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探析期刊主編在改制中的著力點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價值觀——期刊主編的人生態度
人人都免不了有價值觀。這次大家關心的“轉制”問題,就體現著辦刊人的價值觀。首先,改制后對雜志有什么好處,有什么不好?是列入公益性還是經營性,如果是公益性怎么辦刊,經營性怎么發展等等,這些想法都體現著你的價值觀。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因為,它決定著“改制”后,你的發展方向的對與錯。大家知道,人生在世,面對外部世界,必然有個態度,面臨重重壓力、誘惑,也必然有所選擇。這件事到底做不做,前進或是后退,都與人生態度有關,也與最終能否“改制”成功而有所作為有關。與成人期刊相比,少兒期刊出版機構規模小、實力弱,處于最末端的地位。規模小、實力弱的狀況成為制約少兒期刊發展的主要瓶頸。面對“改制”我們能否尋求一種如何發揮資源優勢的發展之路呢?我們應該以積極進取的態度和開拓創新的精神應對“改制”浪潮。沒有理由消極沉淪,因為消極常常會摧毀人的意志。這里的關鍵在于我們思考問題時要有一個正確的立足點,處理好國家、集體與個人的關系,既要考慮個人的正當利益,又要壓制人性深處的自私,只有這樣,我們的改制才能步入正軌,并最終取得成功。
二、思維方式——期刊主編的創新基石
“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面臨出版業的“改制”,我們該如何去做?這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問題,我的體會,就是創新。因為,“改制”就是創新,“改制”就是沖破陳舊思想觀念的束縛,打破原有習慣而為的框框。“改制”后,期刊社能不能繼續發展,主要取決于主編是不是一個有創新精神的人。人的成功從根源上就是思路的成功,創新的成功。創新有什么規律呢?我認為這個規律就是思維。思維是人對客觀本質特征和內在規律性聯系的間接的概括反映,是認識過程的高級階段。思維的方式有很多種,我曾在《現代傳媒采編人員創造性思維芻議》一文中論述過一些。本文主要提出三種方式:第一個是“逆向思維”,“跳出常規,反向而行”。這可以想出很多好的東西,也能一針見血地指出問題的實質。有一個故事說有幾個人從遠處看一只鳥撞窗戶,一個人說:“你看那只鳥想飛進人家屋里。”另一個人看見這只鳥連撞幾次都沒有進去,就很同情地說:“這鳥真笨,進不去就算了,何必撞來撞去呢。”其實這兩個人的想法都不對,鳥不是想進屋,而是在啄窗戶上的小蟲子。
第二個是追蹤思維。什么是追蹤思維呢?如果我們畫條線,從左到右只有一尺長的話,那么追蹤思維則是延伸到兩尺、三尺、四尺。換句話說,別人走一步,你走兩步、三步。你就會實現創新。
第三個是迂回思維,就是旁側出擊,繞道而行,同樣可以出好東西。
三、自信——期刊主編的發展動力
目前,期刊市場硝煙四起,風云變幻,信息時代人們快節奏生活和多層面、多樣化的精神需求使期刊市場充滿了變數。激烈的市場競爭,使得期刊界逐漸呈現“各領風騷兩三年”的局面。在時代快速變化,讀者群也快速分解、轉化的今天,如果我們不具有創新意識和應變能力,就會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落伍,甚至被淘汰。那種“一招鮮吃遍天”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隨著文化體制改革的推進,報刊業的變革即將來臨,我們期刊人的一個個判斷,一條條思路,都在指向這樣一個問題:改制后如何應對市場的競爭?當務之急,是將壓力變成動力,把困難變成機遇。這一點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兩個字:自信。
自信成就發展,不是說只要自信,就能發展,而是說自己要認識自己,自己要相信自己。認識自己的前提是“知彼”。只有真“知彼”,才能真“知己”。不知市場虛實,不了解讀者需求,就難以戰而勝之;相信自己的前提是實力。
自信成就發展的核心是自出機杼,只有自己能創出新意,具有“核心技術”“絕招”“殺手锏”才能最終勝利。現代市場經濟一開始就是以品牌為標志而介入的,期刊的品牌與消費品或生產資料的品牌是不同的,不同的地方在于可口可樂的味道永遠是一樣的,但一本期刊每期都有新的內容、新的變化。各種期刊都有各自的品牌,關鍵是讓它滲入讀者的心里——通過認同,來推動它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