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析科技期刊區域創新發展策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針對我國不同地區間的期刊發展水平差異,分析了科技期刊區域創新的必要性和影響因素,提出了科技期刊區域創新發展總體策略,并針對高、中、低三類發展水平地區提出相應的創新發展策略??萍计诳瘏^域創新發展可從內容產品創新、服務過程創新、組織創新、市場創新以及特定角度創新獲得總體發展策略;高、中、低水平發展地區相對應的策略分別為精品期刊策略、擴展潛能策略和特色發展策略。
關鍵詞:科技期刊;區域創新發展;區域特色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科技期刊在促進科技進步、學術交流、科研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科學普及等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萍计诳强茖W技術成果的反映,是學術研究水平的體現。科技期刊的創新發展能為創新型國家建設、科研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利用提供更好的服務。2016年9月,由中國科技期刊編輯學會主辦、學會地方工作委員會承辦的“科技期刊出版創新與區域發展研討會”在武漢舉行。2017年8月,由中國科技期刊編輯學會主辦、地方工作委員會和政策咨詢與發展工作委員會承辦的“科技期刊創新與區域發展”研討會在西安召開。2018年6月,由廣西、廣東、湖南、湖北、河南、海南六省(區)科學技術期刊編輯學會主辦的2018年中南地區科技期刊創新發展論壇在廣西北海市舉行。期刊區域創新發展成為期刊出版領域一項備受關注的研究課題。我國各地區間的科技發展水平、科技創新能力、期刊發展水平等存在明顯差異。曹澤等研究認為我國地區間科技發展水平極不平衡,計算出北京、上海、江蘇等9個省市科技發展的得分為正,其余省市得分為負[1]。易平濤等對中國31個省域的高??萍紕撔履芰M行了評價分析,認為不同省域的高??萍紕撔履芰⒉畈积R,上海、北京、江蘇等地區的高校科技創新能力較好,海南、貴州、西藏等地區的高??萍紕撔履芰ο鄬β浜螅?]。與科技創新能力類似,科技期刊創新水平也存在地區間不平衡。魏雅慧等分析和評價我國大陸31個省級行政區社會科學類期刊的影響力,指出期刊發展水平極不平衡,期刊數量和影響力分布與各地區教育、文化、社會發展水平密切相關[3]。因此,研究科技期刊區域創新發展策略,特別是有針對性地研究不同地區的創新發展策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本文分析了科技期刊區域創新發展的現實背景和必要性,以及一些影響區域創新發展的主要因素,提出了科技期刊區域創新發展基本策略與科技期刊高、中、低三類發展水平地區相對應的創新發展策略。
一、科技期刊區域創新的必要性及影響因素
(一)必要性1.媒體傳播模式變化隨著數字技術、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科技期刊面臨著媒體融合時代的新挑戰,其傳播方式、產品形式、受眾范圍、運營的體制機制,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沖擊和影響[4]??萍计诳l展需要創新傳播模式,需要新媒體技術更廣泛地應用于期刊傳播中。2.國際國內期刊競爭激烈由于國內學術評價制度的導向,國外大型期刊出版集團正持續占領著我國大部分的優秀學術論文出版權,科技期刊面對的國內外之間、不同地區之間、不同期刊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且不可回避??萍计诳叫璨粩鄤撔掳l展以適應國際國內形勢變化。3.地區間期刊發展差異擴大我國科技期刊存在著極其明顯的地域差異性,知名高校和科研機構越多的地區科技期刊發展得越好,如北京、上海、浙江、廣東、江蘇等地區。一個地區的經濟發達程度、科研人員構成、科技發展水平、基金項目支持情況等都影響著該地區的科研創新水平,也影響著該地區的科技期刊發展水平。不同地區需要根據自身的科技期刊發展情況制定不同的創新發展策略。
