1)產業委托幫扶方面。全鎮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666人中,生態護林員貧困人口6人,民政兜底貧困人口51戶,納入產業扶貧貧困人口為1559人,實現了產業扶貧全覆蓋。(2)就業幫扶方面。全鎮“家門口”公益性崗位就業幫扶27人,分別安排在鎮屬各單位及企業,各村統計上報在縣外務工418人,交通補助已全部發放到位。(3)安居工程方面。易地搬遷:2016年分散易地扶貧搬遷2戶8人,2017年易地搬遷47戶117人,2018年易地搬遷15戶40人,目前全部搬遷入住,搬遷戶反應較好。危房改造:2017年危房改造15戶,2018年危房改造57戶,新建房屋11戶,房屋均已通過省級驗收,全部達標合格;2019年實施四類重點對象危房改造88戶(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26戶),目前全部施工完成。安全飲水:全鎮安全飲水改造已于2018年全部實施完成,新打機井52口受益61戶174人,水井和管道維修70口受益70戶229人,新安裝自來水44戶受益132人,新建和維修明井20口受益36戶121人,已通過縣級組織驗收標準;2019年安全飲水“回頭看”無問題。(4)生態扶貧方面。全鎮貧困戶3戶參與油茶造林5畝,10戶參與森林撫育300畝,3戶參與造林90畝,公益林護林員6人,鎮油茶基地莊園1個(大星村300畝)。(5)教育扶貧方面。全鎮教育扶貧3--18歲在校學生344人,其中學前教育26人,小學111人,中學122人(其中送教上門3人),高中31人,大學4人,春季雨露計劃40人,秋季雨露計劃54人。2019年春季、秋季教育扶貧資金全部落實到位。(6)健康扶貧方面。醫療扶貧“三個一批”簽約100%,貧困戶新農合收繳100%,特惠保參保100%,在鄉鎮住院貧困戶759人次,住院報銷參與“一站式結算”報銷比例87.8%。(7)社會保障方面。全鎮民政低保戶333戶813人(其中貧困低保戶297戶731人),其中低保一類52戶102人,低保二類139戶289人,低保三類106戶340人;殘疾人927人(其中貧困殘疾235人);特困供養274人(其中貧困特困供養19人)。
二、四大主題活動方面。
(1)在開展“大清查、大整改、大提升”專項行動中,共清查出安全飲水保障問題貧困戶1戶,低保問題貧困戶2戶,住房安全問題貧困戶28戶,外出務工未享受交通補貼貧困戶406人,醫療保障無問題,教育保障無問題。所有清查的問題都已整改到位。(2)涉貧輿情信訪“三月清零”工作有序開展,所有8件上訪案例全部妥善處理到位。(3)“戶幫戶親幫親互助脫貧奔小康”社會扶貧活動共結對54戶,貧困戶注冊490人,社會扶貧網注冊率達90%。(4)在16個村開展貧困戶“十要十不能”行為準則宣傳及扶志教育,通過大力宣傳教育,他們紛紛表示不能有“坐、等、靠、要”的落后思想,人窮志不窮,牢固樹立了依靠自己雙手勤勞致富的思想觀念。
三、工作亮點方面。
(1)“我脫貧•我光榮”主題活動。為了深入扎實持久開展好“大清查、大整改、大提升”工作,6月18日至6月27日,我鎮在全縣范圍內率先組織開展了“我脫貧•我光榮”主題活動。活動圍繞中央、省、市、縣關于脫貧攻堅的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進行宣講和解讀,讓扶貧政策更加深入人心,讓幫扶責任人更好落實好政策;通過脫貧致富能手分享自己的脫貧經歷,極大增強了他們努力脫貧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鼓勵了在座的貧困戶轉變思想觀念,更加堅定了他們依靠自身努力改變貧窮面貌的信心;通過對扶貧問題面對面答疑解惑,使貧困戶以及邊緣戶對自己最關心最關切的疑惑得到了及時消除和理解,變上訪戶為下訪戶。本次活動共收集扶貧方面的問題3大類27條,在會場全部得到了答復,滿意率100%,確保了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著落。為了更好的總結在脫貧攻堅中的經驗和亮點,我鎮還正在開展“我的扶貧故事”征文活動,以村為單位組織扶貧一線工作者撰寫自己在扶貧過程中感人事跡、創新舉措、幫扶成效、收獲體會等文章。
(2)打造易地扶貧搬遷樣板工程。入住強烈搬得出:我鎮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位于322國道旁紅湖村(鎮二八農耕文化廣場旁邊),人居環境優美,出門交通便利,搬遷群眾入住意愿十分強烈。全鎮易地扶貧搬遷共搬64戶165人,搬遷入住率100%。八大措施穩得住:①迅速成立搬遷安置點物業管理委員會,讓搬遷貧困戶參與日常管理,充分發揮好貧困戶主人翁的作用;②制定社區、治安、衛生、環保、消防等管理制度,實現安置小區標準化、規范化管理;③逐步完善水、電、路、氣、網等基礎設施;④為易地搬遷戶家庭學生協調辦理就近入學轉學手續,確保學生教育不受影響;⑤協調鎮衛生院每個月到安置點小區免費義診一天,每年上門體檢一次;⑥將已征備用土地分發給搬遷戶種植生活蔬菜,降低日常開支;⑦建設生產生活配套用房,解決貧困戶基本的交通工具和生產農具存放的問題;⑧以黨建促脫貧,開展“脫貧攻堅結對子、認親戚”主題黨日活動,增強搬遷戶的集體感和歸宿感。五大舉措能脫貧:①為解決搬遷群眾長遠生計問題,我鎮黨委政府落實落細各項扶貧政策;②對搬遷扶貧戶因地制宜、分類扶持,安排部分搬遷戶在鎮屬單位公益性崗位做臨時工4人,鎮內廠礦企業務工4人臨時務工,實現家門口就業;③積極探索“資產變股權、搬遷對象變股民”資產收益扶貧模式,利用政府租賃的土地及社會愛心扶貧捐款入股合作社,所有搬遷戶都簽訂了后續幫扶四方協議書,通過產業扶貧委托幫扶入股分紅,帶動搬遷貧困群眾穩定增收;④把搬遷戶自家的多余蔬菜優先引導銷售到鎮屬機關事業單位食堂;⑤利用安置點一樓門面租金收益解決小區公共支出和個別深度貧困人員臨時救助經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