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黨員學習沈浩事跡體會5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沈同志生前是鳳陽縣小崗村黨支部第一書記,是安徽省下派干部的優秀代表,他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業績,用自己的人生譜寫了一曲“熱愛農村、扎根基層、為民謀利”的感人篇章,他是基層干部的楷模。
泰山區省莊鎮教育系統正在開展向沈同志學習活動,通過向沈同志學習,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教育工作者,為沈同志扎根基層群眾,竭誠為民服務,舍小家,顧大家,忘我工作,無私奉獻的精神所感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要向沈同志學習,以沈同志為榜樣,用沈同志的精神指引著前進的道路。
一是向沈同志學習,就是要學習他勤奮敬業、忘我工作、無私奉獻的崇高境界。沈同志被選派到小崗村一干就是五年多,他熱愛農村,扎根基層,牢固樹立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理想信念,處處為村里謀規劃,辦實事,大年三十還泡在村里,直到臨終前還在為村里先后處理三起土地流轉事務,接待了三批前來洽談投資的客商,工作日程表一直延續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這種舍小家,顧大家,放棄大年三十與家人團聚的機會,竭誠為民服務的精神永遠鼓舞著我們。我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基層黨員干部,要向沈同志那樣,堅定理想信念,熱愛黨的教育事業,百折不撓,全心全意為全體學生服務,積極進取,扎實工作,才能踐行科學發展觀。
二是就是要學習他艱苦奮斗、開拓創新、銳意改革的不懈追求。他被選派到小崗村工作以來,一直為小崗村的發展兢兢業業,幫助小崗村群眾修公路、辦企業,帶領小崗村農民科學種田、發展高效農業,促進了小崗村振興和發展,提高了小崗村民的人均收入。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也要堅持艱苦奮斗、敢于創新、不懈追求、克服困難,從全體學生的素質全面提高出發,本著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的宗旨,做好本職工作,心系學生,努力工作,嚴謹治學,改革創新教育方法,提高學生自身素質和創新能力,,使每名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身心得到全面發展。
三是向沈同志學習就是要學習他情系小崗、為民愛民、克己奉公的優秀品格。沈同志在小崗村任職期間,一直住在村民家中,他工作上高標準,生活上低要求,他為村莊的發展謀規劃,為困難村民的生活忙碌,經常自掏腰包幫助村里困難群眾解決生活上的問題。沈同志在小崗任職期間,基礎設施在改善、生活條件在改觀,小崗人得到了更多的實惠。我們是光榮的人們教師,也要向沈那樣,心系學生,關心熱愛每一名學生,尊重每位學生的人格,平等對待每位學生,要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要有真摯情感、腳踏實地、艱苦奮斗的實干精神,淡泊名利、公而忘私的優秀品德,艱苦創業開拓進取,為構建和諧省莊二中而努力奮斗。
總之,在今后的學習和工作中,我們要牢固樹立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理想信念,努力進取扎實工作,提升自己的工作業績,以沈同志為榜樣,同心同德、頑強奮斗,為省莊教育事業的發展,為省莊二中創建齊魯名校的目標而努力。
黨員學習沈浩事跡體會(2)
年11月6日,因積勞成疾,鳳陽縣小崗村書記沈同志永遠的離開了我們。天地為之動容,日月為之含悲,百姓為之哭泣。我們為祖國失去這樣一位優秀的干部而惋惜,為人民失去這樣一位貼心的書記而悲痛。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這是沈書記生前參加江蘇大學的大學生村官就業典禮上引用的兩句詩詞。短短的兩句詩詞卻深刻的包含了一名共產黨員對農村土地的熱愛,對農村工作的熱情。