(二)影響因素1.自身條件科技期刊自身條件是決定其創新發展水平的關鍵因素。創新發展較快、較好的科技期刊通常具有出版資源豐富、競爭意識強烈、更快地接受新信息和新技術等特點,具備了更適應時展所需的經營理念和運作能力。一個地區如果出現更多具備這些特點的科技期刊,也就具備了更強的區域創新發展能力。除此之外,科技期刊的人才隊伍創新能力、資金投入水平、新媒體技術應用程度等自身條件也影響著科技期刊區域創新發展水平。2.外部環境科技期刊的外部環境主要包括地區的科學技術發展水平[5]、知名高校和科研機構數量、相關出版政策體制、教育科研環境、創新平臺建設等。對于科學技術發展水平,一個國家和地區的科技期刊數量和影響力,與其科技發展水平密切相關,科技水平的提升能促進科技創新成果的傳播。知名高校和科研機構數量反映了該區域的主要學術供給與需求,影響著一個地區的科技期刊數量和發展前景。更多的知名高校和科研機構意味著它們有更多的重點學科和優勢學科、更多的重點實驗室、更多的優秀人才、更強大的科研創新能力[6],能為該地區的科技期刊提供更多的優質稿源和學術支撐。
二、科技期刊區域創新分類
一個區域科技期刊的總體發展依賴于個刊的創新發展,區域創新發展策略需要個刊的執行、實施才能得以實現。而個刊的發展如果有好的區域總體規劃、資源調配和制度支持,也能更好地實現自身的創新發展??萍计诳瘜儆诳茖W研究的輔助和服務行業,為了更好地分析科技期刊創新發展策略,本文借助管理學知識[7],將其創新發展分為內容產品創新、服務過程創新、組織創新、市場創新等。
(一)科技期刊內容產品的區域創新發展策略科技期刊內容產品創新,是指在分析當前學術與技術熱點和難點問題的基礎上,通過選題策劃和組稿,突出刊物內容的特色和價值的差異化創造。有針對性的內容產品創新構成科技期刊的核心競爭力??萍计诳瘍热莓a品的區域創新發展策略主要有:整合整個地區的優勢資源和能力,挖掘本地區的熱點問題和特色產業難點問題;利用地域優勢加強本地專家互動,及時獲取資訊。實現的關鍵在于搭建區域互動平臺和進行整體策劃。
(二)科技期刊服務過程的區域創新發展策略科技期刊服務過程創新是指從作者投稿、約稿組稿、論文修改編輯、排版、郵寄樣刊等與作者相關的服務環節,以及訂閱期刊、網絡下載閱讀等與讀者相關的服務細節進行系統、整合的創新。對于科技期刊出版行業這種知識密集型服務業而言,采用符合互聯網時代需求的用戶思維,對上述每一個服務過程中的細節進行創新,才能更好地發揮出科技期刊最高效的產出能力,并獲得更優質的作者和讀者群體支持[8]。地區期刊管理部門可以通過加強服務過程的輔助和指導功能,也可通過構建科技期刊集群平臺等方式,提升區域科技期刊的整體網絡出版水平,以及服務環節的更新和規范化。確保創新成果與讀者、作者需求相吻合。
(三)科技期刊組織過程的區域創新發展策略科技期刊組織創新是指為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或滿足自身成長的需要,期刊體制機制的創新。我國學術期刊仍存在出版資源分散、“小散弱”現象突出、整合發展能力不足等特點[9-10]。期刊行政主管部門應調整優化期刊資源,完善出版管理,打造一批結構合理、特點鮮明、可持續發展能力強的學術期刊。推進科技期刊集群化建設,充分利用中央和地方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開展學術期刊集群化發展試點工作,推動科技期刊集群和公益性期刊平臺、開放獲取出版平臺建設。發展科技期刊融合出版,加快互聯網新技術在科技期刊內容表達中的應用。
