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科技期刊稿源挖掘問題的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以廣州航海學院學報為例,分析稿源的分布情況。表格顯示,(1)學報專家庫及編委推薦的稿源數量貢獻不大,期刊專業水平認知度不高,編委的作用沒有得到有效發揮;(2)舉辦與參與的學術活動不多,同行間的交流不夠,期刊的知名度不高;(3)具有高校及科研院所背景的期刊,其主要稿源還是來源于本單位及已有的資源方面,這種較大的依賴度,某種程度會導致期刊內容單一、形式單調,缺少活力,對外吸引力不強;(4)稿源的層次不高,多數來源于高職院校和研究生論文,專業的前沿性和引領性不高。
二、探索挖掘稿源的幾條途徑
1.苦練內功,提高辦刊質量。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期刊出版質量的好壞是決定期刊“生存”的根本,而內容、編校、設計、印制是標志期刊質量的四大“利器”,內容是期刊的核心,辦刊人員,包括主編、編輯及校對人員,應以高度的責任心對待內容的審查及編校工作,充分發揮各專業專家的外審作用,把握稿件內容的先進性、創新性及前沿性。發展中或競爭力不強的期刊往往是學術不端論文的投稿目標,編輯人員應苦練內功,練就一雙慧眼,針對某些稿件,有必要要求作者說明其具體貢獻,并要求署名作者親筆簽名,承諾對稿件的誠信負責。編輯還須提高媒介素養,掌握新的數字技術,由現在的單純編輯文字生產模式轉換為策劃經營、全媒體業務一體化生產模式,打造成為復合型人才。
2.堅持特色辦刊,提高影響力。就廣州航海學院而言,學校的辦學特色就是學報的辦刊特色,廣州航海學院是國內較早成立的海運海事學校,至今已發展成為涵蓋航海技術、船運工程等多學科的海事類大學,具有一定的聲譽和影響力,作為廣州航海學院學報,更應該秉承學校的這一特色,運用好這一批航運方面的專業人才,突出學報的海運特色,發揮行業優勢,吸引更多的業內學者專家,共同把期刊辦好,適當地增加航海類的“人文專欄”,既豐富期刊的內容和功能,又宣傳和弘揚人文精神,增添藝術氛圍,提升期刊的品質和社會影響力。
3.以期刊為載體,搭建產學研平臺。在學校科研及產學研的建設方面,期刊的作用往往被忽略,尤其對于科研能力不強的單位更是如此,這無疑是一種資源浪費。項目的預研啟動、試驗過程及成果都可以在期刊上發表,合作的企業同樣可以把企業的其他相關成果,通過專家和編輯的整理加工,在期刊上發表展示,在這個過程,期刊的稿源增加了,期刊內容得到充實,項目本身也有了好的總結與歸納,期刊可以在企業和科研單位之間發揮很好的“橋梁”“紐帶”作用。
4.將約稿權力“下放”,調動專家的積極性。對專業背景深厚,具備高度責任感的專家學者,編輯部可以給予約稿指標(最多每人1-2篇),由他們直接決定稿件的錄用,這樣可以大大節省審稿周期,充分調動專家們的積極性,避免了投稿者與編輯的前期溝通困難,出現不必要的誤解。在這一過程中,等于期刊借助專家在專業領域內的聲譽和影響,集聚部分稿源,而且是較為穩定的稿源。
5.參加業務培訓,增進交流合作。辦刊人員,特別是編輯人員應走出去,請進來,增強期刊與期刊之間、同行業之間的交流互通,閉門造車,只會路越走越窄。定期參加業務培訓,了解更多的產業政策,獲得更多的信息來源,提高業務能力水平,同時與同行交流互通,學習同行的先進經驗,了解自身的不足,可以在稿源方面,進行交流借鑒,推薦互通,彼此拓寬稿源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