我曾經聽說過小崗村,卻是在歷史課本上知道的,因為它是眾所周之的“大包干”起源地。但對小崗村的真實面貌卻知之甚少。昔日的小崗村在我的腦海里就是一片窮鄉僻壤,直至年11月12日,我有幸參加了在小崗村舉行的學習沈書記事跡座談會,才讓我對今天的小崗村刮目相看。那天天氣顯得格外陰冷,雨水拍打著車窗,使得車內很難看見車外的情形。但我能明顯的感覺到,路途變得越來越平坦開闊。司機師傅一說進入小崗村了,我就迫不及待的用紙巾擦拭了模糊的玻璃,急切地想看看小崗村的真實面貌。
平坦寬闊的水泥路、規劃整齊的深加工廠房、造型美觀的居民樓房、先進氣派的村委辦公室、規模龐大的GLG項目建設、意義深刻的“大包干”紀念館、搭建整齊的蔬菜大棚……,所有的一切盡顯眼前,我不禁嘖嘖稱贊,這真像一個“小崗鎮”!小崗村翻天覆地的變化,讓我不由地更加佩服沈書記,這個六年離家卻以小崗為家的好書記,舍小家,卻為大家,是他帶領著小崗村人民一天天地富裕起來。同時,我也開始真正地明白為什么沈書記的離去會令如此多的人民惋惜悲痛!因為他真正地踐行了一名共產黨員的諾言,用行動為我們詮釋了什么才是真正的“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
同是一名基層工作者,我和沈書記一樣都和農村這片熱土有了不解之緣。作為一名大學生村官,因為我熱愛農村才會選擇為農村服務這項工作,但現實與理想的差距總是存在。沒有燈火爛漫的夜景,沒有浪漫迷人的咖啡屋,更沒有一群時尚潮流的朋友……有時候難免疑惑自己的選擇。甚至常常告訴自己要早日擺脫身處農村的困境,去追求城市的繁華。但在認真學習了沈書記的事跡之后,我不禁深思,為什么這樣一位完全可以擁有城市生活的處級干部會堅定不移的把自己的青春獻給農村的事業呢?看到小崗村的現實面貌以及強勁的發展勢頭,使我懂得,這是一種熱愛,是一種信念,更是人生的一種價值體現!
農村沒有城市繁華,但農村的肥沃土壤卻養育了中華兒女;農村沒有城市喧鬧,但寧靜地夜晚足以凈化疲倦的心靈;農村沒有城市富裕,但正是這樣,她才需要我們這樣的年輕人來書寫她、描繪她。農村就像一個大舞臺,沈書記無疑在小崗村這個舞臺上展現了他人生最壯麗的一幕,而我們,沒有理由退卻,我們必將踏著沈書記的道路堅持走下去,而且必須走好!
“假如我是一只鳥,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這被暴風雨所打擊著的土地,這永遠洶涌著我們的悲憤的河流,這無止息地吹刮著的激怒的風,和那來自林間的無比溫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里面。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正像艾青的這首詩表達的這樣,我熱愛農村這片土地,我選擇了農村,就要像沈書記一樣,兢兢業業,愛民為民,銳意改革,無私奉獻。
“死者長已矣,生者當勉勵”。我要化悲痛為力量,認真學習沈書記的精神,在現在以及將來的工作中,把沈書記的精神作為黑暗中的燈塔,指引著自己前進。做到腳踏實地,敢做敢為,勇于創新,用自己的知識回報農村這片土地。我不僅要在理論上深刻反思,更要在實踐中認真執行。我堅信,在農村的這片土地上,踏著沈書記的足跡,我們這一群年輕人定能步履堅定,一起描繪祖國農村最絢麗的藍圖!
黨員學習沈浩事跡體會(3)
學習優秀村書記沈同志的事跡,我們不僅為沈的奉獻而感動,更為我們黨能有這樣的好黨員、好干部而驕傲。
學習沈,首先要清楚沈為什么成為今天的沈,其次要明白我們應該學習沈那些品質、如何學習等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組部部長李源潮在安徽小崗村調研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時指出,沈同志是新時期共產黨員的優秀代表,是農村基層干部的杰出楷模,是機關干部下基層為群眾服務的先進榜樣,是學習實踐活動中涌現出的生動典型。廣大黨員干部要學習他的先進事跡和崇高精神,努力做一個讓人民群眾感到離不開的好干部。李源潮同志的話很好地回答了上述兩個問題,點明了沈這個典型對于今天的意義和價值,那就是:做一個讓人民群眾離不開的好干部!