(四)科技期刊市場運營過程的區域創新發展策略科技期刊市場創新是指市場出現新改變時,根據市場潛力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信息,了解用戶的心理預期,獲取用戶信賴,打造杰出科技期刊品牌,從而開拓新市場和獲取市場份額的期刊運營模式創新。通過各地行政部門及主管單位的關注和創新政策指導,也可通過區域集群和公益性期刊平臺,推動創新運營策略的實現。當前,期刊運營策略除了常規的期刊訂閱營利方式外,利用網絡社交媒體加強與用戶的聯系日趨重要。加大新媒體傳播的資金投入,從廣告收入、項目合作、信息服務、發展會員、電子商城等渠道挖掘盈利潛力。
三、科技期刊區域創新策略
不同科技期刊應根據地區間不同發展水平,滿足不同實際發展需要制定特定創新發展策略。
(一)基本策略一是集群化發展。建設統分結合的集群化平臺,實施期刊融合發展數字化、網絡化、集成化戰略[4]。重點是根據不同區域實際情況,優化科技期刊管理與資源共享,并利用新媒體技術進行融合,共同發展。二是突出區域特色,報道區域創新成果。伴隨區域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各地區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會不斷涌現出一大批具有基礎性、前瞻性、前沿性和應用性的創新成果,期刊努力爭取報道這些具有區域特色和領先性的科研成果。三是期刊管理部門出臺政策并推進實施。各地方政府與管理部門編制區域期刊創新發展規劃,積極出臺激勵創新政策,創造良好的區域創新發展的政策環境,充分關注并加大投入力度,促進區域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四是區域內科技期刊按層次分類發展。除了不同地區發展水平不同,還需要充分考慮同一地區不同期刊發展層次的差異[11],重點培育優秀科技期刊,帶動其他科技期刊創新發展。同時,對于存在較大問題的期刊應當予以處理。
(二)差異化策略據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的數據,2017年我國共出版期刊10130種,2016年10084種。期刊出版總體數量巨大,根據科技期刊數量和實際發展情況,本文將不同省(直轄市)依據科技期刊發展水平分為高、中、低3類地區,表1是選取的部分代表地區的科技期刊數量??梢钥闯觯本┦芯哂锌陀^的期刊出版優勢,得益于集中分布的中央級研究機構、事業單位和群眾社團[12];上海、江蘇、湖北、廣東等地區緊隨其后,無論是自然科學還是社會科學的數量都位居前列。我國的英文期刊地域分布同樣不均勻,不同地區的發展水平也出現了差距。根據鮑芳等的論文數據,截至2018年3月26日,我國英文學術期刊除了港澳臺的117種之外,內地有431種。按照已出版英文學術期刊數量排序,北京市228種、上海市55種、湖北省15種,四川省15種、浙江省13種、陜西省10種。另外,河北、江西、廣西、西藏、青海、寧夏等地區暫無英文刊。中國內地英文刊被SCI和SSCI收錄期刊數量由2003年的42種增至2017年的177種;位于學科Q1的期刊數量由2003年的1種增至2017年的40種[13]。英文刊發展比較迅速,但這還不能真正滿足我國科技期刊國際化的需要,需要進一步提升我國學術期刊的國際影響力。根據各類地區的創新發展水平差異,提出以下差異化策略。1.高發展水平地區科技期刊高發展水平地區是具有傳統傳播優勢的區域,呈現出繁榮發展態勢,表現出區域集中的現象[12,14]。其創新發展策略應是精品科技期刊策略,重點在提升其國際影響力和國內影響力上,產出更多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和高水平、高影響力的學術論文。除此之外,在科技期刊的出版形式和出版技術的創新發展方面也應走在國內乃至世界的前端?,F今期刊的競爭是面向全世界的期刊集團、期刊品牌以及其他相關行業之間的競爭。全球化在為我國期刊帶來經驗和創新的同時,也為我國期刊產業的發展帶來了巨大壓力。