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校圖書館館員工作倦怠的緣由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讀者需求層次的提升,讀者對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館員面對職業的壓力,從而產生職業倦怠,具體表現為:對工作感覺厭倦,認為工作沒有意義,毫無價值,只是重復、機械、枯燥乏味的工作,失誤多,工作效率低。在心理上感覺心情壓抑,極易產生苦悶、憂郁、多疑等消極因素。這些現象的出現,直接影響圖書館服務質量,圖書館管理者必須認真對待,分析產生原因,尋求解決方案。
1.1職業認同度低,圖書館員社會地位不高
在目前的高校職能部門定位中,圖書館被認定為教學和科研服務的教輔性機構。圖書館工作人員在地位、薪酬和職稱晉升等方面處于劣勢地位。一部分讀者錯誤的認為圖書館的工作可有可無,甚至認為圖書館的職位是用來安排學校家屬和人員分流,館員的付出往往得不到讀者的認可,圖書館作為行政機構一直也沒有得到學校領導的重視。這種職業偏見成為影響圖書館員職業歸屬感和榮譽感的主要原因,也影響了館員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這種身心疲憊的狀態下長期工作,極易產生職業怠倦感。
1.2工作單調性和服務能力要求的提升
高校圖書館員從事的主要工作是簡單、繁重、機械的圖書管理工作,是各種機械指令的執行者,尤其是流通部門的工作人員,每天反復的圖書借還、取書上架、文獻整理,面對成千上萬的讀者,解答相同問題,這種繁雜、重復的勞動,使得館員失去了創造性。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讀者需求層次的提升,使圖書館事業朝著網絡化、自動化、數字化的方向發展。新形勢下圖書館的發展對館員的知識結構和綜合技能提出更高的要求,但是館員工作的特殊性,尤其是開放時間延長,工作時間不固定等原因,導致很多館員沒有充足的時間來提升自身工作能力,勢必和日益增長的讀者需求產生矛盾,長此下去,必然會導致館員產生職業倦怠等不良情緒。
1.3高校內部體制機制的原因
高校圖書館作為文獻信息中心,是為教學和科研服務的學術性機構,與行政管理和一線教學科研部門具有相同地位,然而大部分高校圖書館是作為一種輔助和補充部門存在的,在招聘條件、人才引進、職稱評定和科研經費等諸多方面給出各種限制,導致優秀人才不能參與圖書館建設,制約了圖書館事業的發展。圖書館館員普遍感覺到個人能力無從施展,得不到領導重視,從而失去職業發展的空間,在一定程度上找不到存在感和成就感,消極倦怠的心理也隨著產生。高校圖書館的建設是一項成效慢、周期長、信息化要求高的系統工程,很多圖書館在發展的過程中,觀念理念和社會的發展不相協調,評價和激勵體制機制不健全,針對圖書管理員缺少相應的考核辦法和激勵機制。圖書館員的福利待遇和薪酬制度不完善,缺少對工作的定量定性分析,導致圖書館員工作積極性不高,創新性不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