所謂讓人民群眾離不開,就是要將自己深深地融入到人民之中,做人民的兒子,用感恩的心去回報人民、奉獻人民,唯有如此,黨員干部和人民群眾才能形成血濃于水的親情關系,一種離不開彼此的親情關系。而這種關系就好像綠葉和大地的關系,大地滋養了綠葉,讓綠葉和大樹一同茁壯成長,而綠葉在秋天飄落后則會回歸大地,用整個身心去回報大地曾經的養育!而第二年的春天,大地又會養育出新的綠葉,為春天帶來勃勃生機!這就是綠葉和大地那種相依相愛的深深的眷戀和情懷!
沈做到了,他就是這樣一片綠葉,他作為一名選派干部,他沒有做“鍍金干部“,而是滿懷著對大地的熱愛和感恩,用全部的身心去回饋、去奉獻,因為沈知道他的根在人民群眾,他的舞臺就是人民群眾的心懷!所以,沈的心能和小崗村的百姓一起跳動,就像父子的心一起跳動一樣;所以,沈的情能和小崗村的群眾一起起伏,就像親人的情一起起伏一樣!
心手相牽后,沈的眼睛里就是小崗村群眾的世界。于是,沈所思所想都是如何改變這個世界,如何讓小崗村的親人們過上更好的生活。修路、招商、引進人才、關心弱勢群體,一家、一戶,一點、一滴,沈時刻將自己扎根在小崗村這方熱土,并用這種扎根的深情和責任感帶領小崗村六年大變樣,再次成為國人矚目的焦點!
前一段時間熱播的電視劇《沂蒙》很好地昭示我們:是人民群眾用無垠的摯愛支持著我們黨取得了革命勝利,我們黨有責任用同樣的摯愛去回報如此厚愛著、養育著我們的人民!
而這種回報,很簡單,就是扎根人民、扎根基層,用點滴的行動,為人民做實事、真事!設想,如果我們每一名黨員,每一位干部都能向沈一樣深深扎根于基層,扎根于人民群眾之中,那我們還會有多少地方能向小崗村一樣取得巨大的變化?那我們的發展又會取得那些更加令我們驕傲的成績?心安放在人民的心中,那我們的眼睛就能看得見人民的需要,我們的雙手就能為人民的利益而奮斗!就好像一片綠葉,不論飄向哪里,最終的方向一定是養育自己的大地!
沈,如果你天國有知,我想你一定會對小崗村深情地說:我是你的一片綠葉,我的根在你的土地!
而我們,所有的黨員干部們,如果我們理解了沈,我想我們一定會同樣深情地對祖國母親說:我是你的一片綠葉,我的根在你的土地!