當前,國家強調要以建設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為目標,科學編制重點建設期刊目錄,做精做強一批基礎和傳統優勢領域期刊??萍计诳甙l展水平地區應該學習國外英文刊經營模式以及提升影響因子策略[15]。在充分研究國際期刊運營方式和規律的同時,加大自身能力培養,加快發展精品期刊產業集群。高發展水平地區的科技期刊要面向世界市場,注重國際影響力,更進一步反映我國的高學術水平和先進的科研成果,培育出更多的杰出學術期刊和精品科技期刊,以其高質量示范作用帶動整個地區乃至我國的科技期刊學術水平提高。2.中等發展水平地區科技期刊中等發展水平地區的特點是:期刊數量較多,種類、學科較為齊全,但存在規模不大、格局分散、影響力不高、未形成集聚效應等問題[16];國際英文刊有所涉獵,但一般很難被SCI收錄,國際影響力較差;學術性期刊相對較少,技術類、科普類期刊比重偏大。其創新發展策略應是拓展潛能策略。科技期刊傳統的工作方式、營利方式、體制機制和配套政策制約著其發展潛力,需要有針對性地破除關鍵的制約因素,積極查找與國內外高水平期刊的差距,拓展新理念、新思路、新舉措。當前,新的科技期刊出版理念和媒體融合技術有了長足發展。為適應新背景和新形勢,需要有效利用新興的出版理念,如融合出版、開放存取出版、優先出版、集群化出版、數據出版、互動出版、可視化出版等,推動科技期刊向智能化和服務化轉變。以融合出版為例,科技期刊通過科技論文跨平臺傳播可提高傳播效率;無紙化數字出版提高了閱讀效率;期刊“篇章化”和知識“碎片化”可增強知識獲取效率;科研成果新聞化和內容知識科普化有利于提升公眾對科技信息的了解,同時提升期刊的知名度[17]14-15。在深入了解新興出版理念的基礎上,中等發展水平地區科技期刊需要選擇并開拓出符合科技期刊實際狀況的融合出版方式和出版運營理念。3.低發展水平地區該類地區科技期刊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集中在科技期刊數量少,稿件來源范圍窄,優質稿件少且約稿難,辦刊思路比較傳統等方面[18]??萍计诳桶l展水平地區的創新發展策略直接影響其未來生存與發展前景。針對其自身條件,應選擇特色發展策略,需要更加充分發掘本地稿源,發揮自身特色。相對而言,低發展水平地區科技期刊吸引其他地區優秀稿件的難度更大。因此,應該更堅定地樹立以本地優勢學科為依托的辦刊定位,在此基礎上加大約稿力度。通過與高、中發展地區的科技期刊進行交流和學習,及時調整辦刊理念。該類地區科技期刊應當充分體現地域學術特色,展現、彰顯出少數民族地域特色等個性化研究特點[19]。這樣還有利于擺脫期刊同質化的弊端,形成自己的特色品牌期刊和區域影響力,最終走向全國乃至世界。
四、結語
中國科技期刊開展出版合作和業務聯系,更多地傾向于以同一學科領域方向、高校出版社或傳媒集團公司去研究各自內部的創新合作和發展途徑。為了更大范圍地尋找創新合作方式和發展途徑,同一區域內科技期刊創新合作不失為另一種發展思路。因為我國科技期刊歸屬于各省(直轄市)政府部門審核和管理,從區域的行政管理角度可挖掘出有利于科技期刊創新發展的潛力。特別在2018年11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通過了《關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見》和《關于加強和改進出版工作的意見》之后,從行政區域角度研究科技期刊創新策略更具參考意義。不同地區科技期刊采用切合自身實際發展現狀的發展策略,促使各地區科技期刊都得以創新和發展,推動中國科技期刊整體水平提升。而科技期刊作為科技信息的載體,反映各個專業領域科研與技術的最新前沿動態,探討如何將新理論和新方法應用于本地區不同領域發展成為可能。地區內科技期刊發展水平的提高,將更好地服務于本地區不同地域、城市圈的建設和發展。
作者:鄭壯麗 單位:河南省科學院