黨員學習沈浩事跡體會(4)
省財政廳選派干部,鳳陽縣小崗村黨委第一書記、村委會主任沈同志因長期積勞成疾,突發心臟病,倒在了工作第一線,年僅45歲。他離開省城合肥,告別家人,來到小崗村,一干就是六年。這六年,是小崗村發展最快的六年,六年間,沈率領村兩委,統一了小崗干部群眾的思想,更新了小崗村民的致富理念,制定了一系列符合小崗實際的發展規劃和具體措施,為小崗的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11月12日下午,我參加了滁州市委組織部在小崗村大包干紀念館召開的學習沈同志先進事跡座談會,觀看了沈同志先進事跡電教片,聆聽了沈同志先進事跡介紹以及選派干部、選聘干部、村干部代表的發言,深受教育。作為明光市財政局一名選派干部,與沈同志同為財政系統的工作人員,但和沈同志相比,還存在很大差距,沈同志是我們選派干部的驕傲,我一定要以沈同志為榜樣,扎扎實實做好剩下不到2個月時間的選派工作,并努力做好今后的各項工作。
要把選派任職地當作自己的家,每個人對家都有感情、有牽掛,會全身心投入建設家。作為選派干部任期三年,不能把這三年當作走過場、“鍍金”。要像對待自己家庭一樣,全身心團結帶領村兩委和黨員群眾一心一意謀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要真心對待群眾,時刻把群眾的冷暖掛在心上。群眾在我們心中有多大份量,我們在群眾心中就有多大份量。每當我為群眾的生產生活解決了一個難題,群眾立即會投來贊許的目光,會主動靠近拉家常,不知不覺中,群眾的所思所盼所想就會了然于胸,對我們開展工作大有裨益,就會少走彎路。
要想法設法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不斷提高農民收入。組織安排的選派任職地或多或少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和難題,需要選派干部去設法解決。沈同志到小崗村任職前,小崗村各項基礎設施十分落后,人均收入2000多元,沈到任后,團結帶領干部群眾精心謀劃,大力發展,經過短短6年時間,面貌煥然一新,人均收入達到6600元。我所任職的地方,基礎設施建設和群眾生產生活條件雖然也得到了加強和改善,但還存在較多制約因素。要向沈同志學習,開拓眼界,創新發展思路,走現代農業發展之路。
要舍小家為大家,盡心盡力為任職地謀發展。沈同志6年來一心撲在工作上,90多歲的老母親不能跟前盡孝,女兒得不到照顧,不得不放棄省城優良的教育資源,到皖北農村就學。無數次為了工作過家門而不入。與他相比,我們在工作中所遇到的些許困難簡直微不足道。我們要以他榜樣,努力克服工作生活中的困難,化解發展難題。
沈同志雖然走了,但他留下的精神是永恒的,將永遠激勵我們。我們一定要以沈同志為榜樣,把學習沈同志精神與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相結合,與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相結合,與選派工作實際相結合,以實際行動鞏固和擴大學習實踐活動成果。從思想、工作、作風上查找差距和不足,明確今后的努力方向,在工作崗位上,盡職盡責,勤奮工作。即使任期結束,也要時刻關注任職地的發展,繼續為任職地多做好事實事。
黨員學習沈浩事跡體會(5)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1月7日電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黨委第一書記沈的事跡經中央各大媒體報道后,引起了熱烈的反響。網友紛紛通過留言等方式,表達對這位忠誠信仰、追求理想的中青年干部的欽佩與支持。記者在一些時下比較流行的社交網站上發現,沈的事跡得到了到很多年輕網友的關注。
1月4日,人民日報刊發了長篇通訊《農民群眾的貼心人——記鞠躬盡瘁一心為民的安徽小崗村黨委第一書記沈》。當日,在知名社交網站“人人網”上的人民網公共主頁上,這篇稿件被推薦閱讀。記者發現,僅僅一天的時間內,此稿的閱讀數量已超過2300次,評論有68條,有100多人將此篇文章與朋友“分享”。
據了解,人人網以是一個以年輕人為主要用戶群的社交網站,很多使用者都是在校的學生,絕大多數是“80后”、“90后”。在描寫沈事跡的通訊后留言的許多網友,從頭像看也都是非常年輕的。
他們的留言,充滿著熱情,帶有明顯的“80后”、“90后”的語言風格。一位網友對沈的評價是:“好人,打心底里佩服的好人。”
一位徐姓網友說:“沈同志,一心為民,是人民的好公仆!”一位李姓的網友表示:“我也看到這個新聞了,很感動。為小崗村的發展而勞累而死。小崗村人們集體最后一次按下手印,就是為了留下沈書記的骨灰。這種光榮,在小崗村來說,恐怕只有沈書記有了……”還有一位網友說:“沈叔叔走好!希望大家都能在感動中國人物評選中投上沈書記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